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三农"问题开始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三农"问题的核心集中在"粮"、"地"、"钱"、"人"四个方面,今后的农村改革必须在最主要最紧迫且最能解决的问题上下功夫,既要调动农民的个人能力,也要提高集体的组织能力,更要增强政府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理论导报》2020,(2):25-25,27
2月18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刘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意识,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三农"硬任务,齐心协力确保全省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办公厅: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今年1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惠农;  相似文献   

5.
确保“三农”资金需求 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近日表示,对“三农”和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金融系统要确保“三农”和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面提升“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一贯的战略思想。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想的雏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胡锦涛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指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引资"阶段——加速发展的新浪潮,"择资"阶段——与时俱进的新选择,"导资"阶段——提质增量的新时代。我国吸引外资逐步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趋势,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外商投资方式不断演进,外资政策不断完善,外资倒逼机制作用明显。我国吸引外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是坚持对外开放,有效政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应不断深化吸引外资高质量发展,打造吸引外资新格局、发挥吸引外资新作用、构建吸引外资新体制、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加快自贸区新建设,以期外资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事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安全。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减少的趋势,加之世界粮食供应形势的严峻和一些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的不确定性,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针对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农业"走出去"整体战略构想,提出提高对农业"走出去"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格局;成立领导机构;培育农业"走出去"的大企业集团;坚持多方式、多途径的农业"走出去";加强对外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咨询;加快对外经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对农业"走出去"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等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补八方面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强国论坛: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是文件提出的两大任务之一。应从哪些方面补上"三农"领域短板?郑风田:补短板,一方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八个方面的短板:一、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三、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一段渠",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必须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程"保证"丰沛水量"、引领正确方向的"主渠道"地位,以及高校"课程思政"覆盖面广、隐性教育的"一段渠"作用,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渠道"各自优势、建立育人协同机制等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水畅通"的路径,从而实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邮政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宁夏邮政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部署,在搞好普遍服务、加快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邮政的网络、技术和服务优势,加大服务“三农”工作力度,在全国邮政率先实施“万村千乡村村配送市场工程”、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演进进行梳理,可以将其分为5个阶段:1921年—1953年,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1953年—1978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2002年,对农村土地制度和市场化政策的不断"放活";2002年—2012年,"城乡统筹"思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乡村振兴实践。从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脉络中,可以看出其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为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当前,应重点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方面建设工作,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和润培 《支部生活》2010,(12):40-41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社系统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为重点的供销社“二次创业”新路子。通过深化改革,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作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14.
宋兰萍 《学习月刊》2010,(18):71-7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财政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对解决“三农”问题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黄冈市财政部门始终把支持“三农”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总结支农经验,落实支农政策,缝全投入机制,创新支农手段,完善支农资金管理,支持“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铜仁市农信社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和农村金融信用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取得"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铜仁市农信社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社会诚信体系"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和农村金融信用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加大"三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再出10项举措稳定粮食生产 2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在已经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再度推出10项措施,包括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扩大冬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范围等。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入世后形势最为严峻的问题,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角度,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层信息公开作为公众了解政府和社会动态的主要渠道,既能有效减少公共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又能保障基层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在基层"微腐败"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制度日益健全、范围不断延伸、形式日趋丰富,同时存在着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导致"微腐"治理面临着权力运作异化和监督力度弱化等局限。为此,应建立"双务"公开的联动运行机制、健全联动清单机制、强化联动服务机制、完善联动监督机制,从而实现乡村"微权力"的有效规制和"微腐败"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但下行压力和困难不容低估。国务院最新确定了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六条措施,既是补"三农""短板"的长远之策,又可在不刺激的同时获得稳增长的效果,也是对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的具体落实,被视为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精准发力,凸显金融服务"三农"的"聚合效应",而融资租赁更应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推进创新2.0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双创"模式为例对共青团组织在"双创"工作中的引擎作用进行具体实证分析。作为"双创"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青年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受客观因素限制,当前青年在"双创"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青年的"双创"热情急需进一步激发;青年的"双创"能力急需进一步加强;青年的"双创"环境急需进一步优化等。本文认为今后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以服务广大青年"双创"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实施政策、培训、资金、服务"四轮"驱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力助推青年发动"双创"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