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晓中国历史者肯定知道,中国历史上不仅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而且还有“不智治国”的愚官政策,“愚民”也好,“愚官”也罢,其始作俑者皆为老子。关于“愚民”,老子曰:“常使民无知无欲”,以达到“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心不乱”。对于“愚官”,他主张:“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相似文献   

2.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三十一)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法系文化的组成之一就是中国军事法律文化。我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受到了中华法系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军事法律文化:兵农结合、国防法制观和义战实行奖励耕战制度、国防法制将慎战作为原则;法律由君主制定,不可更改;依法治军思想为"制必先定"、"以治为胜";法制方针为兼容礼刑,当出现违背礼的行为就需要进行处罚等等。  相似文献   

4.
曹苏宁 《法制博览》2010,(19):24-24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相似文献   

5.
王振忠 《法制博览》2009,(17):66-67
传统中国是一个礼治的社会,法律制度极不完善,历来就有“春秋决狱”的说法,也就是儒家的经典也具有法律的效力,常被引来决断刑狱。晚清樊增祥的《樊山批判》曾记下一个案子,内容是有个不安分的寡妇,想敲诈一个男子,状告后者,说自己正在院中洗脚,该男前来调戏.并将其绣花鞋抢走,如此云云。樊增祥听毕,随即就判定不予受理。其判词曰:“院中非洗脚之地,绣鞋非寡妇所穿。”从根本上说,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6.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个脾气不好,他总觉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个人是君子。这个念头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我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  相似文献   

7.
感叹无耻     
近日不少贪官之无良,对无耻感悟良多。无耻常被解释为不知羞耻;不顾羞耻。而无耻者,被指为不知羞耻的人,俗称无耻之徒。不知羞耻者尚情有可原,而不顾无耻者,却使人愤怒,遭人谴责。而最令人不耻者,则是那些明知自己的行为极为无耻,却又掩耳盗铃,是自己冠冕堂皇,以君子示人。苍天之下,世人皆有无耻之言行,然,知之而避之,君子也;知之而行之,无奈也;知之无耻而不顾,反以君子示人者,真无耻也。  相似文献   

8.
枕边风     
一个“风”字,中国的文字就能组合出许多花样来,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例如,按季节说,有春风,秋风;按方向说,有东风,西风;按力量说,有飓风,微风;按温度说,有寒风,热风;按性质说,有顺风,逆风;引申开去.还有阴风歪风耳边风,香风威风一阵风。甚至,在中国人的眼里,风还能分出公母来。在《风赋》中,宋玉就对楚襄王说:“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这不是把风的“男女性别”也辨析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9.
薛西斯 《法制博览》2010,(11):F0002-F0002
宋代以奢华著称,蓄妓之风也颇盛行,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多与歌伎交游,“官伎承值,征歌侑酒”。有资料称名相寇准居官清廉,以其“终生不蓄钱财,.家中无歌伎”为论据,可见在当时蓄伎之风何等盛行。但有意思的是,寇准大概也有此好,他的侍妾倩桃曾以诗讽喻寇准,诗中有“一曲清歌一束绫”之句,可见寇准出手还是颇为大方的矗而且,寇准也并没有“痛改前非”的意思,他在回复倩桃的诗中说:“人间万事君休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相似文献   

10.
钱可通神     
耕斋 《法制博览》2009,(9):20-20
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戒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  相似文献   

11.
《工会博览》2014,(15):42-4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家长内心开始纠结了。他们纠结在:这些节日来临前季不季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如果不送,别的家长送了,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其至歧视自己的孩子?在你看来,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呢?  相似文献   

12.
提及毒品,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危害:不仅摧毁人的精神,丧失人的意志,消灭人的肉体;而且给家庭和亲人造成情感上不可弥补的伤害;还是滋生形形色色违法犯罪的温床……毒品泛滥,已经被全球众多国家列为头号“社会肿瘤”,美国2007年财政预算中禁毒拨款高达131.28亿美元,2008年也有129.61亿美元之巨。  相似文献   

13.
打折的狷狭     
晚清的李慈铭以诗古文词而名著同光年间,他出身进士,却曾花了一笔大钱“补缺”买官,位至御史。 他当御史,也是量才录用吧。他天生一副反骨,敢骂人,更善骂人,更自律特严,曾给自己约法七章:一日不答外官,二日不交翰林。三日不礼名士,四日不齿富人,五日不认天下同年,六日不拜房荐科举之师,七日不与婚寿庆贺。  相似文献   

14.
张光 《工会博览》2014,(31):I0001-I0001
见过为打仗演练部队的,见过为应急避险演练市民自救的,却很少见到为今后的谈判演练争论的。当我们在东城区工资集体协商模拟演练现场见到这样的场景。不能不为工会工作如此之细微而感叹。这里所说的“吵”。并非是无理之吵。但却很可能是夹带着情绪的争执。因为劳资问题关系到职工最根本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职工讨要自己应该有的劳动所得。就是声音大些,情绪激动些,词语激烈些也未必不可,但劳资关系又恰恰是劳方与资方的一种约定。  相似文献   

15.
一位被揪出来的贪官沉痛地诉说:“你以为我就不想做个清官吗?我这人从小就立志长大了要为人民服务的,可是一个人清廉了能做成官吗?做不成官能为人民服务吗?不能为人民服务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我这人思想上是百分之百纯洁的,廉政的,但人家不纯洁,不廉政,上级要我去‘意思意思’,下级要给我‘意思意思’,明摆着这不是拉我下水吗?你们拿我出气,难道是我造成了腐败的形势……”  相似文献   

16.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就向圆明园挺进!两军决定在那里会合。晚上七点钟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的正面。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庄严的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相似文献   

17.
不必宽容     
冷冷 《法制博览》2008,(12):27-27
行善,需要智慧它要求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为受助人提供保护自尊的空间,做到助人而不欲为人知。在中国某高校一名学生要是在校内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名学生就会引起校方注意。校方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每月就会有160元至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这种“隐性资助”,就是让学生既不失尊严.又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8.
王和 《法制博览》2008,(15):54-54
贵刊第7期上登载《唐代才女鱼玄机缘何沦为荡妇》一文,文章最后说她因杀死侍女被判斩刑,年仅26岁。近日看到陕西社会科学院董乡哲先生关于鱼玄机的文章,摘录如下: 成通九年(868),鱼幼薇在成宜观中更名为鱼玄机,后因“戕婢”事件被捕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或鱼又玄,隐居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地区)苦读诗书。十年后的乾符五年(878),长安应试不利,又更名为韦庄,  相似文献   

19.
廖茂财 《法制博览》2009,(13):28-28
“冥婚”,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后完婚的意思。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封建加迷信的婚俗类型。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阴间,而阴间也有婚姻之义,所以凡男女生前未婚而亡,则两家父母或亲友为之举行婚礼使死者在阴间结为夫妇,而“宜室宜家”。冥婚俗称“鬼婚”,显然,这是作父母的过分疼爱子女之举,以解除心理上对子女夭殇之痛。冥婚又分“嫁殇”、“迁葬”两种方式。《小知录》说:“生非夫妇,而葬相从”即为指此,唐宋以后则普遍称为“冥婚”。  相似文献   

20.
新三大酷刑     
曾德凤 《法制博览》2010,(16):58-58
古代有三大酷刑,分别是:宫刑: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车裂:就是把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把人的身体硬撕裂为五块,所以名为车裂。有时,执行这种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匹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马分尸。枭首:枭是一种动物,传说长得和猫头鹰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