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辩证法的理论特质在于它是关涉思想对象的存在论逻辑,但是辩证法作为存在论逻辑的哲学根据并非不证自明;确证这一根据,需要重新阐发黑格尔对于传统辩证法的革新。黑格尔通过重塑亚里士多德的实体逻辑和革新近代哲学的主体概念,为辩证法奠定了新的存在论基础,改变了辩证法的近代颓势处境,使其从认识论的主观逻辑沉降为存在论的客观逻辑。辩证法的存在论蝶变深刻影响了其现代命运,它直接孕育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现实批判本质。  相似文献   

2.
论辩证法的生命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来 《长白学刊》2000,42(1):22-27
众所周知,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对辩征法的理解先后经历了“本体论的辩证法”、“认识论的辩证法”和“实践论的辩证法”三种“范式”,三者立足于各自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本体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维度的综合阐述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重要意义。就内涵而言:"全面"是核心,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是发展问题,关键在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要抓住"总目标",突出"党的领导和宪法权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严"。就内在逻辑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国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其意义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的内涵逻辑只是"思想"的内涵逻辑,他把概念的内涵式发展当做"无人身的理性"的自我运动。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神秘做法的背后有巨大的现实性作为基础,它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状态的歪曲表征。马克思解蔽了黑格尔逻辑学的神秘外观,通过费尔巴哈主体概念"双重翻转"的桥梁,最终把"思想的内涵逻辑"改造为"历史的内涵逻辑",从而为《资本论》的创作奠定了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倡导加强国家之间和国际社会之间的防疫合作,加强全球各国之间的联防联控,共同应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挑战。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其前提和基础是中国率先打赢了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秉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打破国际交往壁垒、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将会在世界抗疫斗争中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华茂 《长白学刊》2004,39(2):66-68
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能够实现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是因为它通过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考察,把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改造成了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的历史内涵,弘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从内涵逻辑的观点看传统逻辑的若干缺陷 往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说内涵逻辑的概念基础与命题形式 ,以此为根据分析传统逻辑作为教学体系在基本范畴的定义方面存在的含混之处 ,说明传统逻辑所讨论的一些推理有效性的恰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晓波 《台声》2010,(11):46-48
<正>中国是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是台湾的真光复。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原点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遂沦为列强刀俎之鱼肉,有识之士莫不认为非变革无以图强,然清廷因循苟且,欲振乏力。中国如何变革则有两条路线,一日革命,一日变法。至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是年11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凸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体现了社会规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互动性,彰显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尊重社会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解决新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是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发展的最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理论思考的产物,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决策层几代发展观进行辩证扬弃的结果。中国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逻辑表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史中,对"历史"概念的追索散发着恒久的魅力。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滥觞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便是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为中心的。卢卡奇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历史思想的得失分析中,将马克思的"历史"定位为一种生成性存在和动态功能结构,从而用历史辩证法来剥离资产阶级社会意识的"物化结构"。然而,由于他以黑格尔式的抽象逻辑设定来座架历史概念,不能透视马克思历史观的广义与狭义层面的区分,不能理解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所体现的历史观的真实意蕴,因此其逻辑运演的深层仍是一种抽象的思辩,最终无意识地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重思青年卢卡奇的历史逻辑,对于理解其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不断走向人本主义、实践主观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历史规律领导改革,又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深化对改革的认识的重大进步。学习、落实《决定》,犹如置身于真善美统一的集体合奏和再创作历史辩证法的天籁之音。《决定》所表达的历史辩证法思想要求我们:一要坚持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旋律,二要使改革深化的每一个乐章都有自己的新音色,三要如主调彰显的交响乐一样有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四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推进改革,按照历史辩证法的旋律和节奏,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自我意识本体进行历史进程与逻辑结构的剖析,一方面要阐明从先前定向于物的存在论到后来的自我意识的存在论,这一转向并没有抛弃前者,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追问存在,毋宁说这两种存在论是同一个东西;另一方面要阐明自我意识将形式推理的主观的主体收归于客观主体,形成了"主—客同一体"。最后以马克思哲学的视角,梳理自我意识的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贡献与不足,以警惕两种情况:因其理论贡献而囿于黑格尔哲学城堡,或因其理论不足而把它当作一条死狗抛弃掉。  相似文献   

17.
辩证法和形式逻辑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认知方式,两者共同"哺育"了人类文明。但是,辩证法和形式逻辑有着根本的不同,两者是两种完全异质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说,辩证法是一种"人"的逻辑,而形式逻辑则是一种"物"的逻辑。辩证法立足于人的生存性存在方式,它在思考人及人类社会时遵循自我呈现原则、辩证原则和自由原则,辩证法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矛盾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与此相反,形式逻辑立足于物的现成性存在方式,它在解释自己的对象时遵循对象化原则、知性原则和本质原则,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封闭性、无矛盾性和非历史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理论月刊》2012,(6):159-163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在文革时作为文化部的干校,曾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其中不乏冰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省委书记李鸿忠曾指出: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阳湖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社会史、思想史乃至文学史的研究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有深厚的内在逻辑基础。从理论逻辑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历史认知以及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实践逻辑基础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构筑的精神谱系、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对未来发展的科学谋划等从实践层面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现实底气。从历史逻辑基础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文化根脉,培厚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20.
评本·阿格尔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本·阿格尔,对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作了深入研究和独到理解.他把历史辩证法与社会主义的实践可能性结合起来,认为历史辩证法是北美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历史辩证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间坚持“中间路线”,始终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性动力”与“目的性动力”之间寻求统一性,将资本主义危机与工人阶级的革命意志结合起来;用历史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解蔽,将资本主义被“合理化”的“不合理性”揭示出来,强化无产阶级改变不合理社会的阶级意识、意志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