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素质拓展因其灵活、多元的活动方式而展现出的生活化、挑战性、激励性以及体验式的活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拓宽德育途径、改进德育方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有益的启示,笔者在厘清素质拓展的概念、特点,阐述其所体现的德育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师生的德育能力影响到中小学德育的成效。它包括德育目标掌握能力,德育方法把握能力,德育内容选择能力,德育环境控制能力等。高师生具有较强的德育主体意识和反思能力,传统高师院校德育培养模式具有德育方式和渠道过于单一化、德育内容过于政治化和理想化等局限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优化德育环境,强化自我教育,将对高师生德育能力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颖 《学习月刊》2011,(12):18-19
一定的环境因素做为德育过程的环境对整个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家庭德育环境对于家庭德育活动的开展举足轻重,那么什么是家庭德育环境呢?所谓家庭德育环境,就是指影响和制约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成才以及优良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家庭各种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4.
成教德育环境的含义和类别 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某一主体周围并给这一主体以某种影响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所谓成教德育环境,其作用的特定对象是成教学生,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德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制造的对成教学生发生影响作用的环境。它要求一定的场所、条件等客观因素。人的生活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又是起主导制约作用的。在成教德育中,应当重视德育环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育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德育的基础经历了神性、奴性、集体性、知性四个阶段,正向公共性迈进.公共性,现代德育的基础,它既是现代德育的现实境遇,亦是现代德育的逻辑起点和目标指向,是通向人类真善美终点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6.
积极创建德育实践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重要条件,本文依据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贸贸易系开展的系列德育实践活动为例,浅论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平台创建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育过程离不开德育内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德育内因,是指学生内在思想矛盾与冲突;德育外因是社会环境的教育性与制约性。德育内化实质是德育内外因相互结合后,在又统一又斗争中达到正向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德育过程要十分重视德育内因培植与外因优化。  相似文献   

8.
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教育工作者德育活动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高校校园德育环境是指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里,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建设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学习、管理和校风环境以及硬件设施环境。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完善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德育环境变化的特点1、校园德育环境社会化。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校的德育功能、德育体系、德育主客体的作用、德育环境和德育目标等方面对教育产业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促使人们认真思考教育产业化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重新审视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管理保证了高校德育的方向、功能、效率和质量,对高校德育的顺利、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内容是高校德育管理功能的具体化,也是组成高校德育管理活动的基本方面;高校德育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一定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而定型的德育管理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深入研究高校德育管理的内容和模式对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科学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葛新辉  曹文 《世纪桥》2007,(4):126-127
大学生德育实践近年来受到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内涵入手,着力分析了高校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主题班会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题班会作为高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凸显其地位和作用.高校只有树立"主体德育"的新观念,不断变革和创新德育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主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隐性德育对高校德育改革的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德育是教育者采取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所开展的德育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环境里,除正式教育计划之外的各种活动、各种文化宣传、各种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产生教育与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的,教育的痕迹不太明显,这种教育没有被列入计划,教育效果是不能预期的,受教育者也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哪一方面的教育。目前,隐性德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在学校普遍存在,且在高校德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隐性德育与高校德育观念的发展1.树立长…  相似文献   

14.
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学校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课程、活动等方面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对学校德育环境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高校德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人际关系所构成的环境。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观的体现,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场域,是德育取得实效性的基本保障。同时,德育的人际环境作为德育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不同于其他子系统,具有稳定性、实践性、心理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不是唯一的,在大学德育活动中,教育主体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依据教育主体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要重视环境影响的强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与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开放的社会里,相对于德育的作用,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正在呈现逐渐强化的趋势。如果环境的影响与德育的作用在方向上相反、性质上相悖,环境就会消解德育的效果。为此,德育除了提高理论教育、生活指导的质量外,还应该积极探索开发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利用环境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所谓环境,其意是指周围的境况。依不同的学科,环境具有不同的类别。经济学研究经济环境,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新闻学研究舆论环境等等,德育也有自己的环境,即德育环境。所谓德育环境,就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德育对象所处的境况。它所包含的范围和内容是很宽泛的。对德育环境的范围、状态、性质、作用等方面内容所作的概括就是德育环境理论。它是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的教育流派,对德育环境的理论概括是不同的。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必要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各种不同的德育环境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吸收德育环境理论的有用成分,抛弃唯心主义、形成上学的糟粕,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环境论,用以指导我国的德育环境建设,推动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德育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如何深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这是新世纪大学德育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与创新的趋势与特点,正确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开创大学德育的新局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社会实践是开创大学德育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社会实践是大学德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以承认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知识和自主选择为前提,在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对于来自主体的德育信息并不是全部并收兼容的,是有着十分鲜明的“选频”特点的。也就是说。德育客体对于德育信息的选择有很强的自主性。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客体对于德育主体所传递的德育信息作为有条件的自主选择的过程。德育的自主选择能力是以接受心理为其基础的,而接受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