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文华     
高文华,原名廖剑凡,曾用名廖去恶,1904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市长春乡南湖圫。1922年入湖南自修大学附设的补习学校,白天学习,晚上做工。不久,入船山学社就读,1925年2月由李维汉、姜梦周介绍加入共青团。在此期间,高文华因组织工人罢工曾两次遭厂方开除,饱受失业的痛苦。1925年5月,高文华被派往广  相似文献   

2.
邱少平 《党史文汇》2012,(12):31-35
反封建投身革命高文华,原名廖剑凡,1904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长春乡南湖村。因家境贫寒,高文华不到13岁就到益阳县城一家豆腐作坊当学徒,后到利隆宏杂货铺当店员。再然后,他到长沙北门毛家桥光华电灯公司当起了工人。1921年秋,他利用工余时间,在中共湖南党组织负责人毛泽东、何叔叔衡、易礼容等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附设的补习学校学习。他受到教员李维汉、姜梦  相似文献   

3.
唐振南 《湘潮》2005,(12):24-25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70周年。1935年,时任中共北方局书记的高文华“曾参与发动和组织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选派积极分子投身于长城线驻军和长城内外义勇军抵抗日寇的反侵略斗争”。(《高文华同志逝世》1994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可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去许多当事人在回忆一二九运动时,把他的名字抹去了,致使其参与组织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的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1)
我于一九三八年来湖南,一九四一年返延安,在湘共三年。先后曾任安源特派员、湘宁中心县委书记和省委委员。回顾这一时期中,以高文华同志为首的省委由于坚决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由王首道同志提议,邀请了在长的何长工、张令彬、张启龙、高文华、周里、袁学之同志座谈湖南地方党史。座谈会由王首道同志主持。王中杰同志汇报了湖南地方党史资料征集研究情况。到会同志核实了许多史实,并对今后的工作谈了许多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4,(4)
第二次: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帅孟奇: 我们是一九三八年底搬到邵阳。一九三九年开代表会,当时是四个中心县委。会后不久,我就到了益阳,老高还在邵阳。你(指高文华)大概是十二月走的,是先到湘潭,没有到衡阳,衡阳是聂洪钧在那里。  相似文献   

7.
《湘潮》1984,(6)
第四次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上袁学之: 望城县,当时叫长沙西乡,最早的基础是滕代远搞起来的。大革命时,滕代远在这里搞农民运动。(高文华:他当时是长沙市近郊区的书记。) 抗战以后,杨东泽(大革命留下的党员),还有杨南轩,他们发展了一两百党员。杨南轩于一九四○年牺牲,杨东泽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去世的。杨  相似文献   

8.
1940年2月24日,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工作人员撤往广西桂林,徐特立、王凌波仍留湖南工作。2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由衡阳迁往湘潭。省委决定:省委、县委均减为三人。省委由高文华、王涛、聂洪钧三人组成。4月2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湖南工作的指示》,指出湖南党所处的政治环境必然向更坏的方向逆转。湖南党的工作总方针是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坚决撤退已经暴露的各级干部,停止在农民中发展党员。4月,中共湖南省委派县级干部三人到国民党第70军李觉部游击训练班工作。8月,徐特立被迫撤离湖南,由衡阳经桂林转赴延安。9月…  相似文献   

9.
高文华: 请大家谈一谈抗战初期湖南党组织的活动情况。一个一个谈吧。杨第甫: 首先到湖南的是任作民,大概是一九三七年七、八月之间。(帅孟奇:他是从汉口来的,董老把他从牢里弄出来,在长江局。)对,是长江局,当时湖南党的工作由湖北省委代管。(帅孟奇:长江局派他来湖南。长江局当时是王明当书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无私无畏,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河北就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 1935年春,高文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当时,河北省”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河北党组织的斗争处于十分恶劣的环境之中。党的活动经费异常紧张,成为省委最大的因难,极大地影响着党的工作的开展。 高文华的公开身份是买卖人。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宁愿饿着自己的孩子,也不准孩子们捕捉蝗虫充饥。他患有防结核病,经常吐血,每天用盐水消除病菌。家里屋墙上挂着装门面的半斤猪肉也不能拿下来补养虚…  相似文献   

11.
1949在中南海     
1949年4月15日,我们西南地下党的同志来到北平,在前门车站,由中央城工部副部长高文华来接钱瑛大姐和地下党同志。我们川东地下党有四位同志,即姜伯言、刘慎修、赵隆侃和我。中南海是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城工部驻在这里。当晚,办了几桌酒席来欢迎钱瑛和地下党的同志,一再表示:“来自蒋管区的同志,辛苦了。”为了照顾我们,规定我们吃了三天大米饭,然后吃小米,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程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毛泽东一家牺牲6位亲人,高文华卖子筹党费,已成为美谈,受人敬仰。下面记叙的何长工舍家为革命的事迹,也同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3.
1947年5月3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率中央工委来到平山西柏坡。中央城工部住在距西柏坡7.5公里的李家庄。部长由周恩来兼任,副部长李维汉在这里主持日常工作。李维汉和徐特立、吴玉章等几位老同志就住在谷玉春家的四合院里。为了安全起见,从房后向山中开挖了20多平方米的一个防空洞。1948年5月15日中央三委会合后,李维汉改任部长。1948年9月26日,中央决定城工部改组为统战部。李维汉任部长、高文华任副部长、齐燕铭任秘书长、童小鹏任副秘书长,李家庄成了中央统战部的诞生地。1948年4月,当时解放战争已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虽然还没…  相似文献   

14.
正在残酷危险的革命斗争年代中,无数仁人志士特别是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更有不少大无畏的革命者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而忍痛卖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高文华和贾琏夫妇即是其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新学期开始,因为不想当团干部而跟老师讲了好几次。我和…些同学一样,认为当干部费力不讨好,要占去休息时间,影响学习,实在划不来读完《湖南党史月刊》1990年第一期《为了创建新世界——访高文华同志》一文,我猛地从迷惘中惊醒,仿佛看到高爷爷慈善而又严厉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诉苦歌》     
1982年5月9日,原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在省、地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益阳县档案馆视察工作。他察看了馆藏后,对一位馆员说:“我想查找一个历史资料,就是1926年我在益阳搞地下工作时写过一篇《诉苦歌》,我找了几十年没有找到。”档案馆的同志很快找来了这篇材料。曾老看后,十分高兴地说:“我要的就是它,真把我找苦了。”说起《诉苦歌》,真还有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1926年农历元宵节,为了推动益阳县农民运动的兴起,在高文华、曾三等的领导和组织下,益阳地下党以耍“诉苦灯”为名,在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5,(3)
在天津三德里一家缝纫店的楼上,一对面带忧郁的夫妇正在屋子里商量着什么。他们就是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和负责省委财政工作的贾琏。此时,北方局与中央已失去了联系,党的活动经费断绝了来源,处境十分艰难。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家里已经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可以变卖了。还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2·9”运动前夕,当时,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和他的妻子河北省财务工作人员贾琏,面临着整个机关与党中央失掉联系,党组织断绝经费来源,连同志们吃饭都成了问题的困境。他们手中设有任何值钱的东西,想了又想,贾琏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用孩子换钱。她有三个孩子,两个是女孩,唯一的儿子东光才6个月,还在吃奶。她知道,有的人家为了传宗接代,会多出钱买儿子。她含着泪,怀中抱着那个才6个月的孩子跟介绍人去了唐山。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     
一九二一年七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党的“一大”,回湘后,即于十月十日成立了中共省一级领导机构——中共湖南支部,毛泽东任书记。从党的创建到今天的六十六年里,先后担任过中共湖南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的还有李维汉、夏曦、郭亮、易礼容、彭公达、王一飞、宁迪卿、高文华、周礼、黄克诚、金明、周小舟、张平化、王延春、黎原、华国锋、毛致用。为了给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湖南省党的历任主要负责人。提供一点资料,本刊特开辟“历任省委书记”栏,将依照任职的先后(交叉任职的,以第一次任职时间为准),逐个对上述人物的生平,特别是担任省委主要领导期间的主要活功,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4):F0002-F0002
程中原 1938年5月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汉族。中共党员。曾在无锡市当小学教员三年。195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59年至1976年在江苏省涟水师范、淮安师范等校任教,先后任教导处副主任、进修部主任,1977年至1983年在淮阴师专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为讲师、副教授,任党委委员、教务科长、学报主编。1983年当选为江苏省六届人大代表。1983年至1991年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工作,任《江海学刊》副主编、主编,为研究员,1990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祢号(省级)。1991年调至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任编研室主任,1996年起任副所长,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著作有《张闻天传》、《张闻天论》、《1976—1981年的中国》(合著)、《文坛录踪录》(合著)等,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著作和张闻天著作、胡乔木著作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