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群众》2017,(17)
正"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求。这一论述,将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同一高度、提出同样标准,体现了民生工作的"经济观"和"发展标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长期以来,发展比较协调、比较均衡被外界认为是江苏一大特色。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民生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思想观念上,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不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5,(8)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新要求。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实现"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迫切需要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新增长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5)
<正>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殷切希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着力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对全省上下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必将有力指导和推动江苏各项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和心灵里搞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是文明风尚。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9,(23)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深切关怀,明确了江苏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5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  相似文献   

5.
盛克勤 《群众》2015,(3):13-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坚持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殷切期望,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和"全面从严治党"。由"从严治  相似文献   

6.
<正>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改革创新"。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举改革旗帜,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聚焦问题谋划改革,多抓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多抓有利于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改革举措,多抓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举措,不断把民政事业推向  相似文献   

7.
群仲平 《群众》2015,(4):10
<正>"政之所系,所为惟民。"全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必须紧紧围绕"七个更"目标求突破。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寄望江苏"五个迈上新台阶",其中在推动民生迈上新台阶方面提出了"七个更"的目标,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思想,并为江苏"把脉指向"、"量体裁衣",明确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最新定位。"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不仅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总纲领,更是统领"建设新江苏"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一、"建设新江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江苏的具体表达和生  相似文献   

9.
群仲平 《群众》2015,(2):10
<正>农,天下之大本也。江苏要强,农业必须强;江苏要美,农村必须美;江苏要富,农民必须富;江苏要现代化,农业必须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我省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按照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认真落实好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带好头、领好向"的要求,做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构体系——让农业产业更优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核心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结构,要以稳定粮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9,(24)
<正>岁末年终,工作干得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看老百姓脸上的"表情包"。让8000万江苏人的脸上洋溢着"最美笑容",既是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直接体现,又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至上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改善农房,从教育改革到养老服务,从重点突破到制度发力,江苏满怀真情办好民生实事,把一个个民生"痛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赢得人民群众的真认可、真点赞,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本期围绕民生工作策划推出一组文章,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介绍相关重点工作的具体安排、进展动态,总结实践探索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迈向高品质生活的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18)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明确了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五个迈上新台阶"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苏群 《群众》2022,(11):18-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为江苏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迈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相似文献   

13.
缪志红 《群众》2015,(3):52-53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目标要求,掀开了江苏发展的新篇章。我们牢记习总书记"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谆谆嘱托,以敢闯敢干、先行先试的勇气,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妇女事业发展的先行区、妇女权益保障的示范区、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区的奋斗目标,探索建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新模式。一、妇女工作"三区"建设的内涵及目标"妇女事业发展先行区",是指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江苏突出争先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12)
<正>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要"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明确了新时期江苏发展的总要求总命题总纲领。12月下旬,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迅速对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鲜明地写在江苏发展的旗帜上,发出了新的动员令。迈步从头越,整装再出发。一年来,全省上下以此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江苏建设迈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针对如皋经济总量还不大、均量仍偏低,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短板的实际,我们在深入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产业项目的有力支撑,特别是缺乏能够为经济增长、创新转型、债务化解、富民增收提供强劲支撑的"大块头"项目。为此,我们创新成立新城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等"六大指挥部",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了以协同招商、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温暖 《今日浙江》2014,(21):38-39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工作十法",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我们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就组织工作而言,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工作十法",推进干部、党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善谋大势、善抓大事精准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统筹兼顾抓工作。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战线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既要抓业务工作,又要参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江苏时的谆谆嘱托。当前,我们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探路者",江苏已选择苏南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并对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寄予厚望。去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明确提出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定位,其中一条就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尤为关切的"环境美",要求江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并付诸新的实践。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地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七大行动",在绿色发展上主动作为,在环保优先上动真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9,(17)
<正>制造如根,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南京市溧水区,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县域发展的立身之本、战胜风险的压舱之石,以极大的定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目前,已形成以金龙、创维、喜之郎等为代表的"龙头系",以布雷博、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外资系",以长安、我乐家居等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4)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希望江苏的同志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江苏发展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向我们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同时,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