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当前,在部队我们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同志把自己的直接领导叫“老板”,把上级首长也就是领导的领导叫“大老板”,同志之间也往往以“老板”相称;有的是在与地方交往、移动电话中这么称呼,有的甚至当着领导干部的面叫“老板”,而有的领导也很受用,满口答应。那么,“老板”一词流行军营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2.
“打工仔”而今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进城打工的农民、勤工俭学的学生称自己是“打工仔”,一些国有企事业的职工说自己给老板“打工”,甚至一些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也说自己给领导“打工”,是“打工仔”。一时间,似乎在我国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是在“打工”,都成了“打工仔”。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打工仔”一词源于何时何地,我们不必去考证它。但它的含义是十分清楚的。打工仔是受雇于个体、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老板,与老板是雇佣的关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那些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或外  相似文献   

3.
“红顶商人”绝不是一个新鲜词,指的就是官商,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既是官员,又是商人,反之亦然。如今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人就是这样的“红顶商人”。报载某市市委书记是一家汽车公司董事长;某县一家酒业集团董事长兼职县委副书记……不少市县出现了“老板书记”、“老板常委”现象。  相似文献   

4.
如今,称上级领导为“老板”的现象在一些党政机关已屡见不鲜。书记、局长,科长、主任等称呼被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改称为“老板”,不同部门的同志在一块聊天的时候,有时也以“老板”之类代指各自的领导。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也未必是必然的现象,这对于新时期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装家”     
老五  劲飞 《廉政瞭望》2012,(2):65-65
我1993年开煤矿,算是第二代煤老板。时间宽裕的时候,我会跑跑北京,让朋友帮我张罗些饭局,或者和朋友去参加别人的饭局,规格越高越好,图的就是认识些有用的人。饭局上有一类人是纯骗子,常爱冒充国家重要部委的司局级干部。这类骗子档次最低。被识破后有挨打的风险,饭局组织者自然严防死守。还有一类人你没法说人家是骗子,只能夸人家是“装家”,超级能装的专家。“装家”不骗,而是通过演技让老板们觉得他是大人物,有事肯定能办。达到这个目的是需要水平的,演技要好,摆谱摆得到位,能在不动声色间征服老板,让老板拿钱来投靠,然后再拿着老板的钱运作。  相似文献   

6.
在古城一家玉石店,说也奇怪,我一进门就看中了老板桌上的一方笔洗.没什么缘由,拿在手里就觉得爱不释手.老板胖胖的,光头,戴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很单纯.我问这笔洗的价格.他愣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说不卖.我呵呵地大笑几声,表示不信,不卖?那你把它留给谁?他的一句话让我始料未及:“天天赚钱也很烦,这个好东西,是留给自己把玩的!”  相似文献   

7.
妥协的艺术     
<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对很多词的理解是单纯和不全面的。比如说认为"妥协"是个糟糕的词,应属于中年人、老年人甚至是背叛者。但是当拥有一定阅历的时候,你会觉得妥协真的是一种艺术。比如跟老板谈判,用拍桌子、吵、不欢而散的方式都不会取得很好的结果。有一天我碰到一位老记者。他说:"小白,你知道什么样的群众是好群众吗?"我说不知道。他说:"能  相似文献   

8.
很多员工都有“被炒”的经历。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老板炒掉?不忠不能靠不住上海某公司总经理叶金子说,我相信大部分思维正常的老板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一谓忠,二谓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国有企业的“老板”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有企业的“老板”却因为经济犯罪不时被揭露出来,有的还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这类案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呈蔓延之势,这应当引起人们深思。国企“老板”经济犯罪扫描近几年来,国企“老板”经济犯罪率之高、犯罪金额之巨,几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人们只要信手翻阅近几年来的报纸杂志,有关国企“老板”的犯罪事实便会频频映入眼帘。下面不妨列举一些案例,让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领袖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做团队的老板还是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做领袖则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领袖则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要想做领袖,首要任务就是自我管理。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些“化学反应”是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我有什么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没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实用的智慧?我有没有面对顺流逆境懂得恰…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的称谓日渐“变味”,有人把单位的一把手叫成“老板”或“老大”。据说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听到这样的称呼既顺耳又顺心,完全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 一些领导干部喜爱“老大”或“老板”的称呼,这使我们看到:少数干部随着地位发生了变化,思想也发生了“霉变”,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忘本思想”。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一些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沦为“老大”或者“老板”,丢掉的将是“本色”二字。试想,一个领导干  相似文献   

12.
生意潜规则     
一凡  西江月 《党员文摘》2008,(12):34-34
我当业务员不久。就接到了一张大订单。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发货时.老板却吩咐把正品压下,先发次品。我急了:“这是一个大客户,要做回头生意的啊。”老板神秘地一笑:“就是要争取这个回头客,你只管发货吧。”货发出去不过两天,对方张经理就给我打来电话。抱怨说床单布质太差,要求马上退货。我只好向老板汇报.老板一挥手道:“走,我们去一趟。”  相似文献   

13.
上半年因公去了趟香港,由于日程安排得紧,没有多少时间观光和作深一步的考察,因而对于被人们称之为“冒险家的乐园”或被某外国记者称之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社会”的香港,自然谈不上有多深的了解。然而有一件起初感到难于理解,几天之后又觉得是顺理成章的小事,则使我难以忘怀,并由此产生了许多联想。  相似文献   

14.
职场竞争惨烈,如何稳操胜券,让你的岗位无人可以取代?如果你能避免以下自招失败的事情,你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个让老板无法不用你的人。请你牢牢记住职场上的十八个“不要”。不要在工作时间与同事喋喋不休。这样做只能造成两个影响,一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人会令人觉得你很清闲,二是别的人会觉得你俩也都很清闲。不要在老板不在的时间偷懒。因为你手头被打了折扣的工作绩效迟早会将你的所作所为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5.
日,去某镇党委办公室为一份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属实”,执掌公章者问我这稿件“老板”看过么?我莫名其妙至极,“老板”?老板是谁?他见我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仿佛见到了外星来客,随即客气地说:“是咱书记嘛,你先请他看一下我再给你办”。我方才明白,“老板”者书记也,心里咯噔一下,若骨鲠在喉,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我们伟大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解放天下无产者为己任,凡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仁人志士,不论国家与肤色皆视为“同志”,“同志”者,志同道合者也。在战火纷飞、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获得…  相似文献   

16.
回顾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人们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它在各大中城市纷纷露面,在数百所大学挂牌开张。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为之鼓噪宣传,在寻常百姓中,“心理咨询”这名词已经开始不那么新鲜时髦了。但在另一方面,我们能从这喧闹的潮涌中发现一开始就存在,到现在则不能不正视的危机因素。可以随手举出一大串问题来问我们这些坐在咨询室接待来访者的“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它的作用如何?你凭什么认为你能够帮助来访者?你觉得某一西方咨询流派比另一些更适合中国人吗?根据是什么?你的心理学“货架”有多少东西是你认为真正可以拿来帮助面前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的?我相信,不能问答这些问题的全部或一些的同行绝不是少数。  相似文献   

17.
严阳 《前线》2014,(2):119-119
早上去市场买菜,在一家水产店买了几条大黄鱼。虽然叫大黄鱼,其实并不大,比过去的小黄鱼还要小。据鱼老板介绍,他已经多年没有卖过真正的大黄鱼了,甚至一些渔场也多年没有形成渔汛了,市场上一条货真价实的大黄鱼竟可以卖到万元以上。我感叹地跟鱼老板说:“为什么捕鱼的就不能耐心一些,等鱼儿长大一些再捕上来?”鱼老板笑道:“等长大了,还能轮到你捕吗?”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些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被称为“老板”“老大”的风气日渐流行起来。许多人也将“老板如何如何”、“我们老大说了”等等挂在嘴边,而不少被称者也受之安然。 追本溯源,旧社会称那些资本家、掌柜的或雇主为“老板”;而“老大”出现最多的是在港台影视片中,黑社会的头目一律被称“老大”。可见,把身为人民公仆的党政机关领导也称为“老板”“老大”,完全有悖于党的原则和宗旨。  相似文献   

19.
跟几个朋友看电视谈话节目,主角是一位被男友打伤的女孩子。主持人问:“为什么这个男人打你不只一次,你还跟他在一起”“因为我觉得他需要我,没有我,他会死。”  相似文献   

20.
书香伴人生     
“书房”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意为“读书写字的房间”。而我觉得,书房是修身、养性、怡情的好地方。置身书房,翻阅那些氤氲着墨香的书卷,不由想起南宋诗人陆游《书室》的两句诗:“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仿佛陆游书室的闲雅气韵也渗透在我的书房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