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传统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蕴蓄了鲜活的思想资源;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对中华文化传统伦理的提升和超越。本文在对二者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传统伦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继承中华文化传统伦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如何复兴中华文化是摆在现今中国人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受人文主义的影响而发生的起伏和中华文化目前面临的危机,以及中华文化复兴可能的路径,提出要复兴中华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人文主义范畴的思想为指导,同时也论述了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文化学院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华文化学院在复兴中华文化方面具有诸多先天优势,并呼吁让更多的中华文化相关课程走进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总和.统一战线作为一种策略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人生智慧是统一战线策略原则的思想基础;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指导原则;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就是要激励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团结凝聚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和政治力量,将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上来,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两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中华文化在凝聚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团结海内外各种力量、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表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必须重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存在和主动性意识。中华文化拥有吸收、消化、提炼、概括世界上先进文化的强大能力和文明品质。中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识和主动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逻辑。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最终成为中国唯一的、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其理论逻辑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文化逻辑在于中华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接纳。推动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主动结合,一方面应该夯实中华文化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通过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的领悟,诠释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以及核心支柱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同一性.先秦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鸦片战争以后是“多元一体”格局的危机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建和现代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孝的观念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它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思维方式当中,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孝文化的影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文化的世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化问题便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建设,需要创造中华文化新价值,探索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理念;提高中华文化国际贡献度,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贡献智慧;转变文化传播方式,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空间;提升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深化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开放吸收.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华文化发展进程出现了重大转折。作为中华文化的最新表现形态,党史文化挽救和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命运,开辟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境界。从中华文化发展史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史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既不能用党史文化来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也不能用中华传统文化来否定党史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应当把弘扬党史文化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完整事业统一起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党史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共同的中华文化,它是维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因素,也是两岸共同的文化母体与价值认同的基本元素。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底色,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成为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人,认同进而热爱本土文化,认同进而热爱国家与民族,是理所当然、无可选择的。对本土文化、对国家与民族的感情,来自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多幕大戏而我们是观众的话,要看懂这场多幕大戏,我们就要知道剧目(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等概念)、熟悉演员(主角与配角)、明了舞台(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地理空间)、掌握剧情(中华文化的变与不变问题)、懂得道具(中华文化的象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触、品味中华文化,从而真正地融入剧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定义为: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文化体系。中华传统文化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创新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国学、儒学、易学、孔子热是中华文化复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5.
人与文化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没有脱离文化的人,也没有脱离人的文化。文化建设与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中华文化在实现人的现代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必须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功能,在批判地继承中整合创新,在构建中华文化新体系中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王红萍 《理论前沿》2005,(12):41-42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支援和扶植海外华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过程是并行发展的,它既有长期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积淀和物质准备,也有西方传教士出于在华传教目的和启蒙思想的客观需要所创造的条件,而且也是中华文化本身博大精深、蕴力深厚的体现。根据欧洲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不同理解,这一时期在宗教、历史、政治、道德、语言等方面中华文化在欧洲都发生了影响,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融汇和互补。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与海外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华侨华人对民族的认同感,是海外统战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90年代以来对外文化传播中弘扬中华文化出现的三种偏差,并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特点,就海外统战工作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能否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关系到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人心,化“独”促统,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在促进和平统一中国的作用,本文通过新时期发展弘扬中华文化的原因、意义、迫切性及途径等方面论述了弘扬中华文化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