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罗平鲁布革乡腊者村在建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过程中,在党的建设、市场经济组织和传统乡村治理力量中找到了结合点,把传统威权治理因素和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研究民族传统治理因素向现代治理体系转型,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作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内在基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传统的落脚点不在“过去”而在“未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要实行以法治国,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同时吸纳现代法治观念和先进的法律文化,建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合中国人习惯特点、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新的中国现代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环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高校德育社会环境存在经济发展滞后、地缘政治复杂、残存落后文化的不利影响等问题,所以应该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强党性和政策宣传及教育,优化民族文化成果等方面优化民族地区社会环境,以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儒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传统法文化是在中国具体的民族环境和地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已成了民族的法文化。在21世纪中国迈向法治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观点并没有过时,我们将其与现代法治原则进行创造性的对接,就可能形成在一国两制格局下中国四地区不同法域都愿接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对于塑造民族品格和风貌,指导民族实践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全面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实现其现代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为支撑,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借鉴,以现代理想人格公民为基础,以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  相似文献   

6.
法律全球化建立在法文化具有的被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接受的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具有超越国界和传播交融的特征。法律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也是法律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国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有各自的文化传统,从一些国家的法律发展演进的情况来看,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更需要重视对本国的传统法文化的吸收。每个民族都自有一套解决纠纷的机制,这种机制的性质和结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法文化。调解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弘扬中国传统法文化,就是要对其中的优秀要素加以发展,以一种经创造后转化的形式来应对变化了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使其集聚了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与古朴的民族文化要素,为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基于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驱动旅游产业的动态发展,破解“资源诅咒”,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探索一条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的新型道路,进而加强区际间合作与交流,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与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在国家制定法边缘的民族环境习惯法是我国民间习惯法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表达。消弭国家制定法与民族环境习惯法之间的紧张和挤压关系,使民族环境习惯法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获得重生,是回归自然秩序和谐的法文化传统、重塑法律信仰精神和重归法律对价值理性关切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并显示其新的生命力,这对于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如何调适传统的价值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为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新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基石,我国当代新的社会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也同样离不开中国传统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处,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系统研究这一思想的正负价值,客观剖析其扬弃问题,有助于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弘扬优秀传统,发展先进文化,在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的结合中,寻求促使传统与现代接轨、传统文化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觉是国家自强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基本途径。当今我国正站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跃迁的关键转折点、正处于民族与世界深刻交汇的路口,面临着多种文明的冲突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建设既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世界包容性、既服务于国家建设又深入人民大众生活的强大文化体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须沿着文化自觉道路,扩大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成强大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无讼法律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无讼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维护等级制度的目的性,导致人人平等法治观念的认同障碍;无讼法律文化“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导致民众权利意识匮乏,缺乏法律信仰.另一方面,“无讼”法律文化以调解为主导的多元纠纷解决手段和伦理本位思想,对法治社会构建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个政治和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它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处于独特的地位。中国的民族主义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武树臣具有数千年悠久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经过生生不已、艰苦卓绝的奋斗,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成果之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具有“不得不然”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凝结的果实,是在长期与特定的自然、家庭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特殊审美取向。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民族传统文化、家族伦理、学校教育、公众传媒、宗教伦理、社会环境等;内部因素有个性倾向性、理解能力、个体需要、实践经历等。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水平具有较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国,正向“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个社会也日益走向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大众化和世俗化,在中国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为何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出于民族文化的自大自恋,也不单是为了抵御外来强势文化入侵的文化保守和文化自卫,而是基于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自强,基于对传统文化与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越来越相互交融、越来越一体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文化自觉。具体地说,当今中国之所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出于四方面的战略考量:一是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二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三是国际竞争的独特优势,四是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多次提到“忧”和“乐”,形成了其独成体系的忧乐观。孔子的所忧所乐既有同于常人的一面,也有异于常人的一面,其经历了一个升华的过程,将常人的忧乐最终上升为对“道”的忧乐,并成为孔子的最高追求。孔子的忧乐观充分体现出孔子在追寻“道”的过程中,舍弃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致力于奉献社会的可贵精神,其所忧的是“道”,其所乐的也是“道”。孔子的忧乐观不仅塑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精神,在传统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个人只有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云南边屯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永胜边屯文化是云南边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文化。2010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要求:在永胜程海建设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永胜成了率先开展全省边屯文化研究与开发的发起者、组织者、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慈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有深厚的慈善文化作为根基,以现代公益理念为内核的慈善文化包含着人本权利观、公民社会责任观、理性社会财富观、企业公民观、社会志愿意识以及利他主义价值观等基本理念。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资源,对于增强社会资本、消除“仇富情结”以及降低社会排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培育慈善文化应从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慈善资源、培育公众公共精神品质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等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