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睦 《工会博览》2010,(6):14-15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劳动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分配权益的基本保障。进入2010年以来,“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中国的官方表述中。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温家宝总理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李睦 《工会博览》2010,(14):12-13
近日,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收入分配改革列入了工作重点,表示要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改革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收入分配涉及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居民收入的分配,在居民收入中又包括居民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13,(6):6-7
收入差距大制约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但带来了社会的不公,也在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意见》的出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办法.如:当前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我们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受到了限制,老百姓没有钱去购买,现在就是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来增加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能力,来解决我们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芸 《法制博览》2013,(2):238+216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是收入分配机制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调整,尤其是原来的效率型分配模式导致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分配领域现状的描述,探求经济法在调控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日前,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等主要目标.专家认为,基于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应客观、理性地看待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让人民群众体面劳动、体面生活,是党和政府向全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影响人民群众体面劳动、体面生活的最大因素,是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这种扩大是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其根本原因是,难以发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所要求的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市场经济要求的按生要素贡献分配又存在重大缺陷.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  相似文献   

9.
章剑锋 《南风窗》2008,(16):26-28
要建立劳动者充分平等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迫切"宜做之事。  相似文献   

10.
《工会博览》2006,(14):11-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社会阶层以及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分配不合理与收入差距悬殊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关乎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会影响到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让普通劳动者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调整利益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成为谋求福利转向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南风窗》2010,(8):22-24
3月底,国家发改委拟定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被国务院退回重新修订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热议,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升随即否认了方案被退回的消息,并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仍在制订之中。收入分配问题是今年"两会"排在第一位的焦点问题。贫富悬殊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源,是半数以上群体冲突的直接原因。现实已昭明,分配制度改革到了必须推进的时候。收入差距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本刊为此专访了两位一直关注该问题、并从各自角度、不同程度参与其事的专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均在加剧,国外学者对各国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对策以及政策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会对我们认识和改善我国收入不平等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国外收入不平等现状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均在加剧.拉丁美洲所有国家的收入不平等问题一直严重且持续恶化,除委内瑞拉外,该地区其他国家基尼系数都超过0.4.2011年《福布斯》杂志列出的50名拉丁美洲富翁,其资产总计高达3343亿美元,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日趋严峻.而在经合组织地区(OECD)过去20年中,整个地区的收入差距普遍扩大并呈现以下具体特征:一是无论以什么方式衡量收入差距,经合组织地区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都在逐年扩大.二是除个别国家外,收入差距大的国家,其相对收入贫困率往往也很高.三是过去20年中OECD三分之二的国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且贫困人数一直增加.四是自2000年以来,加拿大、德国、挪威、美国、意大利和芬兰的收入差距大幅增加,而英国、墨西哥、希腊和澳大利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郑新立在《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文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阐述。"十二五"规划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我国经济能不能把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保持下来,关系到我国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让老百姓共享繁荣的成果。实现  相似文献   

14.
笑蜀 《南风窗》2011,(7):6-6
郑新立在《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文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如何实现进一步突破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阐述。"十二五"规划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十二五"期间,能不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未来10年到20年我国经济能不能把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保持下来,关系到我国能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让老百姓共享繁荣的成果。实现  相似文献   

15.
赵灵敏 《南风窗》2010,(2):10-10
<正>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日前,胡锦涛在河北考察时也告诉当地村民,中央将下发2010年一号文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这将是中央连续第七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问题,国家层面对"三农"的重视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已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公平分配,塑造和谐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城乡分配的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影响及对策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石勇 《南风窗》2014,(11):2-2
<正>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收入分配"这个关键词,重回公众视野。最近,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2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这些部门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筹协调做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难产多年,到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到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收入分配改革,再到这个"联席会议"制度,人们的等待,不可谓不久。  相似文献   

18.
刘福垣 《南风窗》2010,(15):79-81
<正>当务之急是下决心实行全面的财产申报,把企业家和财主区分开来,采取对劳动收入不征税,资本收入收轻税,财产性收入收重税的战略措施。分配,首先是生产条件的分配,按要素分配形成的收入差距是由人们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差异决定的。如果人们认为这个分配的原则是公平的,就不要在收入差距的大小上做文章;如果人们认为这个原则是不公平的,这就不是分配问题,而是所有制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收入分配改革从2005年开始酝酿,到今天为止,"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过去的7年时间,收入分配问题也成了改革陷入久拖不决的一个典型例子。在2012年,中央政府下定决心,改革方案必须出台,"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不公与社会公平正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普遍价值,它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我国当前以收入差距过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收入分配不公正现象已经突破了人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底线。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成为当前我国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解决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办法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支撑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