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保证,必须尊重人、解放人;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手段,必须依靠人;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富有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为民发展,坚持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个统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统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尤其是"十一五"时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切实贯彻"六个必须"的发展方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五对关系".随着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还将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内在品质,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和前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真正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理论文萃     
《新长征》2007,(15)
科学发展观与世界观董振华在Z007年第6期《党建》杂志上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成果。我们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1、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对"什么是发展"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观点,科学揭示了发展是一个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变迁过程。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揭示了发展是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原理,揭示了发展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2、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是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从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从科学的价值理念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多维度的发展理念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从统领全局的科学方法来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者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整体。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发展必须要有大视野,要有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个重大的现实任务,是在加快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建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搞好机关党的建设、保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治国理政职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那么,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应当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一…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观点;“五个统筹”的要求,正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从同质性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关系紧密,坚持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科学发展观是管总的,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必须接受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时首先要讲发展;要科学解释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要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巩固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与重点;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余德辉 《实践》2004,(6):44-4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六是坚持改革开放.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快我区对外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道路、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扬弃”传统发展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首先,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其次,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致的;最后,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1.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观念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黄宗良 《前线》2008,(2):19-21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十六大以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定位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很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科学性突出表现在把共产党人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前提条件下的理论创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而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科学方法的新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特征。第一,问题分析态度:正视现实,谋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丰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委办公部门作为党委的中枢和综合办事机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自身职能和定位,不断创新服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