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否应追究乙、丙的刑事责任?编辑同志:甲、乙、丙共同盗窃现金2000元,甲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后,乙、丙闻风逃跑,后甲被判刑三年。五年后乙、丙返回本地,且未重新犯罪,请问是否应追究乙、丙的刑事责任?新疆农七师奎屯垦区人民检索院张文宝张文宝同志:是否应...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院在受理多被告盗窃案件中,对如何认定被告人数额问题有争论。例如甲和乙合伙盗窃了公私财产三千元,甲和乙平分。甲又和丙合伙盗窃公私财产二千元,甲和丙平分。甲还和丁合伙盗窃公私财产一千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案情简介:2006年9月1日,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到期日为2007年9月1日。同时,甲、乙与丙签订一份保证合同,约定丙对甲的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借款到期后,甲未履行还款义务,而携款潜逃。为此,乙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以合同诈骗为由将甲逮捕,法院刑事判决认定甲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判处甲有期徒刑,追缴部分赃款并返还与乙。在甲服刑期间,乙提起诉讼,要求保证人丙对未还的借款承担清偿责  相似文献   

4.
甲(男)于1951年与乙结婚,1952年生子丙。1954年,因甲虐待乙,乙向法院诉请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并请求离婚。法院以虐待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准予离婚,丙随乙生活,家庭财产归乙、丙,甲对丙负担抚养费。甲服刑期满后,只身去新疆某单位工作,从此与乙、丙断绝联系。1957年,甲回到家乡山东某地,经人介绍与丁结婚。半年后,甲与丁离婚,又独自返回新疆原单位,此后双方无联系。离婚时丁已怀孕,但甲当时并不知晓。离婚后丁生子戊,丁未告知甲。  相似文献   

5.
某甲行为如何定性廖琦春某日,甲入室盗窃乙家价值四千元的彩电一台,刚出门口被乙的妻子发现,乙妻认得甲,问甲为何搬走她家的彩电,甲谎称因为乙借了他的四千元未还。乙妻说,如果乙借了钱,等乙回来说清楚,为什么搬走电视机呢?甲不理睬,当着乙妻的面把彩电拿走。此...  相似文献   

6.
赵红玲 《中国公证》2006,(10):37-38
甲、乙、丙三兄弟的父母去世并遗留下房产一套,但甲、乙、丙三兄弟一直未对该遗产进行分割。2003年,丁与甲、乙、丙三兄弟商量,决定购买这套房子,甲、乙、丙三兄弟均同意把房子转让给丁。于是,四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出具了两份公证书:一份为继承权公证书,证明被继承人所遗留的房产由甲、乙、丙三兄弟共同继承;另一份为转让协议公证书,证明甲、乙、丙三兄弟将房产转让给丁。  相似文献   

7.
杨洁 《中国公证》2010,(5):53-54
甲与乙系夫妻关系.乙于1988年死亡,乙死广后.1995年甲单位房改.分得房改房一套.但是该房同时计算了甲与乙二人的工龄,甲于1998年取得房屋所有权.经询问得知.甲自乙死亡后未再婚,甲与乙共有两个子女.现在甲欲将该房屋出售。对此案例,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13,(18):55-55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甲系乙的表哥.困乙欠甲4万元长期不还.甲遂准备恐吓乙,让其还钱。某日下午.甲购买了绳子、电击棍、变声器及胶布等工具,并用其从乙父家中拿来的钥匙打开乙的家门,潜藏于床下。乙的妻子丙回家后。已经蒙面的甲上前捂住丙的嘴,并用携带的电击棍恐吓,致使丙不敢反抗。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2000年6月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1996年1月12日甲出借1万元人民币给乙,当时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借款1万元人民币,借款日期是1996年1月12日,但并未约定还款期限。乙至今尚未归还借款,遂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法院判令乙归还其欠款1万元人民币。甲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乙向甲借款1万元,并且有乙的签名。乙在答辩期间未作出答辩,在法庭调查阶段,乙向法院承认确实在1996年1月12日向甲借过1万元人民币,但是辩称其间于1998年12月还过甲3千元人民币。在法官向乙出示甲提供的证据以后…  相似文献   

10.
胡家祚 《中国公证》2009,(10):43-45
2009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同事接到一份协议公证的申请.协议的大致内容是:甲的父亲和乙的母亲在1999年登记结婚,在2007年离婚。甲的父亲于2008年去世。甲乙双方确认均与对方父母形成了扶养关系。为以后顺利办理继承手续,双方约定属于甲的父亲名下的遗产由甲继承,乙放弃继承权;属于乙的母亲名下的财产,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由乙继承,甲放弃继承权。  相似文献   

11.
2000年2月,驾驶员甲开车撞死两名路人后逃逸,公安机关认定甲负事故主要责任。同年7月,检察机关以交通肇事罪对甲提起公诉,受诉法院刑庭组成合议庭审理。作为案件承办人并担任合议庭审判长的乙,收受了甲兄所送现金2万元。合议庭评议时,乙提出甲因应负事故同等责任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其他成员附和。后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否决了乙的无罪意见。同年8月,受诉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4年6个月。2002年3月,检察机关以徇私枉法罪对乙提起公诉一同年5月,乙被一审法院以徇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告缓刑2年。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一个案例: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找到被害人某乙,对其说自己是红旗食品厂车间主任,有厂房要出租,并将乙带到红旗食品厂,让乙看到厂内的闲置厂房,表示因生产不景气这三间厂房闲置不用。后甲以红旗食品厂名义与乙口头约定租赁协议,乙将半年的租金40000元付给甲,后甲携款潜逃。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6,(12):59-60
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30万元,超过还款日期已经接近4年了,这中间乙公司没有向甲公司主张过债权。今年初,乙公司找到我公司,提出希望我公司为其提供保证担保。虽然知道甲公司欠款已过诉讼时效,但考虑到我公司与乙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甲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实际情况,我公司便与乙公司签订了保证担保协议,保证期间为一年。  相似文献   

14.
甲、乙、丙3人合伙开了个商店,由主管部门A服务公司帮助领了营业执照,因经营不善及地理位置不佳,导致亏损,欠B单位3万元。后甲决定退出合伙,乙、丙也同意,B向他们3人要款,商店无余资,甲与B商议由甲先偿还2万元,B以后不得再向甲要款,乙、丙也同意。甲退伙后,乙、丙两人经营,仍亏损,遂歇业,尚欠B单位1万元难以偿还。B于是告到法院,要甲、乙、丙3人及A服务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偿还欠款1万元以及适当的利息。针对此案,双方的代理人争执的焦点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甲与B达成的协议是否有效,换句话说,甲是否应列为被告?第…  相似文献   

15.
甲、乙公司是多年的商业合作伙伴,有密切的业务往来。2005年4月至10月期间,甲公司多次委托乙公司加工部分冷轧钢卷,但双方并没有签订委托加工合同,甲公司只用传真件的方式提出以下加工要求:“切边不得有毛刺、飞边、镰刀弯、拱弯等现象。”根据甲、乙双方的交易习惯,乙公司加工后的钢卷由甲公司聘请个体户司机王某,直接将其运送到甲公司的客户——丙公司那里,交付其使用。丙公司收到货物后,其生产副总李某对货物组织了验收,发现所交付的钢卷中有29.694吨不符合加工要求,存在“分切质量差、毛刺太大,而且还有卷边等现象”的严重问题,无法正常使用。甲公司得知后,将该情况及时告知乙公司,并对其加工钢卷的质量问题提出异议。为此,甲、乙双方共同到丙公司处对货物进行现场检验,并口头确定由乙公司将该批货物运回整修。但虽经多次整修,货物质量仍不符合加工要求,丙公司遂以货物无法正常使用为由要求甲公司将其退回。为避免损失扩大,甲、乙、  相似文献   

16.
案情甲、乙两居委会未经规划部门许可,擅自在马路两边各自搭建了网点房,城建部门发现后对甲作出了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甲对此处罚决定并无异议,只是提出自己与乙居委会所建网点房属同一性质,既然自己的网点房该拆,那么乙的网点房也应该拆除。当时城建部门答复说将甲的网点房拆除之后再拆除乙的网点房。然而当甲的网点房被拆除之后过了一个多月,乙的网点房仍然没有拆除。甲到城建部门也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城建部门对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判令被告拆除乙的网点房。法院能否受理该行政争…  相似文献   

17.
孟宪阳  蒋策 《当代审判》2003,(10):30-31
要知道何为“不真正连带债务”?首先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案例:甲委托乙保管房屋,在保管期间因丙不慎引起大火,将该房屋烧毁。在这个案例中存在两个法律关系:一是甲与乙之间的保管合同法律关系,二是甲与丙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甲既可以按保管合同的约定请求乙赔偿损失,又可以根据侵权行为请求丙赔偿损失,乙、丙对同一损失各负全部赔偿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6,(5):63-63
法官: 甲的前夫于2002年3月病故,2004年乙与甲结为夫妻。婚后甲的前夫生前创作的书出版,出版社寄来2万元稿费。最近,乙与甲夫妻感情不和,二人协议离婚,分割财产时,乙认为这2万元稿费是他们结婚后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各分一半。甲认为这笔遗产是她从前夫那里继承而得,应归其个人所有。请问,这笔稿费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相似文献   

19.
甲即将出国定居,将其所在单位丙公司配发给自己使用的一台电脑以5000元卖给乙。但由于甲尚有一些资料需要整理,便与乙订了一个借用协议,言明该台电脑已卖给乙,但暂借给甲使用,一星期后归还乙。在此期间,丙公司告知甲,公司配发的电脑,个人只享有使用权,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甲:打起竹板心情好,我把业绩表一表。乙:一上台来说成绩,再说我要发脾气。甲:朋友你是不知道,说了你也心情好。乙:说说你是干啥的,这样我好心有底。甲:司法所里做工作,安置帮教有的说。乙:我本是个外行人。不要让我伤自尊。甲:释解人员回家乡,你说咱该帮不帮。乙:安置帮教成体系,帮扶对子要建立。甲:你还说是不在行,说的好像比我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