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枪决肖玉壁     
1940年秋季的一天,毛泽东到中央医院看望老战土肖玉壁。肖玉壁战功赫赫,身上留下伤疤90多处,但此时病得皮包骨头。毛泽东看了很是心疼,向值班医生询问其病情。医生回答说:“外表看,他百病缠身,其实只要给他一个月饱饭就行了。”毛泽东当场把特批给肖玉壁的取奶证交给医生,让他每天喝半斤牛奶。肖玉壁很快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2.
“来,认认我们的老祖宗。” 中南海里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父母的忙碌。每年总有些时日和父母的分离,更属司空见惯。 从到毛泽东身边至1962年的10余年间,毛泽东对田家英十分信任与重视,亲点他起草重要文件,出巡带着他,调查指派他、大事托付他。因此田家英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有一次,毛泽东出于关心,对田家英说:“出差时带上你的爱人一起走吧。”田家英回答道:“我可带不动她。”毛泽东不明其意,问了身边  相似文献   

3.
杭州——南京——无锡 在发动“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来到杭州,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奉周恩来之命,去杭州布置毛泽东的安全警卫工作。见到许世友,毛泽东侃侃而谈:“要警惕出修正主义,特别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毛泽东假设五种情况问许世友:“中央出了反党集团怎么办?坏人占了广播电台怎么办?有人要刺杀我怎么办?革命走了回头路怎么办?国家改变了颜色怎么办?”对这些问题,许世友过去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但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噌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带兵北伐,保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挥挥手说:“那就来不及啦!”听了毛泽东的话,许世友似懂非懂,有些茫  相似文献   

4.
在长达30年的岁月中,毛泽东与彭德怀一直是帅与将的关系,两人之间的合作是主流,毛对彭的倚重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由于革命斗争的曲折复杂,个人的主见以及性格上的差异,毛泽东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对彭德怀产生过一些嫌隙和误会,以至于1959年庐山会议上震怒之下翻出陈年旧账,不够冷静地说过: “30年来,你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事隔四十多年,冷静地回顾当年这段是非恩怨,客观地说,毛泽东在有些方面,确实误解以至于冤枉了彭德怀。  相似文献   

5.
第三一九期湖南《文萃》周报《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摘自《文史拾遗》)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杨怀中先生送他一部《胡文忠公全集》(1979年版《辞海》上为《胡文忠公遗集》),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对他说:“你既尊敬胡林冀,就改字润芝好了。”“毛润芝这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笔者不以为然。毛泽东去第一师范读书前,其字早就叫润芝了。有资料为证: 其一,毛泽东少年时读的《论语》、《诗经》上就分  相似文献   

6.
1927年2月,毛泽东来到衡阳北区搞农民运动调查。座谈会快结束时,他说:国共合作,弄不好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大家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沿湖的下湖,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他还说,到时候打算带一些农民和工人到江西安源打游击。这时,有个叫黄庆云的搬运工说:“去安源干什么?江西有座金钢山(即井冈山),何不到那里去?”毛泽东问道:“那地方有么子好?”黄庆云像讲故事一样说道:“我有个表兄早年犯了案,逃到金钢山当锤子兵(土匪),杀富济贫过得自由自在。当地官兵剿了大半年,表兄他们连毫毛都没伤着,那山大得很。”毛泽东又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亲手把邓小平推向前合,并对来访的金日成说:“我不谈政治,由他来跟你谈。”/毛泽东在批评“四人帮”别有用心的“反经验主义”时,往事重提,对邓小平说:“你就是毛派的代表。”/听说邓小平主持会议批评了江青,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呀!就是要斗她一斗。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刘少奇在会上提出“大跃进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过5年、10年之后再来为‘三面红旗’作出结论”,心中有所不满 彭真在会上说:“别人都可以批评,就是毛主席不能批评,这不好。” 林彪在发言中说:“毛主席最突出优点是实际,他总比人家实际一些,总是八九不离十。” 文化大革命初期,江青说:“七千人大会憋了一口气,直到文化大革命才出了这口气。”  相似文献   

9.
十三、“直闯辕门”不见怪,事实劝醒黄炎培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卫士长阎长林来报:“主席,黄炎培副总理来了。”毛泽东有些奇怪,心想:我今天并没有约他呀!正在这时,黄炎培已经跨进了毛泽东的书房。说实在话,对于党内的同志,就连刘少奇、周恩来等到毛泽东书房找他也要事先用电话联系,惟独对像黄炎培等几位知名的民主人士,当时还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为什么黄炎培有这样大的“特权”呢?从解放初期的情况看,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往看,确实只有黄炎培等极个别民主人士敢这样同毛泽东说话。这是因为,黄炎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节俭,不务奢华,在使用筷子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上,就表现了他简朴的生活习惯,以及他“甘心做平民,不愿做天子”的崇高人格。 1949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吩咐卫士:“今天我要在家里招待客人,是国民党的起义将领,你们准备一下。”毛泽东很少留客吃饭,更少亲自吩咐工作人员提前准备,这次如此重视,来客自然特别。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很快准备完毕。此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走进餐厅巡查,当他眼光触及桌面上那用旧的瓷碗,特别是那几双霉变后黑乎乎的竹筷子时,觉得毛家餐具实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便对卫士李家骥说:“你到招待科弄些好点的餐具来。”小李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主任,主席反对摆阔哩。”杨尚昆说:“这次例外,不然人家会笑话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延安成为全国各地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38年,韶山毛家子弟怀抱报国的赤诚和对毛泽东的敬仰,也分数批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第一批到达的有毛远耀、毛远翥、毛泽全、毛泽青等,第二批有毛远志、毛慎仪等,第三批有毛泽普、毛华初等,共10余人。  毛泽东听说家乡来了不少有志青年,感到十分高兴,他在一次聚会上风趣地说:“你们都来了,都是毛家人,那我来当这个族长吧。”鉴于特殊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毛泽东为了勉励他们艰苦奋斗,锻炼成才,又严肃地告诫:“你们来了,我…  相似文献   

12.
博览之窗     
毛泽东的 游泳情绪 按常理,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不擅游泳,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却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便是游泳。北戴河、长江、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等地都留下了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说来也巧,“毛泽东”、“毛润之”当中的“泽”字和“润”字竟都与水有关联,更给这位“泽润东方”的伟人平添了几分神奇色彩。郭沫若参观毛泽东旧居时曾说:“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启迪,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名作。毛泽东酷爱游泳,还因为游泳是他表达生  相似文献   

13.
1939年秋,毛泽东要到马列学院作报告。学院派四个人前去接毛泽东。学院离毛泽东驻地杨家岭十来里,四个人走到中途,碰上匆匆而来的毛泽东。当毛泽东得知他们的来意后,他杨起手说:“这样做有点不好,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又问:“四个人抬的轿子呢?你们是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 大家都笑了,毛泽东也笑了。  相似文献   

14.
在文革初期(续) 十五、毛泽东拉着纪登奎的手说:“纪登奎,老朋友啦!” 1967年8月22日(一说9月22日),毛泽东在回北京的途中路过郑州。他在专列上接见了河南省革委筹备小组组长刘建勋、副组长王新、纪登奎。 一见面,毛泽东就高兴地拉着纪登奎的手,说:“纪登奎,老朋友啦!” 刘建勋向毛泽东汇报河南的。大好形势”,并夸奖说:“纪登奎同志在河南文化大革命中可受锻炼了,他在运动中被关了四个多月,批斗、坐飞机可多啦!”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演出     
朋友闫患了癌症,去医院复诊时,医生问他:“病人呢?”闫说:“我就是啊。”医生说:“你?你怎么跟没事人一样?”他笑笑:“那应该怎样?灰头土脸、满脸悲切?与其悲观失望,还不如快乐轻松地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16.
上海社科院周抗日前就毛泽东研究发表见解。他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当代中国。然而要真正了解毛泽东,那就要研究他的建国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还须探讨建国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整个思想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周抗认为,研究毛泽东和当代中国,实际是对中国人民数十年来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导下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博采之窗     
毛泽东作出第一个特赦 溥仪的决定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进一步发挥了他那篇《论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溥仪等人是“大蒋介石”,对他们的处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简单地处决。他说:“那些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恶霸、反革命,你说杀不杀呀?要杀……我们杀的是些小‘蒋介石’。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胡乔木琐谈 延安整风 胡乔木在《关于历史问题决议的起草》中,曾涉及到延安整风问题。他说:“让我给整风打分,我不会打100分。”那时,胡乔木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他说:在整风中,康生几次攻击说陈云关于干  相似文献   

19.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乘车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进北平时,对中央总部的一些同志说:“我们去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毛泽东接着说:“但愿我们能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 毛泽东把从西柏坡去北京城比作进京赶考,那么毛泽东进京以后考得怎样?交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请读者阅读下文。 答卷一:布衣平民装 革命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毛泽东始终和战士一样穿着简单。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常想给他添制点新衣裤,毛泽东却说:“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多一发子弹。”  相似文献   

20.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只有一条毛巾。早上洗脸,晚上擦脚,都要用那条毛巾。说是“毛巾”,其实早就没“毛”了,象块麻布片。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主席,领条新毛巾吧!这条毛巾也实在太旧了。以后就用它擦脚吧!再说,擦脸、擦脚也应该分开嘛!”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的。”工作人员“卟哧”一声笑了,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这样,脚也许就不会有意见了。”毛泽东摇了摇头,说:“帐不能那么算。我领一条新毛巾好像不值多少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