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立荣 《求实》2006,(Z2):290-291
一、先锋派小说与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马原、莫言、残雪等以前卫的状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与艺术的可能性的小说实验运动,不仅在艺术上与传统表现手法有更大的不同,而且在思想感情上也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相去更远,表现出与现代主义的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先锋派以马原为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稍晚出现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在小说中,他们对故事和意义进行消解,以话语欲望的表达颠覆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模式,以叙述迷宫的设置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由于这些小说文本实验的超前性,被人们称为"先锋派小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后期,海峡两岸相继形成了现代派文学创作热潮,而二者对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侧重表现现实性较强的现代人的某种异化和悲怆感,不乏对美好人性人情的展示;后者则侧重抽象化地表现人性中残忍、丑陋、冷漠、窥视欲等负面因素.另外,台湾与大陆都有对传统小说叙事艺术手法的超越,较多注重叙事延展的内在逻辑、对横向移植与纵向继承关系的适度处理,是台湾现代派整体艺术成就较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形态,这一美学形态可用"审美化日常生活的散文式叙事"来指称。它涵容了两大层面:"审美化日常生活"属于叙事内容层,具有日常生活原生态的面目与作家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把握的"心灵世界"的本质两方面特征;"散文式叙事"属于叙事形式层,它具有零散化的叙事结构和感性化的叙事风格两方面特征。这一美学形态的定型与自觉以《长恨歌》的出现为标志,其形成有着个人与历史语境的多重原因,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性、丰富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与表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独特而深刻的文学史意义。尽管如此,王安忆小说的美学形态与她的理论认知似乎又形成了某种背离,这一差异潜藏着她开拓另一个审美空间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湘潮》2007,(9)
《风俗通义》是东汉应劭所撰写的一部关于民间风俗的专著。其所记录的故事,广采民间传说、遗闻轶事,内容驳杂,基本上采用小说的叙事描写、虚构夸张,故事情节生动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在其故事的内容上,叙述描写的手法上都含有一些"小说"的因素,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小说的影子。本文从西方叙事理论的角度来讨论《风俗通义》故事中所含有的"小说"因素,并探讨了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郭新洁 《理论学刊》2007,(6):125-127
在互联网这个自由化的写作空间里,网络小说对传统的叙事语言进行了大胆反拨。本文以当红小说《赵赶驴电梯奇遇记》为切入点,分析了网络小说在叙事语言上呈现出的平等对话、随意简约、词汇鲜活等特色。  相似文献   

6.
梁振华 《理论学刊》2007,(8):119-123
在媒介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影视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存在形态构成了强大冲击。影像化叙事,作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生存最显著的文本表现形态,呈现出双重价值趋向和文化表征:一是通过借鉴影像思维,促进传统文学文体形式之革新;二是对影像符号资本与市场逻辑的趋附,导致小说文体的蚀伤或者异化。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商贾文学取得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可是,这些创作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端.艺术的创新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创作理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拓.在这方面,严民的新作<蝶舞>作出了有益尝试.一是围绕叙事策略的调整所进行的艺术探索;二是小说叙事对于人生的关注以及诗意的追求.<蝶舞>调整叙事策略的尝试对于商贾小说的创新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世连 《理论学刊》2008,4(3):118-121
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主要表现在于多种话语的对抗和互渗中显示出主流话语自身的虚伪或滑稽,并造成艺术价值上的矛盾、结构上的失调等.首先,它在小说文本与现实这个大的社会文本的对比参照、互相解读中呈现出来;其次,如果把所有合作化小说看作一个整体文本的话,叙事裂缝还在这些文本之间的互相矛盾和否定中体现出来,造成互相颠覆、互相消解的效果;第三,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更多地是表现于同一文本的内部,其典型形式是同一文本明显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话语,从而产生反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在已处于二十一世纪的多元文化浪潮之下,作者亚光创作《野猫冲旧事》这部长篇小说时依然是运用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到叙事结构上,基本上承继了传统的创作模式。叙事时间上看,文本情节的发展从整体上严格遵循着客观时间的流动,勾勒.出了那个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0.
任现品 《理论学刊》2004,(12):118-120
与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小说创作相比 ,商业语境中的小说创作显示出了另一种特征。前者因服务于意识形态而忽略了感性生活形态 ,后者则将价值寻求消隐在了感性生命的张扬之中。将生命体验与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 ,是当下小说创作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邵国义 《理论学刊》2006,2(8):123-125
匪类抗日英雄的文学存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从抗战到文革、再到新时期,匪类抗日英雄的叙事模式经历了由成长模式到性格组合模式的变迁,而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匪类抗战英雄在文学史上由出现到沉没、再到重新浮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背后实际反映了抗战题材小说英雄观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文学对情爱问题的关注是与文学自身的特质分不开的。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融汇在宏大叙事之中,虽引起广泛反响,但基本是在非文学意义上,人们只是借小说来讨论爱情价值观。“情爱”和“叙事”一旦结合,就不只是直观的社会人生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课题,优秀的情爱叙事小说往往能够超越具体的时代伦理命题,而指向一种更普泛的人类精神现象。采用多种文学研究方法对当代小说中的情爱叙事进行多维度的透析,有助于我们领略情爱叙事的多重文学境味。  相似文献   

13.
江西与浙、闽、粤、鄂、湘、皖六省接壤。近几年与这些省份,特别是与经济发达的省份贸易交往活跃和繁荣,是我省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突破了传统的省际贸易模式,给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我军应抓住机遇,面对军事变革,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方向、目标模式的特点,并在重点环节上谋求突破,才能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从战略角度强调了可持续消费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理培训的方式特点吴志华编译美国贝尔大西洋公司在进入信息超高速发展的90年代后,致力于打破电话公司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为了突破传统和形成一种新的变革文化,贝尔公司自1992年以来已选送了约150名经理人员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登工商学院进行培训,以...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我军应抓住机遇,面对军事变革,把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方向、目标模式的特点,并在重点环节上谋求突破,才能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培显 《理论学刊》2005,8(4):112-116
新写实之"新"的根本所在,表现为对生活和人生的看取方式上的突破。这是一种"网"与"烦"相缠绕的"非牧歌生活观"。它生成于原生态日常生活的层面,"一地鸡毛"的现实生存之网与生命个体的"烦恼"意绪相交织,构成了其生活观的基本叙事特征和底色,其整体特征则表现为"无奈"与"直面"并存,"烦恼"与"寻求"共生。这种非牧歌生活观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刷新与开拓的意义,也是促成中国小说形态现代转换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生存视角和生存叙事逐渐在文坛兴起.新写实小说对日常生存困窘和烦恼的关注,率先来开了生存叙事的序幕;对市场化转型期的企业困境根源的探究,形成了一轮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生存视角对都市青年尴尬的生存奋挣、百姓生存本相以及私人化生存空间的近距离观照,是新都市小说、新体验小说、女性小说繁荣的基本促进因素.新世纪文学的"底层写作"的新景观,也是生存视角和生存叙事活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黄洽 《理论学刊》2004,(11):125-126
受道教出世思想的影响 ,古代文言小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故事范型即梦幻型。其叙事模式是写仙人或道士点化凡人入梦 ,让凡人在梦中满足一切欲望后 ,悟出人生虚幻的道理而弃世入道。由这一模式所揭示的人生如梦的哲理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