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本质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根本性、广泛性,是国家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实践中这项职权行使不充分、不平衡、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度,健全其运行机制,发挥其应有的决策功能,对于发展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促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受人民委托,依法审查批准本级人民政府预算、监督预算执行和审查批准决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表现。行使好这一职权既是履行法律责任,也是为了对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实际上走了一条强化人大常委会职权和地位的道路。继续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保障人大常委会全面而有效地行使宪法规定的职权,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大常委会处在十分关键的位置上,它一方面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机关,另一方面又监督着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是否维护人民的利益。中国共座党应选拔最优秀分子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人大常委会,积累政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全国人大尚未出台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相关法律,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程序和硬性的制度约束,因此,这项职权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一直以来重视不够,认识缺位,职能虚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为新时期地方各级人大依法行使重大决定权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也为徘徊观望的地方人大行使好这一职权理清了认识,开拓了思路.各级人大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理直气壮地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 第四条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举行,由乡镇的上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召集。  相似文献   

7.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直接表现形式。正确而充分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权力和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体现。如何行使好这一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谌长生 《法制与社会》2012,(10):135-136
自从杭州人大代表罢免案以后,选民罢免权问题再度引起学者深思:于人民主权国家,选民自可行使选举代表之权,代表受选民选举权之行使而产生,理应受到选民监督,选民罢免权作为监督代表之重要方式,如何保障?本文首先对杭州人大代表罢免案作简要概说,然后对罢免权之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台湾地区之相关经验与我国大陆地区之具体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选民罢免权之建议,望有所裨益于我国选民罢免权之保障。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正值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人民大会堂,庄严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使者,肩负着人民委托的管理国家和地方的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因此,法律必须赋予他们相应的职权.……  相似文献   

10.
正确有效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县区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这一职权,为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审查批准政府财政预算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实质上就是人大代表人民攥紧“钱袋子”,从财政资金方面制约监督政府的行为。如何切实行使好这一职权,地方各级人大一直在积极探索并付诸实践。本期“实践一得”的几位作者皆来自基层人大,在工作实践中对财政预算监督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培文 《江淮法治》2014,(15):57-58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依法行使好监督权,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乡、镇国家机构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构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农村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它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大事民主权利的组织机构,承担着组织、管理、指挥辖区内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乡、镇人代会的建设,使其能充分履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的职权,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旁听评判法官庭审值得提倡。首先符合法律规定。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选举与产生,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和主体,代表人民旁听评判法官庭审,对司法工作实施监督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职权之一,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职权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凡是了解并关注乡镇国家机关现状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乡镇国家机关是不够健全、功能较弱的一级国家机关,与其承担的职能是不相适应的.首先是乡镇国家权力机关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现状与其职能不相适应,亟待健全和加强.宪法总纲第二条中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组织法第二章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据此规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即是乡镇国家权力机关.但地方组织法中却又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才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有关职权;同时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主席和副主席一至二人,“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  相似文献   

16.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首先要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检察权的属性及检察权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按照公正高效和有利于监督制约的要求,通过检察机关内部的机构调整和职权配置,整合现有资源,更有效地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  相似文献   

18.
"一府两院"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专项工作,是《地方组织法》、《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只是处理日常重要事务工作的机构,不具有对外行使决定重大事项的职权,但又不同于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为此,"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不需经过主任会议通过. 1、组成结构的区别.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分别由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组成,并经本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属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本级人民法院行使监督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之一。过去由于我国的民主制度不健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未能真正地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所以对于人民法院的监督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地进行过。现在社会主义民主正在发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实践中正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因而对于人民法院的监督作用不断加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设立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在1988年6月27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通过了《安徽省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