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绩之本在于为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政绩,就是从政的成绩。我们党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弄清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也就是要认识到“政绩之本在于为民”。政绩的本质是为民。从执政党角度看,广义的政绩是指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建树的功绩。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绩,是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做出的业绩。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从党的性质、宗旨的要求来说,还是从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来说,都必须有所作为,做出成绩。共产党人所创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创政绩,…  相似文献   

2.
郑开廷  汪黎  高歌 《求实》2006,(Z3):24-25
一、正确的政绩观(一)内涵。政绩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它是领导者从政的重要目标,也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所谓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它对干部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主要内涵是:政绩为谁而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相  相似文献   

3.
政绩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实效,是其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必然反映。领导干部的政绩 分 两个 方 面 : 一 方 面 是 有 形的,如道路、广场的修建,经济指标的增长等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即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和作风。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经济发展是政绩,廉洁从政也是政绩,而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政绩。 廉洁从政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只有廉洁从政,我们党和政府才能树 立良好形象 ,才 能有 组织 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对群众产生感召力、动员力、吸引力,才能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万…  相似文献   

4.
说政绩     
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留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应看到,少数领导干部对政绩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热衷于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用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欺世盗名。其结果,必然加大财政负担,破坏资源和环境,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对此反…  相似文献   

5.
张柏安 《实践》2005,(9):11-12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政绩,是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实践中德才素质的体现,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创造 出来的、为广大群众所认可的成绩和贡献。领导干部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 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 和指南;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 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 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 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 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 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 干部追求政绩,不仅没有错,而且应当大加提倡。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政绩"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德 《学习论坛》2003,(11):20-22
领导干部的“政绩”是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客观体现。因此,领导干部的“政绩”是对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工作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和对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如何科学地界定、认知、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应当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应当是领导干部“政绩”的最好检验者和最高裁决者;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的“政绩观”,科学的“集体政绩观”和自觉奉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7.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其落脚点就是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要明确"政绩为谁而树".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是造福百姓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能够经得起群众、实践、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决策,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其次,要明确"树立什么样的政绩".经验证明,深刻认识省情、市情、县情,认清发展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实绩.如果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就会劳民伤财,造成"个别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再次,要明确"靠什么树立政绩".实践证明,树政绩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惟有脚踏实地,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孙中伦 《党建》2010,(1):48-48
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好"为谁创政绩"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创造政绩是为了造福人民。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政绩是个人的事情,工作是做给上级看的。他们追求政绩的目的不是为了造福于民,而是为了给自己扬名,为自己升官,这从根本上背离了党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引领政绩观;要依照"万事民为先"的准则树立政绩;要用务实的作风创政绩。  相似文献   

10.
边红军 《党建》2009,(5):48-48
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一是角色认知,即自己到底是什么角色,解决“你是谁”的问题。二是目标认知,即干事业、做工作、创政绩,根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解决“为了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了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事业、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政绩,是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全国特大洪灾期间,一首叫做《为了谁》的歌曲曾经传遍大江南北,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人民子弟兵为了群众利益舍生忘死地与洪水作斗争的场景永久地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对于一方官员来说,这首歌唱出了“为谁树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着重解答好为谁创造政绩、创什么样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以及怎样衡量政绩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革 《奋斗》2014,(5):16-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产生“四风”问题的源头和要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创政绩的迫切需要,为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全国特大洪灾期间,一首叫做《为了谁》的歌曲曾经传遍大江南北,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人民子弟兵为了群众利益舍生忘死地与洪水作斗争的场景永久地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里。对于一方官员来说,这首歌唱出了“为谁树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这份新年贺词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更传递出习近平的3个坚定信念。一、坚守"初心"的信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将自己称为"人民的勤务员","为人民谋幸福"是他始终不渝的初心。2018年新年贺词,再次彰显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相似文献   

16.
颜芳 《学习月刊》2020,(2):38-4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德修养问题,他反复强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要教育引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指出"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深刻阐明了新的实践环境下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讲政德、讲什么样的政德、怎样讲政德等问题,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涵养政德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如何评价政绩等基本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方法上的钥匙。坚持以人为本,明确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  相似文献   

18.
张子建 《理论学刊》2007,3(1):31-33
政绩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工作实绩,既是领导干部当权执政的价值取向,又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创造反映人民意愿、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绩,既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又要充分认识政绩成因、政绩表现和政绩评价的多维性特点,从而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不断创新政绩。  相似文献   

19.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换届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干出政绩、赢得信任,最根本的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这是我们进行党性教育和公仆意识教育的绝好话题。做人之本是道德品质,才与德相比,德更为根本;领导干部要做好官,首先要做好人。为政用权,掌用的是国家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是党委和政府权力;一切领导干部都应当彻底回归"公仆"本位,把为人民解困苦、办实事、谋幸福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尺度。用权最关键的就是一切权力都要为民所用;公权就要公用,公权不能私用,各级干部要牢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