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7月8日,德国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实施。对中德两部《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保护目的、不正当行为的定义、不正当行为的具体规定以及法律责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反思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探析德国这部新法对完善我国《不正当竞争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竞争法被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总纲” ,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是一国的“经济宪法”。目前 ,我国已形成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 ,广告法、价格法、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倾销法等部门法协调规制的竞争法律体系。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德国等一些竞争法比较发达和完善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竞争法从立法到执法都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将主要就中德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比较 ,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疏漏与缺陷及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24日,南京电信寻呼公司(以下称南京电信)向市内凡电话号码尾数为0、4、7的电话用户赠送两万台呼机,名为“真情回报老客户”,对此举百姓欢呼,两万台寻呼机被一领而空,商家怒目,11月5日7家南京社会寻呼台联手以南京电信此举为“挤垮竞争对手的低价倾销”向江苏省高院提起集团诉讼。由此对南京电信赠送寻呼机行为是否构成不正  相似文献   

4.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章所例举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同许多一般法和特别法联系紧密。如何认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各相邻法律之间的关系,对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地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关系的分析,阐释《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知识产品①的保护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同受大陆法系影响的中国和德国,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立法上,总的来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国国情和立法传统的不同,在具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上有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从立法体例、法的调整范围、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几个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比较,力图使人们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学者很少研究,国外学者一直争论不休,无法定论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该法的调整对象理论界缺乏统一认识,法律也无明确规定,二是受名国有关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形式的影响。为此,学者们就必然偏重从某一思维角度去思考该法的性质,难免得出不同的答案。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应将该法纳入整个法律体系与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于是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其自身的缺点和不完善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尽快完善这一法律,以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将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理解、界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区别和联系的角度出发,以相关的案例加以解释,从而详尽地说明为何要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吕欣  Lü Xin 《工会论坛》2002,8(4):88-90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其他相近法律、法规的竞合 ,如 :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竞合 ;二是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身的竞合。处理好这些竞合关系对执法及司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种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为了加强对正当竞争主体的保护,应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适用的条件、一般条款适用的限制规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志着我国在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确立了法律制度。该法虽施行多年,但行政执法实践表明,《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一定的立法目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一般条款的欠缺使该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情况。应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设定一个定义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相结合的一般条款,同时设立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并明确执法机关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程序,确保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相似文献   

12.
国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简况张文玲现代意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先在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后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先后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从产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按照这类法的几种情况,分别作简略介绍。一、专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违背...  相似文献   

13.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的种种行为都作了规定,其中第十一条是这样规定的:“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笔者认为,这条规定不尽合理,而且似乎显得多余。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一管之见。 一、实践中很难认定经营者销售商品的主观目的是在排挤竞争对手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资本的循环分为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商品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在销售阶段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价值,即收回垫支的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如果为了这个目的,那是无可厚非的,这种行为自然也就不能归结为不正当竞争之列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仅限于这一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反过来推之,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不是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点,那么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就应是正当竞争行为了,也是正常的生产资本循环的阶段之一。所以,要判断一种销售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先  相似文献   

14.
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点思考张秀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不得不承认竞争的存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说到:“一种没有竞争的商业就等于有人而没有身体,有思想而没有产生思想的脑子...  相似文献   

15.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点需要完善之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1993年颁行以来,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受传统习俗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出现的新情况的影响,各种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新行业、新领域中时有出现。其中,传销与直销领域、互联网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进一步加以规制的。同时,在新环境下,消费者在维护竞争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实施之初,具有过渡性及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现已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从立法模式、执法模式、执法力度、救济主体、保护对象、救济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2017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改进原本《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之后的创新与发展,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次跨越和迈进。然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同时也为司法实践带来了全新的难题与挑战,如何看待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如何处理一般条款与网络条款的适用关系等问题亟待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出口。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补充 ,它可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兜底性的保护与救济。  相似文献   

19.
注册商标的使用行为包含注册商标的转用和注册商标的假冒。《商标法》由于严守"双对应关系",故只能针对注册商标假冒的行为进行规制。由于《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具有"防止相关消费者混淆"的立法目的,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又具有开放性的一般条款,故《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补充完善《商标法》在注册商标使用引起混淆、扰乱竞争秩序等行为上的适用局限性,因此,注册商标转用导致混淆的不法行为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相似文献   

20.
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立法目标之一,并将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否受损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之一,但由于消费者概念不明确,又缺乏直接的救济手段,该法的立法与实践出现了落差。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中的消费者标准不宜套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概念,同时在司法救济上,应赋予消费者以消费者组织的名义进行团体诉讼的有限诉权。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