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对各个苏区实行了残酷的经济封锁,“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进入苏区”,导致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特别是苏区境内不产盐,外面的盐又运不进来,致使食盐奇缺,成了稀缺的珍宝。面对“盐荒”,广大苏区干部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毛泽东退盐毛泽东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与苏区广大军民一样艰苦奋斗,一样吃草袋子饭,“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路"、"列宁路"是中央苏区交通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粤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腹地的政治联系,而且是中央苏区发展对外贸易、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关键枢纽,成为维系中央苏区经济命脉的南部秘密盐钨通道.  相似文献   

3.
苏区革命历史地位重要,需要从学理上高位推进,在区域上协同创新。"苏区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兼及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历史文化研究和苏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的学科。构建"苏区学"学科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社会价值;构建"苏区学"学科的文献资料、研究机构、政策措施和苏区精神内涵的提炼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苏区学"学科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基本明确;"苏区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历史分析、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红四军多次进军粤东北的推动下,粤东北苏区与赣南、闽西苏区逐步形成一体,成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经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当事人回忆资料的考辨,可以证明,粤东北苏区的五(华)兴(宁)龙(川)苏区和蕉(岭)平(远)寻(乌)苏区,先后隶属于闽粤赣苏区和江西苏区,梅(县)(大)埔丰(顺)苏区、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先后隶属于闽粤赣和福建(闽西)苏区;南雄隶属于赣南苏区,这些苏区均属于中央苏区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民歌流行于中央苏区,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热情颂扬,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苏区干部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苏区精神的核心内涵。"苏区干部好作风"包含两个层次,由"苏区干部"和"好作风"两个关键词组成,前者指的是特定历史执政群体,后者反映的是其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它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所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苏区时期,陈云以唯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为纠正苏区经济斗争中存在的"左"倾错误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经济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苏区的工会工作,对苏区的军事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苏玮 《理论导报》2014,(6):35-36
正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弘扬苏区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是苏区党史大省。我"走走党史"多次来贵省考察。仅从新世纪以来算起,这是十到福建了。尽管考察了不少苏区县,但对福建苏区党史及其红色文化的许多情况仍不甚清楚。借此参加"中国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承"论坛之机,就修好福建苏区党史,弘扬苏区红色文化谈点个人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研讨。  相似文献   

9.
国共盐战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食盐被历代统治者置于战略物资的地位,实行垄断经营,故有得食盐者得天下之说。蒋介石深谙此道,他一手拿枪,一手抓盐,差点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逼进了死胡同。危难关头,苏区军民围绕食盐展开斗争,演绎了一幕幕绝处逢生的大戏。  相似文献   

10.
正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在鄂豫皖苏区组建,部队英勇善战,曾连续粉碎蒋介石的3次"围剿"。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后,积极执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使苏区受到很大的损失。1932年6月,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张国焘又实行逃跑主义,仓促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4个师共1万多人离开鄂豫皖苏区(徐海东率二十五军坚持斗争),于12月到达四川北  相似文献   

11.
<正>193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四方面军在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中,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告别了鄂豫皖苏区,由陕南进抵川北的通南巴地区,进行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川陕苏区建设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的第二大苏区"。从川陕苏区历史过程看,党和苏维埃政府在川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重要价值及其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阐释、解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期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3.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愈加重视,"苏区文化"这一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对"苏区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未见学术、理论界有权威、科学、准确的定义。为理性理解"苏区文化",更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为指导实际工作服务,有必要对"苏区文化"这一概念从逻辑  相似文献   

15.
闽浙赣苏区政权建设是从政权体系建设着手,辅之以法制、廉政建设以及特色的干部培养方式,形成了赣东北苏区独具特色的政权建设模式。方志敏率先提出"依靠农民,建立苏维埃",并且自下而上建立了完整的政权系统,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紧密结合,使赣东北苏区成为全国模范苏区、"方志敏式根据地"。闽浙赣苏区的政权建设是成功的,对于巩固新生的闽浙赣政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无论是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还是中共鄂豫皖省委,都对此进行批判总结。共产国际经历了从激烈批判到肯定意义的认知转变,中共中央既有批评也有肯定;而中共鄂豫皖省委最受困扰,经历了"逃跑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定性评价到肯定其开辟新苏区的贡献的认知转变。中共鄂豫皖省委最终摆脱"逃跑主义"的阴影,走向领导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寻找新苏区的道路,与其对红四方面军撤离苏区的认知改变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红四方面军的撤离,一开始成为鄂豫皖省委领导苏区革命的严重教训,但后来又转变为鄂豫皖省委实现战略转移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歌,是80多年前中央苏区人民称颂苏区干部的赞歌。它如实地记载了当年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生动感人事迹,表达了苏区人民对苏区干部好作风发自内心的称颂。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中央苏区时期,党内盛行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1930年5月,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9日,中国政治学会苏区精神研究专业委员会暨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简称苏区精神研究会)在江西省赣州市成立.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在贺信中指出:"成立苏区精神研究会,研究和宣传苏区精神是我们宣传、理论战线的责任和荣光,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和期待."并且强调:"这是一个'红色学会'!作为社科类国家级学会落户江西,是我省目前唯一的一个.作为研究苏区历史与精神的社科研究学术团体,在全国是第一个."为此,我们专程采访了苏区精神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现兼任苏区精神研究会秘书长的杨木生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1卷第26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四幅,第三幅题为《全线出击,积极进攻》。画面揭露帝国主义指使的国民党走狗,围绕着苏区狂奔狂吠,气势汹汹。苏区军民响应"全线出击,积极进攻"的号召,在苏区周围筑起了牢固的篱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