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当前,随着各地综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创队伍。结合如何正确认识、有效开展和保障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谈一点粗浅认识。一.提高站位,把握内涵,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23,(2):14-16
<正>近年来,琼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城镇提质,有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琼海的“金字招牌”,为实现琼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高处起笔高位推动众志成城绘就文明画卷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价,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琼海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以荣誉作为新起点,琼海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分管负责同志全程跟进、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合力。  相似文献   

3.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全国各城市竞相追求的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乌鲁木齐市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我们立足这一实际,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创建工作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早在1998年,中央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思路,1999、2002年中央文明委先后表彰了两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最近,经党中央同意,中央文明委决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明年表彰命名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城市相继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部署相关工作,争创“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正成为很多城市今年后一段时期的一个中心目标。为配合各地做好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们本期特别策划了文明城市专题。  相似文献   

5.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度叫文明”,宝鸡市抓文明创建,树立的是形象,改善的是环境,促进的是发展,受益的是群众。  相似文献   

6.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的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总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省内外、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文明武汉、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奋斗目标。经过各级各部门多年努力,这个目标已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创建文明城市,总体上要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必将进一步提高武汉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武汉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它不仅是一张注解城市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的名片,更是一种可转化的隐性生产力,是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一直以来,南宁厉兵秣马,吹响了一轮又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2月28日,佳音再传,南宁又一次捧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了"三连  相似文献   

8.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安徽省淮北市多年来文明创建的生动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城市外观形象、市民文化心理的内外和谐,已经并正在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赵斌 《湖北宣传》2007,(3):16-16
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档次的最具价值的品牌。我们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就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全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近年来,十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要抓住进一步推进创建工作的契机,以创建促发展,以实效聚民心,举全市之力,扎扎实实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把十堰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摘取后,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创建的长效化管理、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摆在全国文明城市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富有创新的一个课题。2010年4月8日,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委书记吴旭在调研文明办工作时指出:在常态化文明创建中要形成“崇川模式”。从社区文明到城市文明,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经历二十年文明创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成为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县级市。从“张家港文明经验”到“文明张家港品牌”,从城市文明样板到城乡一体文明典范,始终保持攀升态势,始终作为高扬全国的一面旗帜、一擎标杆。张家港文明创建历程,归纳一句话:大境界成就大文明。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水平,主要便体现在城市文明的水平上。应当说,二十多年来,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各大中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文明的建设和文明市民的培养。并开展了以此为目标的各种“创建”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城市文明公约或“几要”、“几不准”的市民文明守则.推出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我们在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多么盼望我们居住的城市是一座文明之城,多么盼望神州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文明变得美好。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向着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尽管有许多城市已经名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光荣榜,但我们并不满足,因为有更激动人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单位开始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近.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询问关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具体条件、报批程序以及表彰办法等有关问题。为此.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刊登这方面的文件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张鑫  向继贵 《时事报告》2012,(11):36-39
宜昌是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诗人屈原、美人昭君,千古流芳。宜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从1996年提出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经过长达15年的接力,去年年底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成为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实现了荆楚大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这个素有“三峡明珠”美誉的城市,寻访她文明全国的足迹。宜昌市市长、市文明委主任李乐成,和我们分享了15年陈酿一文明宜昌。  相似文献   

16.
仲兆林 《群众》2011,(10):69-7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反映了市民综合素质和文明教养的水平,反映了政府执政能力和建设管理城市的水平。创建文明城市,对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具有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全面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市民综合素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2,(4):16-17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3年复评一次。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获得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23个城市(区)当中,南宁市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山东省威海市把狠抓公共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了地级市第八名的好成绩,人民群众也从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9.
长治市位于太行山之巅,山西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多民族长期和睦共存的老城市。近年来,该市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扎实有效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3年、2005年和2007年,连续三届荣获“山西省文明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20.
创建文明城市是“三大创建”的龙头,“创建文明城市要提高工作水平,形成新一轮创建热潮”是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各地围绕和谐创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围绕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为交流经验,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本刊特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