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因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新变化而提出来的新课题。我们党历来重视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所谓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就是搞清楚当代世界的发展情况、当代中国的发展情况、党自身的发展情况,即摸清"世情"、"国情"、"党情",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发展时机。进入新世纪初期,我们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来,虽然世情国情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但我们党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一直没有变,变化了的只是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认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既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确立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直面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信仰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它只  相似文献   

5.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6.
辛鸣 《学习月刊》2013,(5):13-14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一本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思考法国大革命的书。该书不仅在反腐的意义上警醒当政者要居安思危,更在制度演化的意义上为我们思考当下中国改革进程提供重要历史参照系。在经历了前段时间因国家高层推荐骤然热销、争相传阅的表象后,过滤掉盲目追捧的赶时髦和浮想联翩的牵强附会,我们尤须静下心来,在转换了的时空背景中、在世情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是我们党对所处历史方位、面临的形势任务、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论断,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拓宽新时代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1949年3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从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出发,作出了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大判断。伟大斗争具有任务的艰巨性、对象的多样性、过程的长期性等特点。赢得伟大斗争新胜利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伟大斗争的战略定力;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斗争初心,汇聚伟大斗争的磅礴民意;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伟大斗争的时代合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个重要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个重要论断,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敏锐的时代意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徐崇温 《前线》2009,(11):8-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形势下,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3,(9):24-24
中国梦能否实现,关键在党。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想肩负起历史重任、经受住时代考验,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3.
袁冬梅 《探索》2012,(4):46-49
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历史学习,多次强调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国情、党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党员干部历史文化知识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党员干部历史文化知识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应从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党的建设这个总目标,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放眼世情,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际经济格局、各国力量对比、全球思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三个务必”的提出,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基于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迎接各种风险挑战的动员令和总戒律,是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0,(21):6-7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  相似文献   

17.
能否科学判断历史方位,事关党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执政党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对自身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在新世纪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先进性和执政为民,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全面把握执政党的历史方位,才能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8.
韩长赋 《党建》2011,(6):8-8,2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调查研究。事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在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3,(11):40-41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应当倍加珍视党与人民的深厚感情,更加自觉地树立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研读《人民观》,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对于人民与政治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历史深处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他还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做出怎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