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BOT投资方式是以民间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政府授予投资者一段时间的经营特许权,投资者靠出售产品(如电力、自来水)或收费(如公路、桥梁)收回投资并取得利润。在特许经营期满后,投资者将项目全部无偿转交给政府。BOT投资方式的投资期限一般为15-20年。该投资方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大型的工业技术和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较新、较为有效地对外经济合作方式和项目投资方式。 采用BOT方式承建的项目大都是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这样可以减少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项目,外商投资于微利的基础项目后,我国还准许其参与同该工程  相似文献   

2.
BOT是英文术语“Build - operate - Transfer“的缩写,中文直译为“建设-经营-移交“。BOT方式的经济学内涵是政府通过授权,把属于政府支配、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委托企业财团法人进行投资建设并经营获益,在特许经营期届满时移交政府继续运营。它的特点是政府办事、企业投资、社会受益,一次吸收企业投资,项目风险企业承担,政府不负债务责任。“九五“以来我区实施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的两个转变过程中,一些盟市走出了一条参照BOT方式建设公路的新路子。我区这样一个边远贫困地区是如何利用BOT方式修路的呢?我通过重点对伊盟、呼盟等地区引进东达蒙古王集团这个有较强代表性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3.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0,(14):24-24
银川市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允许外资涉足 近日,银川市首家以BOT经营模式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宁夏宇库污水处理公司获得批准成立。该项目主要开展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一期工程将于明年完成,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水资源1825万吨。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相似文献   

4.
BOT是政府与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通过竞争产生的自愿合作方式之一。在我国现阶段,应将BOT中建设经营的主体私营企业改为企业,扩大企业的内涵,其中企业只有建设、经营权,政府有无偿接收权。因此,立法部门应对政府与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所有合作方式进行综合立法,从法律上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李霞 《实践》2005,(9):28
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自治 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1997年率先在全区采用 BOT 方式 融资建设公路。到目前,已有14条 BOT 项目公路建成,大大缓解了公 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压力,改善 了地区交通运输状况,为地区经济 发展做出了贡献。针对目前存在的 重复建设严重,项目法人队伍不 稳、技术力量差,后续资金困难及 业务监督执法难等问题,为进一步 做好 BOT 项目建设工作,提出一些 管理思路: 一、BOT 项目必须是列入地 区路网规划中的建设项目。这样可 以防止盲目上项目,造成重复投 资。公路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 长,服务对象广,可预见收益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这些重要观点在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深入人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又根据发展需要,强调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实质是解决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问题。那么,就农村工作而言,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呢?一是必须树立系统论的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农村工作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工作既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论及经济建设时,总是把它与科技、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科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那么,在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中,经济、科技、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他是如何论及和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试图就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  相似文献   

8.
《理论前沿》1999年第21期刊登张朝尊的《评“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部门”》。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部门”的观点缺乏科学根据。第一,这种观点违背了市场经济原理。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哪个部门不是竞争性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等部门也是竞争性部门,只是竞争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既然如此,怎么可以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部门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第二,这种观点是从西方开始  相似文献   

9.
水利、电力、公路、机场、铁路、通信、城镇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是商品生产与劳务交换不可缺少的基础。显然,良好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维持生产流通,以及保障人民生活消费的硬件环境。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转和增长的先决条件,即“先行官”。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对经济落后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来说,基础设施量少且质差,是制约其经济加快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8 月 20-21 日 本 刊 与 市 国 资 委 共 同主 办 了 “纪 念 邓 小 平 同 志 诞 辰 100 周 年— 国 企 — —改 革 发 展 论 坛 ”。 与 会 有 关 方 面 领 导 、专 家 学 者 、企 业 家 深 情 缅 怀 邓 小 平 同 志 , 以 邓 小 平 理 论 和“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就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体制 和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问 题 进行 了深 入 探 讨 。本 刊 拟分 两 期 摘 发 论 坛 主 题 演 讲 ,这 一 期 刊 登 的 是 部 分专 家 学 者 的 研 究 见 解 。  相似文献   

11.
范萍 《实事求是》2005,(4):50-54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功能定位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到“十一五”末,新疆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三个战略重点。实现“十一五”计划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在于统一思想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增长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西部城市化与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嘉荣  王钟 《探索》2005,(6):144-148
西部城市化发展相对缓慢。根据“瓶颈理论”,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和配置不合理已成为西部城市化建设的主要障碍。现行的投融资方式反映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主要是政府,而国营经济的效率低于同类私营经济,建设资金陷入“低效率陷阱”。本文建议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要按照“扩大主体、控制风险”的原则,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不同回报,使风险和收益对等,有序地将政府、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等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提升投融资效率。并且政府回归到制度供给的“守夜人”职能上来。  相似文献   

13.
浅议“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市民化 ,是指在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 ,借助于“农民工”已经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优势 ,使其在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但是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颇、城市政府的担忧和困惑、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的阻力、户籍与土地制度的障碍、城市基础设施的限制、“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及与市民的“油水”关系 ,使之融入城市社会困难重重等方面的障碍 ,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陆资赴台以BOT方式参与公共建设,对提振台湾经济,加深两岸经济交流具有现实意义。两岸应加紧就相关法律与政策问题进行磋商,为陆资参与台湾公共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探索》2007,6(3):22-27
三新中国的童年时代,“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但是怎样去取得这种经验呢?是用坐着不动的方法去取得呢,还是用走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去、在斗争中学习的方法去取得呢?不实行五年计划,不着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作,我们怎么能够取得工业化的经验呢?”[1](419)毛泽东提出,“干部和农民在自己的斗争经验中将改造他们自己。要让他们做,在做的中间得到教训,增长才干。这样,大批的优秀人物就会产生。”[1](430)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决地大胆地进行经济建设,体察别人的经验并取得自己的经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为了…  相似文献   

16.
BOT特许权协议的法律性质及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是政府借私人融资建设和经营力量兴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方式,且该私人和贷款方从投资中获利。为此,政府与该私人作为项目发起人设立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特许权协议兼顾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利益和私人利益,是二者妥协的产物。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许权协议应定性为经济合同,这样比较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指的是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设施。近年来,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作用有明显的缓解,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的作用,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能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既要依靠投入的加大,更要依靠其建设经营体制的改革。因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制约。那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应包含什么方面的内容呢?我们以为主要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加强我国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过程中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在这一领域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群众,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要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和发辰任务的顺利完成。”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在政治工作战线也出现了许多假的精神“产品”,如假的工作计划、假的工作内容、假的汇报材料和假的工作记录等  相似文献   

19.
今后15年,我省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什么呢? 根据省情,结论已经得出:难点在工业,希望在工业。 如何解决“难点”,把“希望”变成现实呢?也就是说,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要靠工业出“戏”,工业这台“戏”怎么唱呢? 建新厂?上大项目?开辟新产业? 改制?改组?改造?  相似文献   

20.
“十五”即将过去,“十一五”正迎面走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四川人对“十五”计划实施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蜀中大地的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几乎是一月一个样,一月一个景。每一条宽大平整的道路,每一幢拔地而起的崭新建筑,每一条延伸的电网线路,每一个绿意盎然的公园,无不像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生动具体地向我们诠释着“十五”期间四川基础设施建设辉煌的成就。“十五”以来,我省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别是水利、能源、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取得长足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