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斯大林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诞生120周年的日子。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不管在他生前还是死后,始终是影响人类历史这100年进程的最重要人物之一,而且对今后世界的发展,仍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今天谈论斯大林问题仍有必要,尤其是在苏联发生演变、资本主义复辟已在苏联变成现实,有人借评价斯大林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时候,就更有必要提出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的历史功过是非问题。早在1943年斯大林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  相似文献   

2.
有些同志认为,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他们生前都留下光辉的理论论著,是我们永远值得继承的宝贵遗产,而认为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主要是讲话、谈话、报告等,难以构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更有一些同志将邓小平同志理论简单地理解为"两论":即"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捉着耗子就是好猫;"摸论",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还是邓小平,他们的著作仅仅是以不同理论形式出现,来阐述无产阶级的解放规律,但基本点是共同的,即解决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无产阶级解  相似文献   

3.
若夫 《各界》2008,(8):17-19
斯大林曾经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公认的旗手.长期以来,不仅斯大林的革命事业,而且斯大林的家庭生活都颇受人们关注,其中包括斯大林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4.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包括了斯大林一九五二年二月至九月写的四篇文稿,它集中讨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理论问题,总结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重大课题,代表了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人民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因而我们从中看到了斯大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兴濂 《各界》2008,(9):21
1931年10月11日,高尔基在写完<少女与死神>;后,请斯大林加以指点批示.斯大林看完后,在最后一页写道:"这篇东西比歌德的<浮士德>更有力,爱情战胜了死亡.约·斯大林".领袖这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评语手迹,第二天在<真理报>上以头条公布出来.……  相似文献   

6.
与斯大林结为伉俪 娜杰日达于1901年生于巴库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谢·阿里卢耶夫是一名钳工,很早便投身革命活动,并于1898年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母亲欧里加·叶甫根尼耶芙娜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在十月革命前也成了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员.夫妻二人与列宁、季诺维也夫、加里宁、斯大林等布尔什维克领袖均非常熟悉,并在各方面为他们提供过帮助.  相似文献   

7.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底应如何对待和评价斯大林模式?山东聊城师院林建华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虽然结束了一个时代,却并不意味着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已烟消云散,而是意味着人们从此可以评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尽管评者的出发点、角度及其结语不尽相同,且因时而异、因地而变,但却长年不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未能向斯大林—吐积郁 毛泽东和斯大林同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军事家、战略家,他们不仅改变了各自国家的面貌,而且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毛泽东比斯大林小14岁,但是他是理解斯大林的。 30年代中期,斯大林一直谋求与英、法等国联合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可是英、法等国拒不理睬,却将德国法西斯的祸水引向苏联。为了挫败这种阴谦,1938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  相似文献   

9.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基础。弄清斯大林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发展的过程,对于探讨斯大林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观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否定阶段。以1924年12月斯大林为《走向十月革命的道路》一书写的序言即《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为阶段分界。在此之前,斯大林一直认为只有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在二战中的流变表现为斯大林外交政策的"双重性",即国际主义和大国主义并行.出于国际主义,斯大林极大地推动了卫国战争和二战的进程,促进了战争的最终胜利.出于大国主义,斯大林严重地损害了他国利益和社会主义的形象,且给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难以摆脱的深层因素.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则很好地坚持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其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1.
王明具有国际背景,几乎人尽皆知.但是,王明到底有什么国际背景,目前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王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红人",深得信任,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另一种说法则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对王明很有看法,有许多批评.那么,王明与斯大林、共产国际的关系究竟如何,应该如何评价王明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苏联自60年代以来,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在我国到目前为止还被基本肯定。苏联著名的汉学家、民族学家刘克甫最近明确指出,几乎苏联所有的民族学家都认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严重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阻碍民族理论发展的(见贺国安:《刘克甫谈汉民族研究与民族理论问题》,载《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他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基本缺陷是:1.斯大林民族定义中的几个民族特征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斯大林所谈的几个特征,完全是并列的、等同的,而且“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其为民族”。实际上,这些特征处于分类学上的不同层次,包含着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根本不能并列。苏联学者提出了把民族形成的条件与民族特征区别开的观点。斯大林所列举的四个要素中,“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3.
秦正为 《理论导刊》2008,13(5):42-45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经历了初步形成期、逐渐成熟期、发展摇摆期和发展僵化期四个阶段.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两面性,对其研究和争论仍将会继续.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民族”这个概念,是斯大林首先提出来的。要研究社会主义民族,就必然要涉及到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民族的理论是否正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斯大林个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的评价问题,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的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所以,重折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兴濂 《各界》2014,(11):32-32
斯大林的母亲叫叶卡捷琳娜,是格鲁吉亚一个农奴的女儿。斯大林的父亲叫比索·朱加什维利。婚后一年,叶卡捷琳娜生了第一个孩子,但是两个月的时候就夭折了,比索也因痛苦开始不停地喝酒。两年以后生下第二个孩子也没能活下来。最后生下了约瑟夫(即斯大林),母亲称他“索索”。  相似文献   

16.
目前苏联理论界正在对苏联历史进行重新评价。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斯大林。很多苏联人开始感到,构成斯大林问题的不汉是苏共20大上揭露的政治迫害,而更主要的是斯大林所建立的政治、经济體制实质。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他说,“我们站在历史真理的立场上既要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斗争中所作的贡献,也要看到他和他週圍的一些人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与横行霸道”,“斯大林及其周围的一些人对党对人民所犯的大规模镇压和违法罪过是很大的”(《十月与改革:革命在继续》莫斯科,1987年)。同时,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斯大林时期“在党和国家领导中形盛了行政命令制度,官僚主义更加严重”时指出,“在那种情况下,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和制度,总的来说是有成果的”,但是“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生前对清华大学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十分关切。早在1957年1月,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小平同志到我校为学生做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形势教育报告。他说:“过去,我们部分战士不爱听报告,屁股坐不住,讲怪话,说‘不怕飞机大炮,就怕政委作报告’。今天,我这个政委来给你们作报告,你们怕不怕呀?”诙谐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们与总书记的距离,全场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当时,由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又接着发生了波匈事件,国际上反共浪潮喧嚣一时。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8.
20——30年代的苏联,就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党内曾发生过激烈争论。如何评价这场斗争,几十年来一直为理论界所关注。在工业化问题上,斯大林同托洛茨基的争论;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斯大林同布哈林的争论,文章较多,观点也逐渐趋于一致,但有关布哈林同斯大林在工业化问题上的争论,却很少有人认真分析。其实,布哈林是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是民族理论专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有杰出的贡献也有重大失误。斯大林对民族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辟组成部分,对斯大林民族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刻的了解民族问题的本质,从而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理论的借鉴。近年来对斯大林的是非功过的"重评之风"盛行,有过赞誉有过诋毁。本文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基本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的运用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系统的梳理斯大林民族理论的萌芽、形成、深化、巩固、异化等历史演进过程,进一步科学的揭示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发展规律。文章辩证阐述了斯大林的经典民族观、民族平等观、民族自决观、民族区域自治观等精辟观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影响。最后对斯大林民族理论在苏联民族工作实践中取得的贡献和造成失误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力求真实还原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20.
姚建军 《学理论》2010,(23):173-174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客观、公正。赫鲁晓夫借口反对个人崇拜,大肆揭露、抨击斯大林,乃至不顾历史客观事实全面否定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在苏联党和国家的特殊地位,全面否定斯大林引起社会动荡,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