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要从农业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教育培训入手,以政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灵活性、适应性强的教育方式提升农民各方面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应协调推进:农民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协调整合;政府与市场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三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现代化程度还很低。我国农业的薄弱环节在生产手段和产业能力方面。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化水平极低,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滞后,也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一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1):46-47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晓河撰文认为,当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受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终的途径和方向是: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任立湘 《奋斗》2004,(5):19-20
依兰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就此,我们采访了县委书记刘文斌同志。  相似文献   

7.
徐福珍 《共产党人》2004,(13):13-14
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要论述,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4,(3):5-5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付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为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条件,分别作出各自的历史贡献。对这种历史贡献加以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找到了一条在反动势力统治薄弱环节的农村建立革命根…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解决过去多从农业本身思考,提出的办法是想方设法增加投入,提高产出,保护价格,减轻负担.这些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的来说还不够,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产出越多的结果不是农民增收,而是价格下降,造成产量过剩,土地撂荒,农民出走的现象.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改变思路,想办法减少农民,变农民为市民.  相似文献   

12.
陈国华 《共产党人》2004,(11):13-1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户的分散经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实践证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快速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它推动农业和农村非农经济均衡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它是农户为参与市场竞争组建的,对于引导农民转变角色,主动适应和进入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二、它是由农户自发形成的自律性行业组织,有利于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见解,联系现实研究了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纳入从关爱入手、转变工作方法两方面的思考,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观邓小平全部思想和理论,绝大多数重要思想和论断都是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比如: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联产承包、人民公社制度逐步解体引发姓“社”姓“资”争议为实践背景的。又如:作为邓小平理论实践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中国“三农”问题这一基本国  相似文献   

15.
马智凯 《奋斗》2004,(8):17-1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  相似文献   

16.
坚持和完善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是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共和国不会忘记,战争年代我们党靠江西农民的红米饭南瓜汤,陕北农民的小米饭延河水,靠中国无数农民母亲送儿、妻子送郎,才战胜艰难、打败强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也是靠几亿农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才使国家的工业化得以推进。可以说城市漂亮的高楼大厦,天上的飞机,地上火车,无一不是受惠于农业乳汁哺育。然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改变,广大农村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18.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国,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地区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其出路在于给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深化土地承包制改革,明晰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保证农民的政治权利,让农民成为改革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  孙婷婷 《唯实》2004,(2):26-29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一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下降。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国家采取的粮食提价策略 ,使粮食价格翻了一番 ,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后粮价及农副产品价格一路走低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随之下降。1 997年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降至 4.6% ,1 998年为 4.3% ,1 999年为 3.8% ,2 0 0 0年是2 .1 %。 2 0 0 1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所回升 ,为 4.2 % ,2 0 0 2年是 4.8%。 6年中农民收入增长没有一年超过 5 %。二是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开始减少。现在农…  相似文献   

20.
白雪秋 《新长征》2007,(4):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这一历史任务的提出,既立足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实际,又直面我国农业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的现实,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