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容闳作为留学生先驱者的形象是世所公认的,与此同时,容闳本人还是留学教育的奠基者,这一形象涵盖了容闳一生的主要追求和核心价值,对中国留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近代学人舒新城有这样的论断:说到近代留学的渊源,大家都推重曾国藩与李鸿章,以为他们是首先派遣留学生的人,中国政府派遣学生出国求学固然是由于他们,但原始发动者却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2.
散木 《党政论坛》2008,(14):58-59
“浙江二邵”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位著名报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所谓“浙江二邵”之称,这是指浙江人邵飘萍和邵力子,他们都曾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代巨擘。  相似文献   

3.
尚明轩 《团结》2009,(1):52-53,64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的革命家。他站在探索“中国道路”的起点.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剧变.开拓了中国社会前进之路。并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留给后人许多值得回味与思考的历史遗产。他以丰功伟绩和杰出思想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其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相似文献   

4.
王元 《各界》2011,(12):34-37
詹天佑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铁路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人们称他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詹天佑更是。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的科学事业,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岗峰 《理论视野》2012,(12):58-61
严复是中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原因有三:他是中国近代文化观,即“中体西用”观的批判者;他用西方自由观念改铸中学之体;他系统并创造性地翻译和介绍了西方著名现代思想家成熟的各种思想和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的《札记》中的《礼运》篇,有一段关于所谓“大道施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情景的描述。尽管它是藉古代传说而附会的一种社会理想,但是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一代代的先进思想家,成为他们为解教人类社会苦难而热烈向往以至追求的最高目标。现代史学界,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上的优良传统。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与其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社会思想优良传统的“大同”理想,也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内在因素。本文意在简要回顾一下这种关系,以有助于继承优秀的民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之后对中国近代社会有过一些直接的评论。发表这些评论的思想工具正是马克思当时业已形成的唯物史观,尤其是“世界历史”思想。梳理马克思从“世界历史”思想出发分析中国近代社会所作出的基本结论,对于现代中国选择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战略具有重要的时代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盘西化”,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称“全盘欧化”,或全盘欧化派”、“传统否定派”、“时髦派”、“国新派”、“极端崇外派”、“西体中用派”等。它的简义就是中国的一切东西都要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但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符合于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9.
"浙江二邵"邵力子(1882—1967),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位著名报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有所谓"浙江二邵"之称,这是指浙江人邵飘萍和邵力子,他们都曾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代巨擘。  相似文献   

10.
方芳 《学理论》2010,(23):169-170
吴稚晖作为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击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因此,研究其思想,不仅对于探索他早期政治思想的演变,正确评价他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准确把握其日后的政治流向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助于认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人们更好地总结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作为一位矢志不渝的革命先行者,还是作为一个构造了完整体系的思想家,孙中山先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伟人。作为积极的革命活动家,他很少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进行专门的思辨;作为思想家,尽管理论深度有所不够,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政纲。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仍然反映和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要求和历史动向,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他没有完成建造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任务,但他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本文对他关于国家官员的构思作一粗略介绍,以资纪念,以资借鉴。孙中山关于国家官员的构思起源于他的民权主义,在具体地介绍关于国家官员的主张之前,似乎有必要简述一下他的“平等观”。孙中山对于平等的认识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对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赋平等”观持严肃的批判态度。指出“自人类出生几百万年以前,推到近代民权萌芽时代,  相似文献   

12.
状似喇叭口的杭州湾南岸,东西二百里的弹丸之地,人杰地灵。中国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从这里孕育出一个四海闻名的“宁波帮”。 在过去的岁月里,“宁波帮”对我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在祖国的“四化”建设尤其是大规模开发建设宁波的事业中,“宁波帮”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以及港、澳、台宁波籍人士为家乡建设出力,“宁波帮”的历史将写下新的、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历史凡是行进到一个转型期,都需要领军人物,太炎先生就是那个转型期的思想领袖,他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非常大。“五四”运动以后那些比较活跃的人物,比如陈独秀、鲁迅兄弟、钱玄同等,很多是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夕,记者分别采访了韩国的知名学者、企业界人士和朝中友好协会顾问,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提高,中国“进入了一个鼎盛时代”。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中国历史问题专家金俊烨教授说,纵观五千年中国的历史,有鼎盛时代也有衰败时代。从近代历史看,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衰败,国力衰弱,列强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中国由此进入了强盛时代,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国力大为增强,中国进入了“鼎盛时代”。他…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最杰出的思想家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他为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魏源既是典型中国经济思想的最后一位足值称述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号召向西洋文明包括经济制度学习的发韧者。在其经济思想领域中,魏源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最为突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经济思想产生了直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5)
梁漱溟站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来思考中国问题,想通过自身知识、文化传统的创新与改造和兼容西方文明来寻求中国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他对东西文化的认识,还是他对东西教育的看法,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可以说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是他东西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情意教育思想的来源、情意教育的内容、情意教育的实质三方面来探析梁漱溟的情意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同时也是一名忧国忧民的卓越思想家。尤其是他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凸显出某些超前性。在现代性思维逻辑下,孙中山先生的法律思想同样闪烁着宝贵的理论光芒,对于推进当前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如下: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的理论主张是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指向;"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的法律理论及其实践对当前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平安家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科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人”的发现和思想自由之权的凸现 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当然,这面思想旗帜的诞生是有历史前提的,它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伟大  相似文献   

19.
近代欧洲的一些经典作家,如雨果、歌德、托尔斯泰等,都非常推崇中国文化。歌德就曾讲过这样一个中国故事:“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处中很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在同一间房里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他说的故事虽然比较简单,情节也有点变异,但我们读采仍感到十分亲切,这与春秋时代柳下惠“坐怀不乱”有关。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作为历史美谈,后被用采泛指心地纯洁的人在男女关系方面正大光明。歌德对这个故事十分赞赏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创立湘军,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显赫一时的官员;积极支持洋务运动,成为洋务派地方的代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这样一位晚清重臣,同样有着他成功的处世原则.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封建的程朱理学观念始终占据他思想的主导地位,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则是曾国藩的"忠君勤王"的观念,而这一思想又影响了曾国藩一生的处世理念,主要从曾国藩处理同部下、幕僚和清政府的关系中所体现的"忠君勤王"的思想来浅谈曾国藩的处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