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征途中,有一个人没当过新郎甚至还没有谈过恋爱,便当起了爸爸,背着孩子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就是开国将军马泽迎,那个孩子是他根本不认识的烈士的遗孤,最终被他抚养成人。马泽迎(1912—1974),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三师炮兵连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连指导员,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冀中军区  相似文献   

2.
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是抗美援朝的第一位烈士。他1917年出生于福州,在湖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时,由徐特立介绍奔赴延安,经"抗大"学习后派往新四军三师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9月首批入朝,10月23日凌晨牺牲在朝鲜。  相似文献   

3.
70年前的8月2日,著名抗日英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赵一曼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在黑土地上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名闻遐迩的巾帼英雄赵一曼,1933年在哈尔滨满洲省总工会从事抗日斗争时,曾写过一首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诗言志。赵一曼为民族的解放自由而奋斗的精神、为民族的自立自强而拼搏的品质,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  相似文献   

4.
黄国城 《党史纵横》2001,(10):18-20
1吴先民,1905年出生在横峰县青板桥村。青少年时期,他就开始接受新文化、新忠潮的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他在南昌求学,认识了方志敏。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江西》等进步刊物,接受马列主义。革命的浪潮激荡着吴先民的心胸,“五卅”运动以后,他决心回家乡,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宣传苏俄革命,于是没等毕业,就回到横峰。母亲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等毕业,弄个饭碗回家?”他回答说:“现在的社会,只有少数人有吃有穿,光弄我一个人的饭碗有何用?我们要让绝大多数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这时的吴先民已把…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11日是杨石魂同志100周年诞辰,他是广东省著名的共产党员,潮汕地区青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潮汕党组织的创建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奋勇向前,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其间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页。江上青烈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张莉 《世纪风采》2011,(10):31-36
他是一名记者,却以战士的身份牺牲在战场上;他是一个欧洲人,却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穿上八路军的军装、拿起枪来,同法西斯战斗而死的欧洲人,他是第一个。他就是进步作家兼记者、德国共产党员汉斯·希伯。  相似文献   

8.
1903年出生于江西瑞金的刘英,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农红军中,他逐步成长为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红七军团(后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10月后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共浙江临时省委书记和浙江省委书记等。1942年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刘英落入敌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反共磨擦,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于1941年1月初,悍然发动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身处国民党统治腹心区、蒋介石老巢浙江的刘英,面临着…  相似文献   

9.
周磊  刘伟 《党史博采》2008,(11):4-6
古田会议是党和军队历史中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它指出了无产阶级人民军队发展的科学规律,为党和军队完成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任务,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困境中的红军不断积聚革命力量,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我军发展的分水岭,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的陈赓大将,是深受人民敬佩和喜爱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他战功卓著,足智多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对同志情同手足。在我军的将领中,有两位将军的命运也与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这都缘于当年陈赓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时,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这两位童年的小伙伴,把他们二人从封建绅士和贫苦的家里带出,参加了革命,实现了他们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理想和信念。祖辈世交,四妹夫谭政从容走上革命路陈赓大将与谭政大将都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封建绅士家庭,两家祖辈都是当地的知…  相似文献   

11.
黄武  范绍峰 《党建》2012,(8):51-52
潘家峪村坐落在燕山支脉腰带山东麓,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滦县、迁西三县(区)交界地,总面积近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00亩,林地面积近7000亩,现有445户,1435人。昔日的潘家峪是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的模范村,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今的潘家峪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进村。改革开放以来,潘家峪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葡萄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村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