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向阳 《群众》2012,(7):63-64
近期以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已成为涌动在江苏大地的热门话题。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属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高校只有以创新为动力,切实把握好“融入、服务、支撑”三个关键词,方能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以此...  相似文献   

2.
<正>张连珍主持专题协商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6月29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二十一次主席会议,围绕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协商讨论。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会议并讲话。张连珍在讲话中指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加强统筹协调,谋划思路举措,落实保障条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支持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由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组成,横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苏的新使命,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起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2015年2月,专题召开深入实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6,(3)
正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重建生态时代。目前,苏南各市正在全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也必  相似文献   

5.
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瞄准"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力争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民营企业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建议:一、上下联动,确保政策落地。明确各高新区的责任主体地  相似文献   

6.
刘志彪 《群众》2013,(3):I0029-I0029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不仅需要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本属性,即一般的“深化改革的先行区、创新驱动的引领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的功能,而且在战略定位上,还应该体现更高、更全面的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11)
<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南京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应有的责任担当。自2014年10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设立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发挥优势、奋力作为,积极探索以示范区建设引领和推动经济转  相似文献   

8.
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自创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建设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作为整体性推进措施之一,成立苏南自创区建设促进服务中心,承担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及创新政策推广落实、科技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为探索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统筹配置,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刘志彪  章寿荣 《群众》2013,(6):11-13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了苏南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是“着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6)
正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是苏南地区提高开放质量的根本出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为苏南破除开放发展的多维瓶颈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应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条主线,通过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自主创新绩效,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11)
<正>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出台了无锡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加快解决制约无锡发展的核心技术短板、创新投入短板、创新人才短板、创新机制短板等问题,努力实现人才和科技相互促进、创新和创业紧密结合、企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无锡的科技、人才和产业竞争力,努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5,(11)
<正>2014年11月,苏南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指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用好这些优势和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一年来,面对改革创新的难得机遇,肩负为全国探路的光荣使命,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冲破藩篱,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不断探索自主创新有效路径,持续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提供了良好示范。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5,(11)
<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常州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重要成员,一年来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机遇,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2,(10):38-41
2012年9月28日上午。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30次会议在南京大学举行。省委主要领导罗志军、李学勇、石泰峰等到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主题,站在世界前沿谋定位、全国领先率先拟目标、示范带动引领选策略,建议把苏南建成中国自主创新的核心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11)
<正>苏南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年来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苏南自主创新成绩斐然,已成为国家高新区最密集的地区和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最重要的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意味着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对破解苏南发展瓶颈、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  相似文献   

16.
李世贵 《群众》2016,(1):39-40
"十三五"期间,江宁将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紧扣"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和"走在最前列、建设新江宁"目标追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江苏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  相似文献   

17.
顾雷鸣 《群众》2013,(3):I0024-I0025
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284万,是我国综合实力雄厚、发展质量好、对外开放程度高、体制机制活力强的地区之一,在全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江苏省的又一重要国家战略。苏南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富裕文明宜居区,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苏南特点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之路,将对江苏乃至全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影 《江苏政协》2013,(3):18-19
<正>阅读提示:杨占勇: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程朝晖: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梁洁:构建苏南现代产业体系吴晓蓓:加快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施振旦: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隋旺华:推进协同创新创新是科学发展之魂、经济增长之源、企业生存之本。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惟  相似文献   

19.
阎立 《群众》2013,(11):29-30
面对资源环境日益制约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常州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新优势。常州过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常州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当前,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常州瞄准国际科技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5,(5)
<正>常州科教城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创新园区。近年来,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孵化创新企业,引育创新人才,汇通创新资本,优化创新环境,先后创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中德创新园区和省科技服务示范区。《创业邦》评选的2013年、2014年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科教城蝉联第二名。当前,园区紧紧抓住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以应用开发与市场集成为基点,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