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读书,认为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引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酰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一书中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从古人的读书三味联想开来,现代人读书也应具有"三味":读书要有趣味。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德斯鸠曾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  相似文献   

2.
读书养生     
读书是快乐的事。读书既可以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又可以开阔视野,博学众览。古人云: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南宋诗人朱熹更有诗《读书有感》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寥寥数语,道破了读书的底蕴与美妙,说出了阅读中那种难以言表的收获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梁冬 《先锋队》2015,(7):38-39
近日翻阅读书笔记,一段话跃然眼前:在德国达豪集中营入口处,刻着17世纪一位诗人的警世名言:"当一个政权开始烧书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烧人。当一个政权开始禁言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灭亡。"当初读这段话,让人毛骨悚然。现今重读这段话,细细揣想,无不道理。书中有金,书中铸魂。多读书、读好书,大有裨益,教诲终生。读书,放飞梦想。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对任何  相似文献   

4.
正古人说:"读书如同吃饭,善吃者长,不善吃者病。"说的读书要有方法,得法者受益,不得法者可能受害。怎么读书?我体会到,就是"三种方法",即:问、钻、思。问是前提。问者,疑问也;学问者,边学边问也。"生疑—析疑—解疑"是读书的过程,有疑而入,无疑而出。一个人读书,如果心中无疑问,则无法调动阅读胃口,亦  相似文献   

5.
读书人生     
古人云:『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为于穷。』这是对读书人生作了最好的包容和最生动的印证。论及价值,莫过于用陶冶和熔铸,为人类文化精华的绵延和发展,创造了活的魂灵。读书能够充实人生,读书是人生中一道诱人的风景。读古人的书,让古人和现代人的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领导干部工作再忙也要抽点时间学习。因为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解决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书,不但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增加我们的才干,提升我们的能力。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领导干部只有常读书、勤读书,结合实践常思考,才能找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人类非常高尚的一种精神活动。大凡事有所成、学有所获的人,他们对读书总是有不少感想和体会,可谓情有所托、读有所悟、心有所得。而略略点数一些大有成就者,不难发现,他们对读书更有一些独到的闪光之见。他们往往以对联自勉,或言读书目的,或谈读书态度,或归纳读书方法,或阐说读书功用,或借读书而言做人言接物言致事……其中况味,似乎已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对联本身了。其中闪动的智慧灵光,无不照射到后世读书人的心灵深处。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强调读书  相似文献   

8.
读精和精读     
古人读书多还是今人读书多?用来形容古人读书多的一句话叫做“皓首穷经”。这里的“穷经”指的是“十三经”,那“十三经”总共有多少字呢?依古人的统计有六十四万余字,这也就相当于半部《射雕英雄传》,把有关“十三经”的主要“注疏”都加上,整个字数大概也不会赶过...  相似文献   

9.
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读书是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面临着"本领恐慌",一碰到难题,首先打开的是"百度"等搜索引擎,无需动脑,迅速输入关键词便能得到答案。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读书的好处有许多,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关于如何为政,孔子提出的"尊五美、屏四恶"主张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今天,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健脑长智、与时俱进,尽职尽责、树起标杆;不能"看书翻个皮、读报看个题",甚至书报不翻、靠吃老  相似文献   

11.
读书四感     
<正>人活于世有两件事是需要做的,一是做人,二是读书。狭义的读书指阅读书籍,广义的读书则指以语言、文字、音像、符号等为表现形式的知识产品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收集的过程或行为,故人们常把读书和学习联系在一起。读书的意义重大、深刻且广泛,内容几乎涉及文明的所有方面,难怪中国古人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感叹!联系时代发展需要,我有四点体会。读书使人充实。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拥有精神家园,而精神来自于人所特有的自由意识。人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还具有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吃饭获得物质营养,读书摄取精神食  相似文献   

12.
<正>春风送暖,惬意开卷,陶冶性情,别开生面。宋代诗人黄山谷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古人如此看重读书,让我辈"羡慕嫉妒恨"。我记得翻译家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喻是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  相似文献   

13.
一个领导者,无论是讲政治还是讲正气,都离不开讲学习这个前提和基础。有人说得好:"无论当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是否有学习、读书的爱好和习惯,几乎是区别领导者雅俗的一大分水岭。古人说:"一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学习和读书看得很无所谓,有的借口工作忙,挤不出时间;有的凭经验主义行事,对理论学习掉以轻心,或干脆视学习为负担;有的则以为学了也没多大用处,不学反正也照样干事、当官,又何必劳这心神呢﹖上述种种"无所谓"态度,可谓其误甚也。且不说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4.
袁浩 《奋斗》2010,(8):63-63
读书是最不挑剔时间场合的,只要你手头有书。古人可于厕上、马上、枕上读书,还可负薪读书,挂角攻书,甚或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如此说来。还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可读书呢?  相似文献   

15.
<正>书之于我,如师,如友,如侣,如灯。我之于书,如愚,如痴,如傻,如拙。以书为师,启智补拙。我喜欢书,因为我知道笨鸟必须先飞,唯有勤才能补拙。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一日不读书,心中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在这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社会,在  相似文献   

16.
随感两篇     
读书时光读书时光大多是在灯光下度过的。在繁重的写作之余,在体力和智力经过紧张操作而颇感疲惫之后,把喘息的心灵安放在字里行间小憩。温馨、幸福的感觉便弥漫了全身。读书的习惯是从孩提时养成的。那时一字不识的外祖母对我的学习特别关心,她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并给我讲一些古人如何刻苦读书的故事激励我。尽管对外祖母的良苦用心不甚明白,但每当看到外祖母那满含厚  相似文献   

17.
读书是福     
对于读书,我虽达不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但对古人把读书列为“五福之首”还是颇为赞同的。每当倘徉于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漫步于先哲们用心血凝成的结晶中,认真地思索,慢慢地转化为己有,继而去运用它,发挥它应有的能量时,我便会由哀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读书是福。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我阅读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一篇题为《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的文章,文章中很多观点不仅让人产生共鸣,还给人有一种找到知己的美好感觉。文章谈到,书本给人的启发,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充,更是心胸的拓展。任何时候,读书都能给人前行的力量。古人云:"少而学,壮而有为;壮而学,老而不衰;老而学,死而不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界时时处处都有尘埃,要想保持清洁,就不能任尘埃飞舞,积患成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同志都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职责,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永无止境,永远都是进行时。"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就要勤拂头脑中的"尘埃",让"尘埃"无处遁形。拂尘埃就要勤于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书犹如丹药,多读之可以修身。修身,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  相似文献   

20.
郝安 《新湘评论》2010,(8):12-14
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比如古人读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责任就不可谓不大,大到使命如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