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关系。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只有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精神,与农民打成一片,培养真实情感,农民才把干部当知心朋友,也才信任干部,才敢说实话,抖出掏心窝子的话。  相似文献   

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也是党与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关系。农民朋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只有各级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精神,与农民打成一片,培养真实情感,农民才把干部当知心朋友,也才信任干部,才敢说实话,抖出掏心窝子的话。  相似文献   

3.
伍新林 《新湘评论》2012,(12):18-19
今年2月15日以来,我省组织了省、市、县、乡四级干部30万人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促发展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被人们称之为“30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普遍欢迎。那么,“30万干部下基层”,到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伍新林 《学习导报》2012,(12):18-19
今年2月15日以来,我省组织了省、市、县、乡四级干部30万人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促发展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被人们称之为“30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普遍欢迎。那么,“30万干部下基层”,到底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相似文献   

5.
“到基层服务群众去!”在乐山,这已然成为各级干部的行动指南。“基层夜话”给干部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感悟?他们有话说。  相似文献   

6.
据《河北日报》载,河北省泊头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一改往日各级领导做报告的方式,把农民群众请上主席台,请他们给干部讲课,讲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最喜欢什么样的干部,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乡亲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使干部们深受教育,也使他们深感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受群众欢迎的好干部。时下,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不够融洽,个别地方甚至比较紧张。究其原因,有的干部与群众交流少,对群众所思所盼知道少;有的干部办实事的决心很大,但思路却与群众愿望脱节,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相似文献   

7.
梓夫 《支部生活》2004,(6):9-10
群众盼什么,干部就干什么,老百姓难在哪里,干部就帮到哪里。近来,龙陵县选派300多名干部会同1000多名产业工作队员,深入全县120个村(社区),进入村民家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非党监察干部能否监察党员编辑同志:今来信询问两个问题:1、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后,作为一名非党员干部能否介入党内案件的查处,并参加讨论处分党员的会议,给犯错误的党员谈话?2、纪检、监察合暑办公后,党外干部在纪检检察机关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解决好群众的“小事”、“实事”、“难事”着手,达州市在“万名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中,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干部和党员,帮助群众协调增收项目5832个、资金28.33亿元,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8746个,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乐做小事,让群众感受真心“跑卫生局帮李海英的婆婆盖大病补贴的公章,到民政局、社保局帮六组陈中元办理其家属的丧葬费领取……”通川区审计局干部郭明建的“民情日记”记下的都是诸如此类的小事。目前,达州有1.5万余名干部深人村组、社区为群众解决一件件小事。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11):45-45
群众公认,历来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我们的干部来自于群众,生活于群众,能力大小、素质高低,群众看得最清楚,心理最明白,最有发言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坚持群众路线相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民意,对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切实把好群众公认关。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选好人、用好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巩固农村政权的骨干,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不找群众”、“群众也不找干部”的“两不找”现象。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上班无事可干,有的整天坐在办公室里闲得发慌,有的甚至长时间外出,平时找不到人影,到发工资时才能见上一面。目前,农村干部真的不需要找群众、群众也不需要找干部吗?  相似文献   

12.
一问群众观点是否树立,解决与群众亲不亲的问题。街道工委书记带头与全体机关干部面对面分享基层群众工作心得,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给机关干部讲述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结合“七一”表彰活动,评选一批热心为民的好干部,鼓励机关干部努力做好服务群众的表率、转变作风的表率、清正廉洁的表率。拍摄《梦想照进现实》党员电教片,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机关干部进一步强化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临泽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效能风暴”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双联”内涵,从“双联”行动的参与范围、行动主体、联系对象3个层面进行延伸,发动各级干部到群众中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连心感受群众冷暖,在实践中促进干部作风的大转变与干部能力的大提升,架起了干群连心桥,筑起了农民致富路,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双联”之路,  相似文献   

14.
天镇县贾家屯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纯农业贫困乡,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2144户,7325口人,耕地面积33987亩。近年来,由于该乡村级财务管理不善,有7个村先后出现了群众上访告干部、干部满腹牢骚怨群众的不正常情况。从1996年省委书记胡富国到贾家屯乡...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委管干部,要全面负责,把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教育、监督这几个环节都管起来,真正管好。”如果在干部选拔工作中有健全的制度,有可靠的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就可以随时纠正。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环环相扣的监督制度,才能逐步形成科学、严密、群众参与度高的干部监督工作体系;只有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同时与相关工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监督工作才能取得明显成效。一、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制度。为了增加干部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干部的推荐、选…  相似文献   

16.
三月初的北京,枝条吐绿,春意勃发。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大地,净化着空气,温暖着党员、干部、群众的心…… 前阶段反腐败斗争的战果如何?下一步反腐败斗争怎么个打法?该注意哪些问题?带着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一些乡镇、街道从事调研工作,听到干部反映最多的是:基层工作难做。其表现为: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融洽了,群众称干部工作队为“收费队”,昔日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此种状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群众看到干部低头走,干部看到群众绕道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还在于干部自身。干部怕见群众,无非出于以下原因:一是自己在做群众工作时不扎实,引起群众不满,怕碰到与自己红过脸的群众而尴尬。二是政策水平低,怕群众提问题而自己被问住下不了台。三是廉政不过关而底…  相似文献   

18.
衡洁 《廉政瞭望》2010,(23):12-15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干部遴选观。 60年代注重政治出身,80年代注重年轻化,90年代注重知识学历……时至2010,干部的选拔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展望未来,干部选拔又有哪些可以预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长礼 《前线》2014,(10):108-109
2014年,密云县走实群众路线,4032名乡镇科级以上干部、村“两委”干部走出机关、大院,带着感情、责任和思考,深入农家,求真知、动真情,用真心、较真劲、动真格、见真效,以“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内涵。 干部进农户施政不偏向 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密云县17个镇、327个行政村干部全部深入农户,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把服务群众的触角伸向底层、直达末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权衡政绩大小。衡量干部工作政绩的大小,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所谓纵向比较,就是与原来的基础进行比较,看其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分清哪些是继承,哪些是创新,不能把继承当作创新,更不能贬低过去以突出现在,而要从分管工作进步的幅度中去认定干部的政绩大小。所谓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