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视ELISA测定孕酮的研究及其应用杨国林熊三友牛建荣苏鹏韩福杰吴培星宋富源周旭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齐光红金培银谈永东成克文(兰州市奶牛繁育场)韩积清(兰州市伏龙坪奶牛场)母畜体液中的孕酮(P4)主要在卵巢合成,具有控制母...  相似文献   

2.
犬难产的手术疗法熊三友杨国林牛建荣(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动物与兽药研究中心730050)犬的难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曾遇5例,助产无法将胎儿取出,经用剖腹取胎术,获得满意的效果。1麻醉1.1全身麻醉先用硫酸阿托品0.4mg皮下注射,后用速眠新(846...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条件下,饲养乳牛需要经常地检查高产乳牛的新陈代谢状况,及时、成群地诊断酮病和其它疾病的早期类型。我们在莫斯科省一个育种场对2800多头母牛进行的高产乳牛疾病防治检验的试验证明,在一年期间至少应进行一次基本的和三次间隔的疾病防治检验。 然而,在畜栏内给牛采血有一定困难。为了早期诊断出新陈代谢紊乱,可以用乳汁化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乳中孕酮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采样简单、方便,诊断准确度高等优点。现国外已在奶牛业中广泛应用。 自1971年开始进行乳汁孕酮测定以来,许多学者都发现乳中孕酮含量受乳样脂肪含量的影响,因而直接影响着妊娠诊断的准确度。为了排除乳脂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缩小判断怀孕与未孕牛的可疑范围,Hoffmann等于1976年最先提出直接测定乳脂孕酮,并建立了乳脂孕酮的测定方法。以后,Claus等又在改进和简化乳脂孕酮测定程序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在,乳脂孕酮测定已成为监控奶牛繁殖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1971年,Laing等根据乳汁孕酮的测定进行早期妊娠诊断,首先在奶牛上获得成功。1977年开始对山羊进行研究,继而引用于绵羊和奶山羊。目前,在英、美、德、日、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国,这种方法在奶牛、山羊、绵羊、奶山羊、水牛、肉牛、牦牛、猪和马均有报道。其中以奶牛最多,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而其他家畜则较少。国内至今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西农莎能奶山羊配种后第15~47天的乳汁孕酮水平,并探讨其在早期妊娠诊断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奶牛早期妊娠诊断何宝祥王应安王晓荣1)李吉秀1)(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810003)宋维文曹福泰(西宁奶牛场)有关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许多方法,如血浆P4、乳汁P4测定,血清早孕因子分析,血浆妊娠特异蛋...  相似文献   

7.
关于奶牛妊娠诊断,国内至今尚沿用以直肠触诊为主的常规诊断方法。此法经常因母体努责而造成误诊,或因操作方法不当引起肠道损伤和感染。同时也很难进行早期确诊。 目前,人已可通过测定阴道的分泌物或尿中孕酮和雌性激素的含量变化进行妊娠诊断。这启示我们探索奶牛的新的妊娠诊断方法。我们曾对深圳市光明农场和惠东县联合公司奶牛场的一百多头荷兰黑白花奶牛进行过多次详细的观察,证实了绝大部分孕牛的阴蒂(位于阴门下角末端2厘米处)呈榄核状肿大,质地硬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检测蓝舌病病毒(BTV)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HDV)的快速诊断方法,笔者根据BTV的第10基因节段(Seg-10)和EHDV的第5基因节段(Seg-5)序列,分别设计BTV与EHDV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同时检测两种病毒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临床样品检测验证。用该方法对BTV Seg-10和EHDV Seg-5节段的体外转录ssRNA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线性关系较好;该方法可检测不同血清型的BTV和EHDV,与阿卡斑病病毒(AKAV)、中山病病毒(CHU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口蹄疫病毒(FMDV)和牛流行热病毒(BEFV)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对2种标准品的检出极限均为10 copies/uL,比常规RT-PCR敏感性高1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用所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及常规RT-PCR方法,对100份血液样品和50份病毒液分别进行检测,符合率均大于90%。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和稳定等优点,为BTV和EHD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高通量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