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国内对于政府人的研究文章并不多,现有的少数文章也多停留在探讨政府人的人性假设上,缺少更深入的发掘与研究。而对政府人的研究有必要从人性假设的应然和实然层面着手,来寻找政府人建设的中国路径。应该看到的是,中国政府人仍然不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摆脱经济人假设的困扰。事实上,基于不同时期的政府目标,中国政府人的发展呈现多种属性的混合,因此中国政府人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线型目标实现过程,而是多元的环境适应性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性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与制度间有诸多联系,表现在以人性为工具论述制度的起源、功能、设计和正义等方面。对这一传统进行梳理和评判,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其中一些可贵的、闪光的思想,服务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制度建设和人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秀英 《长白学刊》2008,(6):104-106
生态危机之所以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因为它不仅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屏障,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政策与制度的残缺、人性失衡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主要原因。因此,政策规范是摆脱生态危机的政策基础;产权制度完善是摆脱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据;人文素质提升是摆脱生态危机的人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柯闻秀  黄健柏 《求索》2012,(2):96-98
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和"文化人",人性假设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向人性化回归的演变过程,但它们都未超越将人看作实现企业目的的手段。其实,人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人是丰富的集合体,人的需要是人性演进的内在动力。随着对人性深入全面的认识,加上生产力发展决定了人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球化加速了对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假设,人本管理是以"全面发展的人"假设为基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潘石 《长白学刊》2010,(6):82-87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不能不涉及人类的本质属性问题,即人性问题。人性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心脏”,自然构成经济学之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主要在人类社会中活动,所以人必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性是其社会性的基础与奈件。经济学视阚中的人,绝非孤立的人,而是社会中的人,其中主要是“经济人”。“经济人”的本性,绝非单纯是“利己”的一元性,而是具有“利已”与“利他”二元性,其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利己性与利他性二元属性的综合或复合体,是利己与利他二元属性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管理思想上先后出现了4种主要的人性假设,构成了西方近代管理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假设的历史演变过程,成为近代西方管理内容、结构、形式变化的理论依据。本文在综述人性假设理论变迁的基础上总结了人性理论变迁的趋势,并对这些趋势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试着从人性假设的变迁分析管理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百年史,根据其不同时段的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步探索、曲折发展、恢复重启、渐成体系、全面完善五个阶段.目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形式与实质层面仍然存在着意识比较淡薄、规范有待提高、执行仍显不足、实效还需加强等问题.为此,新时代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筑牢政治意识,服务管党治党;要树立法治思维,衔...  相似文献   

9.
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廓清和驳斥国内外舆论和思想领域存在的对党性与人性关系的错误认识,也有利于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方法论和实践指引。"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重视党员的正当需要和权利;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类存在",要求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要大力构建共产党人的"意义世界";人性中包含自然性,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正视"人性"的光辉与幽暗,用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对其进行规制和超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建设党内政治文化要正确认识党员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必须注重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反腐制度建设,形成了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制度构成的党内反腐败制度体系。党内反腐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坚持党内法规与党内规范性文件相配套,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党内法规,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党内法规。  相似文献   

11.
人性假设的中外比较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永放光芒。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中外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外思想家对人性假设有许多相互关联之处。在管理中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天地人的人性假设更加注重的是关于人的哲学化思考,更加突出的是人在天、地之间万物之灵、天地之心的地位,更加关注的是天、地、人的同生并存、和合共赢发展。其对人的基本判断是:人是天地人。在哲学层面上,是主客体相和合的关于我们所生息的宇宙物质世界的高度哲学概括;在管理思想上,既强调了人在天、地之间所应有的地位,又主张天大、地大、人亦大,并以实现天地人和为最高目标;也因此,是对管理学史上既往一切管理人性假设的超越,且不仅与当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完全一致,亦有望全面提升和拓展管理理论的视域,进而有效地解决当今时代出现的管理失灵和发展失灵,或可一并揭开世界管理思想史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3.
论制度创新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因此,和谐社会的建立,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应以制度的合法性、公正性、透明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作为价值取向。推进制度创新,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速社会整体配套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冯周卓 《求索》2005,(3):114-116
经济学和管理学从科学的抽象性出发,提出人性假设作为研究的基础。这种方法往往是将某种典型情况加以外推,形成普遍的人性假设,并进一步被“实在化”。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都只是抓住了人性的某一面,把某种人性与某种管理行为冠以简单的因果联系,脱离不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二元对立的巢臼。从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来看,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人性的复杂性。实践活动构成人在具体情境中的场,复杂的人性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被确定,复杂人性的具体表现是依情境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这可以看作是对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认识的深化。要想使这种精神落实到企业经济转型中,将管理方法建立在劳动者具有可资开发的智力资源这一点上是必要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要不要确立相应的人性假设?在企业当前的经济转型中,是否需要进行人性假设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李钟麟  龚晨 《长白学刊》2007,(3):111-115
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党内和谐的重要基石.目前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党内和谐.满足党内和谐的制度需求,必须加快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恪守党章要求、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康制度楚设.  相似文献   

17.
孟宪龄 《桂海论丛》2003,19(3):26-29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对领导制度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对党的领导制度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 ,对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而把“人性假设理论”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具有可行性,人性假设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入科学化、体系化、制度化、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总结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牢牢把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制定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力和执行力;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保障和支撑。这些宝贵经验为新征程更好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坚持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20.
郑贤云 《传承》2009,(20):42-43
列宁在领导俄共进行革命和执政的过程中对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主张,包括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以及采取多种措施发扬党内民主等方面,认真梳理和研究列宁党内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当前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