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新闻侵犯名誉权诉讼案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从总体上看,是民主与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同新闻机构打官司,充分说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逐渐懂得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体现了社会在前进。但从个别现象看,也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一些当事人对什么是正当的舆论监督、什么是新闻侵犯名誉权的界限不清,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也确实有人想利用法律关于保护名誉权的规定作为抵制舆论监督的保护伞,他们动辄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逃避舆论监督,给新闻机构施加压…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任意践踏公民人格尊严的惨痛教训,从民事立法上对公民、法人名誉权保护的新规定,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新成果,对于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维护法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以来,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批涉及名誉权纠纷的案件,其中有一部分是因报刊杂志和记者发表文章引起的侵害名誉权纠纷。对此,人民法院本着既要支持和保护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又要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名誉权不受侵害的原则,严肃执法,秉公办  相似文献   

3.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人身权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是公民、法人根据其行为表现,取得的有关其人格、素质、品德的社会评价的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民法通则对公民、法人名誉权实施保护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格权的尊重,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的重要标志。民法通则公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以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名誉权,因而名誉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特别是公民、法人控告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侵犯名誉权的案件更为突出。这类案件审理中难度较大。其中难题之一,是如何确认这类侵权的被告,即侵权主体。新闻报道或其他形式的作品侵犯名誉权,首先遇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介入侵权活动的,除了报  相似文献   

4.
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名誉权初探叶仁文我国《民法通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嗣后,司法实践中侵犯名誉权案件日渐增多。笔者在此要探讨的是,行政机关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构成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相对人名誉权的侵犯?对于这...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民事法律来保护公民名誉权,确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就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民事责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名誉权的含义及其特征 名誉,就是日常人们所说的“名声”。它是公民和法人根据自己的行为、观点、工作表现所形成的有关其素质、才干、品德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是公民和法人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标尺。这种社会评价不受侵害的权利,就是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属于人身权的范畴。 名誉权应具有以上四个特征:第一,名誉权具有专有性,它只为特定公民所有,既不能以任何形式转让,又不可剥夺;第二,名誉权本身没有财产内容。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身不是财产,这样就决定其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第三,名誉权虽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但它与财产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民法上的公民名誉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见,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受法律的严格保护。本文仅就民法上的公民名誉权问题作些理论上的初步探讨。一、名誉权的含义及特征我国现已出版的有关民法通则的《讲话》、《讲座》在谈到名誉权的含义时,均认为公民名誉权只是公民个人享有的名誉不受侵犯的权利。即公民就其品德、声望、信誉等获得的社会评价。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作为一种完整的名誉权,其含义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因新闻单位舆论监督而引发的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案件在我国时有发生,这类案件往往又都涉及面广,影响较大,而我国的侵权立法和新闻立法都极不完善,各方认识也不一,给这类案件的处理带来很多问题,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本文试就其中若干问题一抒己见,以期求教同仁。舆论监督,是运用大众传媒帮助公众了解公共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并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运行的一种社会行为,舆论监督对于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民主各国都很重视舆论监督,先后通过了相应的立法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行政机关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构成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相对人名誉权的侵犯?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首先从名誉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来看,行政机关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能够构成对相对人名誉权的侵犯的。(一)、名誉侵权的被侵害人是特定人。我们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都是特定的,即行政机关的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都是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作出的。因此受到侵权的被害人必然是特定的。(二)、名誉…  相似文献   

9.
名誉是指根据公民的观点、行为、作用、表现等所形成的关于公民品德、才干及其他素质的总体社会评价,是对公民社会价值的一般认识。公民享有名誉权,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工作情况作出的评价也是劳动者总体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工单位对劳动者作出不实、不良的评价,足以影响到劳动者今后的就业求职和工作生活的,构成对劳动者名誉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10.
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新闻侵权诉讼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一些报刊杂志就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问题进行了讨论,这对于划清正确的舆论监督与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的界限无疑是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但在讨论中也反映出一些新闻单位和记者对充当被告似乎怀有愤懑和涉讼必败的心态。 究应如何看待新闻侵权诉讼的发生?有人认为“告记者热”把新闻单位和记者推到被告席上,不仅有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除了宪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中明确规定了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以外,《民法通则》第101条、第120条、又从民事的角度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作了具体规定。《民法通则》对这种权利的保护,主要是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实现的,如果公民的名誉权遭受他人非法行为的侵害,民事权利主体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保护,但是,由于《民法通则》实施的时间不长,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还缺乏审判实践经验,因此,本文就人民法院如何正确审理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案件,作些初步探讨。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不外乎两各方式:一种是侮辱,另一种是诽谤。侮辱与诽谤,实际上包括两种性质相近又有所区别的行为。侮辱是指用丑恶言论或举动对他人进行不堪入耳的辱骂或以其他形式公然  相似文献   

12.
建议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隐私权常被看作一种名誉权而受民法的规范和调整。可是,在司法实践中,严重的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常常发生,其社会危害性已达到了犯罪的程度,对这种行为必须纳入刑法的范畴,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刑法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的必要性和宪法依据,阐明了此罪的构成要件并区分了与相关犯罪的界限,有益于开展此课题的探索、研究。欢迎广大读者、作者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是一国民主法治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闻自由是我国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没有法律边界的无秩序任意发展。现实中,新闻自由与名誉权因社会物质条件、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冲突。此时需借助庞德的利益分析法对二者进行法理分析,寻找出解决其冲突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实现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的名誉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行政与法》2001,(4):54-55
公务员具有特殊地位,公务员的名誉权保护有异于一般公民的名誉权保护.对于侵犯公务员名誉权的抗辩分为绝对抗辩与相对抗辩两种,相对抗辩以侵权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对公务员的监督不能超出宪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是保障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负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不得侵害他人名誉的义务。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两个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以及对行为人主体不进行人身攻击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公民、法人名誉权保护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确认身份型的"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对严重违背道德甚至是公序良俗却尚未构成违法的行为有相当大的威慑力,对保护善良风俗、提倡伦理道德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公民自由发表言论的一种渠道。但是,这样的搜索也确实是一种侵犯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利的行为。当公民在网络环境下的言论自由权遭遇侵犯他人权利的危险时,必须对二者进行权衡并从中找出二者的平衡点,那就是对于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第10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我国刑法中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也表明了犯罪的阶级属性。根据这  相似文献   

18.
当前,舆论侵权纠纷问题凸现,平衡公民知情权、舆论监督权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权(隐私权)的冲突也就成为司法界、舆论界一个迫切的课题。正确界定舆论监督与侵权、满足公民知情权与炒作的界限,强化媒体社会责任,规范媒体监督行为,引导社会情绪,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遏制滥用诉权行为,对和谐社会之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被提出来才不过100多年,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人生活安宁和精神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我国民法未将隐私权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而是将侵犯隐私权行为与侵犯名誉权行为混淆。这回避了隐私权是不是一个人格权的问题。要想对隐私权提供完善的保护,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隐私权的性质是什么?笔者对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的收集与利用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出现了一些纰漏,如个人信息被外泄,未经权利主体同意用于商业运作,利用个人信息进行欺诈等等,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而目前我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是将其归于名誉权之下给予保护的,是一种间接保护,而个人信息被用于上述目的,是基于其财产属性的显现,传统的单一的人格权的保护方式已不能够完全地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因此有必要从民法上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