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态势较为严峻,且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团伙犯罪有滋长之势,而理论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过于强调处罚上的从宽。因而,须对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重新解读,这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刑事政策、"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罪责刑相适应"刑法基本原则及国际人权法之综合要求。实践中,把握未成年人犯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内涵还需要注意"宽"之维的解读、刚性年龄制度之重申以及非刑罚处罚方法的完善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盗窃罪中对"数额较大"的主张是我国刑法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立场之结果,而对"多次盗窃"的强调则为行为无价值论和人格刑法学者所倡导。从客观立场出发,对"多次盗窃"进行重新解读,得出"多次盗窃"中的"次"是指基于一个概括的犯意,而完整实施的一系列连贯的盗窃动作;多次盗窃与数额较大之间存在内在的等价、统一关系,但无位阶关系;《解释》的第4条和第5条中第12项的"多次盗窃"意思相同,是一个点的两个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重在建设”而非“重新构建”。这个命题的确立.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基本估计和评判。作者从这一基点出发,列举了“重新构建”论的逻辑根据,剖析了“重新构建”论者的理论错误,提出了“重在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无讼"思想有其适应当时社会的和谐价值:在思想层面表现为通过无讼的理念对传统道德的实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为通过限制诉讼、调解手段平息诉讼、解决争端;在社会民众层面则达到了人们贵和求安的社会秩序追求;在整体社会效果层面则有效地集中了司法资源打击刑事犯罪。"无讼"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作人员为他人谋取投资机会等不确定性利益对受贿罪谋利要件的判断提出了新挑战,现有的刑法理论未能很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利益情形下谋利要件的评判问题,有必要从利益的基本属性出发,构建行为人视角的谋利要件评判新规则。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以“看不见的手”作为一种调节经济活动运行的方式,虽出于自利的动机,但结果却导致私利与公利的自然和谐,这对后继经济学者经济和谐理论的建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涉外型社区和谐构建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源头上来讲,涉外型社区和谐构建主要应从社区抓起,重点是对境外人员相对集中的涉外型社区加强管理。具体措施应围绕"人"字,加强外管队伍建设;着眼"控"字,强化日常管理;讲究"情"字,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境外人员营造良好的居住和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涉外型社区的平安和谐。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集体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9年11月27日经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审议通过,11月30日公布,201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的出台,对于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西安市后村为例,指出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并分析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9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劲酒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从“中国驰名商标”到“中国名牌产品”的跨越。劲牌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少勋分析个中缘由时说:“劲牌实施品牌战略的核心就是把公司党委打造成凝聚人心的灵魂、推动发展的引擎、促进和谐的图腾。”  相似文献   

12.
"八荣八耻"提出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并且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对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传统的道德文化和现代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问题,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死刑存废之争中,关于死刑是否具有最大的威慑力,是理论争议中一个重大的问题。死刑具有难以否认的、与生俱来的、固有的客观威慑力,却不一定具有最大的威慑力。过度适用死刑和过度强调其威慑力,都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有位学者说过“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交响乐”。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大交响乐演进过程中,当代青少年既是聆听者,也是演奏者。这是因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广大青少年发展的本质要求相一致。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的环境。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和谐精神勾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和价值观念,并形塑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与生活情趣。然而,就文明存在的实际形态而言,其在现实中并没有走得太远而更多的是停留在观念层面上。从宪政层面予以反思和省察,就会发现传统的和谐观念在多元主义、人文精神、制度构建等方面所存在的宪政之殇。如何消解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并对宪政文明与和谐社会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作解构性的思考与探索,对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宪政建设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使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感召力,成为凝聚社会的根本力量,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中国传统所形成的对塑造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理想和追求发挥重大作用的文化理念进行深入挖掘,并实现相应的现代价值转换,令其在中国悠长而剧烈的历史裂变后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曾经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斗争的指导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兴盛一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辩证法似乎要被打入冷宫。但实际上,黑格尔辩证法拥有其哲学自身的理路,对于它,庸俗泛滥的理解固不可取,简单的抛弃也非科学的态度。辩证法不是处世的小计谋,而是生命的大智慧,即是实现自由的方法和道路。在对自由的理解上,康德因其揭示了自由的先验来源而功不可没,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却使自由从康德的“天国”回到了“人间”,“对立统一”就是要使自我在他者中实现自身的自由,使自由成为存在于他者之中的现实;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不是自我对异己的消耗,而在异己中保持住自己,它既成全了自身,也成全了他者。在这个意义上,辩证法是要让人在天地之间找到自身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和谐精神是其根本价值追求。和谐文化的精神品格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法文化里面最能表现和谐思想的无疑是"慎刑"思想。认真解读传统的"慎刑"思想对现代良法善治社会能起到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管理合作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既要强化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又要培育社会自治能力,既要转变政府职能,横向调整优化政府社会管理机构,纵向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又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社会治理主体的力量,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与运行。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是教育者以质疑索解的态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提问方式。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出发,往往导致不同的思维视角和问题意识。当前,要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根据新的条件、围绕新的任务,进行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换。为此,应以教育对象为本位,以马克思的哲学人学思维方式为指导,依据形势任务及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凸现并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