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晔 《人民论坛》2010,(6):238-239
公共理性建构的理论从与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角度提出,人类政治共同体必将走向一个要求整体性和一致性的政治共同体,这种公共理性的合法性基础是基于人类文明进步中对政治伦理中善的力量的首肯。而这恰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法性理由。  相似文献   

2.
文明是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断改进。文明与愚昧、野蛮、专横和落后等概念相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文明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状态,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人类有意识的理性活动,也是人类最具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建设政治文明是…  相似文献   

3.
公共理性建构的理论从与科学社会主义不同的角度提出,人类政治共同体必将走向一个要求整体性和一致性的政治共同体,这种公共理性的合法性基础是基于人类文明进步中对政治伦理中善的力量的首肯。而这恰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法性理由。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化时代青年政治理性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理性不但是一种精神现象,还是一种认知和行事方式.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采说,是否具备政治理性,是关乎自身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团结、国际声誉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的重要因素.为此,政治理性的培育已成为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价值是基础性问题,但长期以来该问题没有有效解决.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蕴价值既包括工具理性,又含有价值理性.相对于工具理性而言,学科价值理性的个体价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科的社会价值理性则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内容与必要形式,不仅为社会描绘了理想图景,还是政治民主的组成部分.学科要求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旺 《求索》2014,(5):4-9
历史理性是国际政治思想史上介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的一种重要传统。主要代表有卢梭、柏克、黑格尔等人。该传统在哲学上的出发点是对人性持有双重立场,由此衍生的国际政治观一方面强调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相信人类理性能够推动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的进步。历史理性试图谋求利益与道德的统一,这一立场对于当代世界政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非理性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有理性也就有非理性。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但非理性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也多有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非理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差异;二是非理性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青年大学生可因疾病、性格、刺激、逆反、定势等产生非理性因素类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成效有可能产生影响。我们的教育中,要有一个关注非理性的视角,并用这样的视角来考察分析大学生的一些现象,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一方面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科学理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由此而言,科学理性似乎已成为判定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一种理性的精神作为我们深层次的观念支撑,因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性状况的研究就成为必要。什么是科学理性?在一向缺乏  相似文献   

9.
朱茜 《求索》2012,(3):68-70
民主社会早已成为全世界大势所趋,但何种民主模式最能符合"民主"原意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传统自由主义民主,共和主义民主均有其不尽完善之处。本文认为,罗尔斯提出的公共理性因其自主性和公共性的优点,足以成为调节民主社会公民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原则,但是,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并不是最好的实现公共理性的制度设计。相反,哈贝马斯的审议民主理论超越了共和主义民主和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缺陷,更好的实现了公共理性自主性和公共性的价值,是实现公共理性的更好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协商式民意调查本质上是一个民主政治的实践过程,它通过有效的程序设计和民主对话机制,克服了常规条件下大众理性缺失的动机,实现了公民民主参与的平等性、参与性、责任性和程序性。中国实践检验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匡自明 《思想战线》2008,34(1):92-98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现代化是由政府权力的理性化、制度化和民主化所构成的复杂结构与过程,是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浓厚的人治向建设法治国家转变以及政治参与程度低向发展有序政治参与转变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彩花  严淑珍 《桂海论丛》2003,19(4):95-96,F003
时代的发展、理论的深化、科技的进步,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以人为本,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使之在理性和感性上不断完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育效力,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时我认为需要认清两点:一是任何社会均有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这是社会结构性的特点所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使然.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进步.通过政治的文明来协调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是建构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公共参与既是公民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也可以被视为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有关城市空间的政治争议,是推动社会进步一个特别重要的源泉,同样具有教育公众的巨大潜能.在民众与政府辩论与争执、讨价还价、妥协与让步的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公众与一个复杂的公共政治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盛举 《求索》2007,(5):131-134
政治技术是为了有效解决政治问题而在理性支配下发明创造出来一种目的性、手段性很强的政治工具。而政治艺术是政治实践中靠非理性的审美情感,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产生出来的,具有人文内涵的政治现象。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既有显著的差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在政治实践中既存在对立关系,又存在统一关系,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促进着政治文明的积累和进步。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是人主体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超越性能力与属性。其在来源上分为教育者理性与受教育者理性,在内容上指向学科理性、工作理性与知识理性,在过程中分为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理性是具体的社会历史范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中,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在根本性上保持一脉相承,在具体性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理性表达与实践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全面、系统、整体的理性。理性的发展没有终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性要实现接续发展,仍要进一步巩固主体性与超越性,重视理性的承续与创新,强化理性与现实的对接。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现实世界的政治参与存在知行脱节、被动参与、功利化倾向和政治认知负面化等问题,而对网络世界的政治参与却给予极大的热情.参与形式、参与环境和参与效果的差别决定了青少年政治参与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要不断地改善青少年的政治参与行为,引导他们做到政治关注与实践参与同步、理性表达与理性行动同步、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8.
王媛媛 《传承》2012,(16):72-73,96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一种制度分析"典范",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起步。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特征、国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的主要观点、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理论的发展现状,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民身份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关注公民平等分配社会稀缺资源的权利和地位,更关注公民争取正义过程中的行动能力及体现出来的社会政治交往模式.公民身份内涵所意蕴的平等性、容纳性、互惠性、共享性和共识性能够为政治发展提供正能量,其中平等包容的公民主体是推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主体力量,理性平和的协商参与是推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途径,互惠合作的公民美德是推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与人的关系来看,人自身的理性和欲望对于其政治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西方历史上,众多的思想家对政治中的理性和欲望进行过很深入的探讨,构成了一个鲜明的思想传统。在系统地梳理这个思想传统后,我们发现其也有不足的地方,可从政治角色和政治层次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