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思想政治工作,实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接受的基础上。教育别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的人,首先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表现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看什么?不是看他懂得多少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不是看他言词有多华丽,对未来勾画有多美好,而是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是否能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否能够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轻索取,重奉献,看他工作的扎实程度,作风是否朴实。一句话,就是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工干部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天玺 《创造》2014,(8):50-53
正真正的世界强国不仅是经济和军力的强大,而是作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演进意义的重大创新。精神是与物质处于对立统一关系的一个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只是一具物质的空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它很难在天地间存在下去。中国模式,不仅有自己看得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且有自己看不见但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文明。真正的世界强国不仅是经济和军力的强大,而是作出了具有世界历史演进意义的重大创新,即在基本生产  相似文献   

3.
温晓薇 《小康》2013,(12):48-49
“我知道我已不属于自己、不属于父母,更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王向东在不同场合对很多人说过这句话。他说,传播中国传统书法是他一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儒风 《前进论坛》2010,(2):55-56
看一张书法,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的前提是它与我们惯常的传统思维、审美观念发生了怎样的碰撞,它是否提出了新的观念,是否开启了新的视觉空间。迟静杰从渐修到顿悟得到了天垂,诗意是书法之魂,必须营造另一种境界。正如苏东坡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认为,书画同源,“书中有诗,诗中有书”同一理。  相似文献   

5.
何保胜 《新东方》2000,(4):17-18
一个来自湖北襄樊的普通打工者,在短短5年时间里凭着一股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文化领域创造了一项世界之最。他,就是长篇书法小说《静静的珠江》的作者张浩文。这部小说去年8月被上海吉尼斯分部确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书法小说”。  相似文献   

6.
黄若舟和他的“书画缘”胡宝炎没有吸引人的风格,就不成其为有才能的书画家;个人风格独特的书画家,才能给历史的艺术画廊添增光彩,留下印记。数尺宣纸上,书法绘画诗意浑然一体,一方"书画缘"的朱红印章悄然展开中国书画艺术的一朵奇葩。著名书画家、九十高龄的黄若...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时候,对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或许并非是否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策略,而是看员工是否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秦首先 《黄埔》2012,(2):76-77
“情由心发,境由心造。我的书法创作既重书法技巧,更重书写内容,每一幅作品怎么用笔、如何用墨、采用何种布局不是自己随意决定的,而是根据书写内容去安排。一个合格的书法家创作一千幅作品,应该有一千个面孔,一千个意境。”一见面,高亚仑先生对自己的书法创作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0.
李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书法评委会秘书长。这两个头街标志着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李强见寄来了他最近几个月的作品让我看看,恰巧,另一位书墨朋友在我这里,我们一块读他的作品,觉得他的字愈来愈有一股真率朴拙的豪气。这个豪气让我约略见到了他的心胸。写字画画不是一件轻松快意的活儿,李强的字里弥漫着一种苦涩的气息,看来看去能看出一些苍茫、浑朴的气象。这种感觉在时下书风里是较少体昧得到的。他不是在斤斤计较地描抹,而是大刀阔斧直来直去地倾泻自我的灵性。尽管可能有些直白的弊病,但作品所呈现出的…  相似文献   

11.
吴端 《青年探索》2014,(1):69-75
青年是一个不断创造其自身存在的自由主体。新的一代总是处于创造自己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之中,而不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去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青年不是在上一世代的生存环境中再生产自己,而是从中展开尚未完成的人的全体性的构想。如同真正的人是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一样,青年应该理解为是他自己超越与创造的结果,是面向未来的自我形成。只有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才有可能深入青年的生活实践和经验世界,解释青年世界的超越与创造。  相似文献   

12.
张中行很敬重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没有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课,却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学识,更敬佩他的为人。一天,张中行正在家里,忽然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张中行是否在家,说是他家有一位亲戚,要来看张中行。张中行正感到奇怪时,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又惊又喜,来的竟然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来访,张中行很是感动,他认为自己的门外有了长者的车辙。  相似文献   

13.
人间没有幽默,也就没有了生气和活力,因而幽默在人们的生活中可称得上是调味品或兴奋剂。在今天反贪污受贿中,挖出了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贪官,从中也引出了一串串幽默风趣的笑话,这里不妨撷取几则。 免费书法 “为人民服务”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案被逮捕入狱后,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便跪在地上对查办他的有关人员说:“我是书法家,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就留在这里免费给你们写字,每天给你们写一幅。”胡副省长的字是出了名的,想当年谁或者哪个单位能得到他的一幅“墨宝”,真是“如获至宝”,胡长清也因为写字狠…  相似文献   

14.
知名画家吕登洪是沪上吴昌硕画派第四代传人。他的书域作品,以书法入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挥洒自如,一花一木无不生机勃勃,充分展示了既有吴派精髓。又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采。吴昌硕嫡孙、著名画家吴长邺看了他的书画作品后给予高度评价:“吕登洪好啊,他好在一枝笔,好在书法.完全是中国人的东西。”著名硒家曹用平也赞不绝口:“他是吴门传人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房山区南尚乐中心校为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1992年开始书法教育,至今已20年,被评为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先进校;4名教师获全国写字课一等奖;6名教师的作品获国际书法比赛奖项;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05,(10):19-19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老板在用人上同样会遇上像作家这样的人才,他们的确  相似文献   

17.
衡量单行条例的质量好不好,从理论上讲,就是看其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没有体现当地特色,即是否反映了“不相抵触原则”和“体现当地特色原则”;从实践上看,就是管不管用,能不能给当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实惠。所谓当地特色,就是当地特有的、特殊的而其他地方没有的。有了当地特色,单行条例质量就有了一定保证;没有当地特色,“一刀切”,一般化,单行条例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前,在制定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时,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才能走出误区,推动民族法制建设。一、走出“单行条例作用不…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写字的“艺术”: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如果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了别人。  相似文献   

19.
米芾和石趣     
米芾和石趣沈季林米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师,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朝四大书法家"。他一生酷爱书法,从七、八岁开始临池学书,几十年手不辍笔,勤学苦练。他儿子米友仁说他"所藏晋唐真迹,无日不展于几上,手不释笔临学之"。米芾也常说自己"一日不...  相似文献   

20.
陈振濂 《今日浙江》2014,(17):60-60
正民国时期政要中,最有书法专业意识的,是于右任。他官居监察院长,虽无实权而政治身份极高,热衷于书法。收集唐代墓志,成"鸳鸯七志斋",闻名暇迩。又倡标准草书运动,办《草书》月刊。一副专业科班的派头。民国政治家如孙中山,文人学者如蔡元培、鲁迅、胡适,题词写字甚多,但像于氏这样在书法界倡导一场运动,有明确宗旨、人才梯队以及刊物舆论平台,足以在百年书法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却是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