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必须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全局高度努力把握方向,丰富内涵,凸显实践特色,发挥武器与指南作用等方面去研究如何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四个全面"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更是理论自觉的重要体现。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于实践中产生,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论断,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一个理论前提。"四个全面"继续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展开,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制定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纲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和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很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肖枫 《理论前沿》2007,513(24):5-10
在"时代主题"转换了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国际共运中长期强调"国际联合"和"统一性"的传统发展战略实行调整和转变,从而形成了一条新的强调"独立自主"和"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条新战略又有重要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是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辅助材料。我们要真正领会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其基本内容,并运用它来指导工作,解决实践问题,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取得的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纲要》从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政治保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新方位对民主党派继承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政治交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提出了新要求。政治交接是参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其主题和内涵必然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系统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文仅就主题、中心、宗旨谈点学习体会。“一个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其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总体上体现出这样一个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主题、主体和主线。而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总方针。坚持这一总方针,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论述,关于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和方针,以及关于对外开放的原则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他的对外开放思想的统一整体。近30年来,邓小平思想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基本内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核心部分,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依据和平与发展这个当代世界的主题,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处理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关系,则成为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对邓小平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关系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准确理解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和准确把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创新性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作了新的拓展;将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提升到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的建设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是中国革命胜利后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毛泽东借鉴苏联经验,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开拓性探索;邓小平成功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质的飞跃;江泽民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凝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这一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正确评价建国以来的历史尤其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前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主题,为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供了根本方法,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它是一柄双刃剑.它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面临着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制定自己的战略策略,利用好这柄双刃剑,使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需要。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如何以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为鉴戒,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新时代"四个自信"的提出,我们都在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一种"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深厚的经济根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信仰;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中的"主义",以问题为导向,同时它也是具体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发展理论,对处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系统的回答,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正确理论,是无可替代的执政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是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条件。日前,党史界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以下十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一种新理论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达到新境界,同时又指导实践开辟新天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来,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关于如何深化这一学习,江泽民同志强调了三点:一是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二是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实  相似文献   

20.
实现国富民强,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是近代来我们民族的重要课题。建国以后,毛泽东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这些思考为当今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