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美两国缓刑制度比较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玉 《学理论》2010,(9):62-64
国内缓刑制度研究层出不穷,但比较研究却不多见,中美两国的缓刑制度比较更为少见。着眼于美国缓刑制度与中国的比较,并且以广泛意义上的缓刑(probation)概念为基础,主要从立法模式、历史渊源、适用条件、考察制度四个方面展开相对浅显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对完善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 ,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本文就我国缓刑制度中的缓刑犯的适用条件、监管考察机构的设置及管理和对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等 ,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4)
我国缓刑适用的条件可以分为形式条件、实质条件和排除条件三类。实践中,因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模糊性,造成司法机关适用缓刑标准太抽象、主观性太大,既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也有碍我国司法权的规范运行,为此应将实质条件从缓刑适用条件中独立出来予以考察,对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明确化、具体化,从规范化角度规制司法机关的缓刑适用权,从而减少刑罚执行制度的不平衡,使司法权在规定框架内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4.
冯静  李伟芳 《学理论》2012,(17):100-101
人类刑罚的发展趋势是由严苛走向轻缓,缓刑制度作为替代监禁的行刑制度,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运用社会力量监管犯人,使犯人改造不脱离社会,并且可以节省费用,优点较多,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适用条件进一步完善,法院可以发出禁止令,建立了缓刑社区矫正机制,规范了缓刑的考察制度.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加强监督,积极参与缓刑犯的改造,保证缓刑犯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早已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缓刑,在我国当前却呈现出适用不当的态势。这不仅与制度层面的立法规定有关,而且与司法实践中的诸多现实因素相联。在现有框架下,公安机关应做好人身危险性评价的调查,建立案件的追踪制度,完善执行中的考察,注重运用建议撤销权,以遏制缓刑的不当适用。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缓刑立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缓刑制度,我国也不例外.完善我国缓刑的立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设刑罚暂缓宣告的规定,增设罚金刑的缓刑,增设再犯预测的规定,增设缓刑"延长考验期"的规定,增设执行缓刑专门机构的规定,对撤销缓刑条件中的"再犯新罪"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7.
姚雅晴 《学理论》2012,(33):99-100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21世纪,人民法院在处理和解决事故的过程中应将现今的刑事案件与现今的社会矛盾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大力关注社会的和谐。这也是现阶段对人们的审判等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刑事案件上的缓刑制度而言,不同国家的缓刑制度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和美国两国中所具备的缓刑制度进行分析和比较,阐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刑罚社会化制度虽然已经普遍建立,但是,随着法治的不断发展,其很多缺陷也日益凸现。本文以我国刑罚社会化的类型划分为基础,从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四个方面对刑罚社会化制度的若干缺陷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磊 《学理论》2010,(26):142-143
2005年北京地区开始试行附条件逮捕,而2008年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逮捕制度的深化与发展专题研讨会"更是决定将这一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在对附条件逮捕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附条件逮捕制度即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程序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刑事禁止令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况,认为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而采取的一项监管措施。禁止令制度是刑罚“严而不厉”的体现,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体现。《刑法修正案(八)》中刑事禁止令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刑罚体系的一项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巍 《学理论》2009,(21):102-103
香港和内地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不起诉制度。但由于香港和内地在公诉立场以及诉讼价值取向和诉讼传统方面的差异,两地的不起诉裁量制度在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制约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中,香港在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范围、条件以及制约方面,尤其值得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完善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理论探索》2004,(2):93-94
代表人诉讼制度较少被援用的原因是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着缺陷 ,因此 ,只有对代表人诉讼的适用条件、代表人的权限以及被代表人权利保障、立法空白、“搭便车”等方面加以完善 ,并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改进 ,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孙峰 《学理论》2023,(3):59-61
行政契约作为公法上意思一致的产物,与民事合同具有天然的相似性。在行政实践中,行政契约适用民事合同相关制度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行政契约理论与制度的发展相对具有滞后性、行政契约实践层面的必然要求以及契约共通性质的必然体现。上述原因使得行政契约适用民事合同相关制度的标准体现在合法性标准、公益优先标准、行政行为行政性标准以及权利性质相似性标准。此外,行政契约适用民事合同相关制度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适用与类推适用。  相似文献   

14.
于丽平  韩伟  马艳丽 《理论探索》2006,1(1):155-157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价值趋向的考虑,对反垄断法基本制度的修正。由于具体国情、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导向不同,各国适用除外制度的方法体例、适用范围差异较大。就我国而言,应该在反垄断立法中规定适用除外制度的原则、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等,并处理好适用除外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中国城乡贫困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资金投入三个主要方面封城乡低保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中国城乡低保制度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的功效,同时也指出城乡低保制度还面临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对如何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本文从扩大农村低保的救助范围、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提高基层组织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9年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了细化规范.从未成年犯罪人的"去标签化"和"再社会化"着手,可以发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仍存在适用条件过于单一、封存的内容与主体不明确、封存的效果难以保证、缺少监督机制等不足,应采取优化适用条件、扩展封存内容、明确封存主体、保证封存效果、构...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6)
<正> 黄光裕:二审维持原判8月30日,黄光裕的二审判决终于落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其维持一审判决不变;其妻子杜鹃被适用缓刑,即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当庭释放。今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包括对死缓累犯限制减刑、扩大不适用累犯的对象和扩大特殊累犯的范围。这次修改有宽有严,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正确理解、准确适用修改后的累犯制度,同时,也应看到这次修改也存有一些缺憾,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诉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该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也存在法院"久调不决"、"强制调解"等现泉,从而影响了其作用发挥.要克服该制度在实践中所存在的缺陷,应采取取消"事清贲明"原则、实行调审分离、限制调解期限、规范调解协议生效条件等举措.  相似文献   

20.
牛玉璞  郭义 《学理论》2009,(10):85-86
《物权法》第四编在创设诸如担保物权合同与担保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等一些新的制度规则的同时,大量吸纳并修改完善了担保法和担保法司法解释中的若干制度规则。本文通过对照比较物权法和担保法,从抵押权制度方面着眼,简要阐述物权法对抵押权制度的几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