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2,(3):198-199
管理层收购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其产生的动力源于国有企业私有化、企业集团多元化资产剥离等。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萌芽契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其并非作为一种概念明确提出,而是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方式之一。管理层收购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与道德风险,因此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国家开始规范管理层收购的主体资格。本分通过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行法律机制,从宏观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我国应对管理层收购实施主体限制的机制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凌斌 《法制与经济》2009,(17):65-66,71
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本文结合国内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的法律政策障碍,进而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并着重针对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主体设立的法律障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并购浪潮中的MBO(管理层收购),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2000年至2004年间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的改革过程中大胆启用了该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对杠杆并购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资本市场的不发达以及交易过程中国有股权价格计算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事件频频发生。2005年4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禁止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层收购。本文通过比较和实证分析认为,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质疑的,它将会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针对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MBO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法律制度、融资、定价等方面分析对策,以促进MBO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运用管理层收购方式实现我国国有股、法人股的减持以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目前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在实践中面临管理层收购的适用对象、收购主体、收购方式、收购价格、融资方式、管理层持股期限、信息披露以及对中小股东和职工利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障碍与问题。对上述法律问题的成因和症结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制化、规范化以及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健康推广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收购行为是MBO的核心,一是代表买方的管理层,在战略投资者的资金保障下,兼顾企业员工利益等方面采取收购行为;另一是所有者为代表的卖方MBO目标企业,通过中介机构(如财务顾问、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进行策划、法律咨询、企业价值评估等经济活动,但实际收购中经常由于管理层内部人优势,中介机构基本上是从管理层利益出发开展评估工作的。目标公司所有者背后还有对目标公司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地方政府。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法律缺位,造成MBO的定价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目标企业管理层和对企业资产有直接控制力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国企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实践中面临着各种法律困境,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良序运作,应当制定统一的管理层收购条例,从而有效规范管理层收购的运行,促进国企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产权交易主导的产权改革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MBO正渐成为产权转让中的一种重要操作方式,而收购与反收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略的正确选择。本文把国有企业管理层及其收购对象———国有目标公司两个经济行为主体看作博弈参加者,运用博弈论研究收购与反收购战略,视战略实施为博弈行为最优策略均衡和纳什均衡的必然结果,继而揭示为何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不适合MBO,而在小型企业中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不错的途径。进而,为完善MBO的运作环境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的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伟 《法制与经济》2008,(8):48-49,52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杠杆收购的一种,对于公司业绩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的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施MBO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邬俊 《法学》2002,(11)
管理层收购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在我国,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管理层收购的最终目的,就必须有规范而理性的法律制度来引导约束管理层收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目前尚无专门规范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完全意义上的管理层收购的合法性还不能确定。不久前,财政部也因此紧急叫停了管理层收购,今后要充分发挥这种制度的作用,必须要在其中引进信托机制,加强它的信息披露与监管,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模式,颠覆了原有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状况,在提高公司绩效和对管理者股权激励的同时,也会由于收购主体的信息优势而损害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本文认为管理层收购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法律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度构建,为该制度效用最大化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中西方制度的比较分析,结合收购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大都采取了变通的方式 ,TCL的管理层收购在实际运作中灵活规避了其面临的发展障碍 ,显示出了自身的特色。文章通过剖析TCL集团的管理层收购案例 ,发现TCL在MBO中有些技术的处理仍然具备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层收购由于是内部人购买,收购者可以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侵害其他人的权益,所以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在制定有关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定时重点保护以下两方面的利益:一是防止在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利用其职权优势低价买入国有股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要防止管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社会公众持股人的利益。在管理层收购中,国家将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障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四奇 《法学》2004,(10):95-101
管理层收购固然具有相对的制度比较优势 ,但在探讨该模式时 ,更应从中国的本土法律规则之资源出发 ,以明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障碍及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否则 ,就可能导致该制度既定功能与价值的缺位。鉴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 ,法律规则创新存在有极大的滞后性 ,因此为了确保管理层收购的公正性、价值性与透明性 ,就有必要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 ,对阻滞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则进行反思 ,并进行相应的矫正。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管理层收购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 ,它具有股权激励和理清产权的双重功能。这种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我国于 1999年引入这种收购方式。但对这种新的收购方式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 ,它的运行存在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运行 ,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8.
外资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兼谈对我国外资立法的改革和完善西南政法大学唐青阳本文所称外资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专指外国资本直接通过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的方式输入我国的行为,不包括我国境内已经建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  相似文献   

19.
李晓菁  郑瑞琨 《法人》2006,(1):104-105
作为对收购的一种防御,反收购主要是由被收购公司管理层主导进行的。管理层在保持其职位和增进股东利益之间面临着利益冲突,因此是否允许被收购公司管理层进行反收购历来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对外资收购我国有企业的法律管制华国庆近年来,随着我国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外资收购我国有企业的事件不断增加,收购的行业覆盖面愈来愈广。外资对我国有企业的收购行为,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使国内同行业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