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周刊编辑部: 贵刊第三十五期文化专栏里发表了《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访香港歌手张明敏》这篇文章,介绍了张明敏先生最近在北京举办的独唱音乐会以及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举行义演所表现的爱国热情。自从张先生参加今年春节联欢会的演出,他已经成为一位颇受国内观众注目的歌手,他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这支歌也已广为传唱。贵刊向读者介绍张明敏先生及其歌唱艺术,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大江 《瞭望》1992,(44)
初到香港,蒙友人陆先生见赠《香港概论》一册,使我这个“港盲”获益不浅,后来得见该书主编杨奇先生,谈起来,方知《概论》只是上册,还有下册。上册主要讲经济,下册就要涉及政治、文化等问题了。杨奇先生说,下册的写作难度较大,正在审稿当中。与经济相比,我倒更注意香港的文化。我不知道该书将出版的下册对香港的文化是怎么讲的,我听说过,香港曾被人称为“文化沙漠”。这次到了香港,并且与个别大学有所接触,据我初步观察,“文化沙漠”之说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新闻社和台湾《世界论坛报》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统一论坛”研讨会,于十月十八日、十九日在香港举行。国台办新闻局局长张铭清、中新社社长郭瑞、副社长周秉德、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办人段宏俊、董事长陈白淮等,及来自祖国大陆十名学者、八名台湾学者和一名香港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1,(44)
本刊与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情系中华”“永芳杯”征文活动,从去年五月一日开始,历时一年零四个月,于九月一日圆满结束。十月十八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 南源永芳集团公司分别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体育报》共同举办的“永芳艺术  相似文献   

5.
去年秋天,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被一名香港记者发问:英国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撤出时,都埋下了“定时炸弹”。你们在香港是否也埋下了“定时炸弹”。撒切尔夫人回答:“英国决不会在香港理下什么‘定时炸弹’。”然而,事实却已证明,英国在准备撤出香港的这几年里,不断地挑起事端,制造麻烦,留下隐患。而西方一些新闻媒体,也唯恐香港不乱,从中推波助澜,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宗道一 《党政论坛》2008,(16):62-64
“直通车”和“另起炉灶” 英国把路子走绝了,这就逼得我们不得不“另起炉灶”了。1990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是有一个关于香港立法局议员的“直通车”安排的,即港英最后一届立法局的组成如果符合该决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其议员符合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港人治港”胡林辉我党我国政府依据邓小平的思想制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并把它具体化、法律化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当中,把它作为香港特区筹组、成立和运作的指南。由于“港人治港”对港人、国人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政...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0,(16)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其附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连日来,香港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多家报纸刊登了基本法全文并发表评论,普遍对这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典给予高度评价。 与此适成鲜明对照的是:由香港所谓“民主派”人士举行的抗议基本法的签名活动和群众集会,港人反应冷淡,出席集会的只有200人左右。此间人士认为,此种情景恰从反面表明了香港同胞对基本法的赞同和拥护。  相似文献   

9.
每谈及自己的国画创作,张仃先生总说:“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 我不止一次听他这么说过,在他家的客厅,在中国画研究院的画室里,在有关中国山水画的讨论会上,乃至在近期举行的《张仃山水写生画展》的展厅里,我又一次听他这么说。于是,我“追问”他。他回答我: “1932年,我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  相似文献   

10.
周惠斌 《各界》2010,(3):36-37
香港这块弹丸之地,留下了我的欢乐,也留下了我的心酸,(我)饱尝了生离死别的痛苦。”这是享有“电影皇后”之誉的著名演员胡蝶,于1986年在《胡蝶回忆录》中写下的一段肺腑之言。确实,香港留给胡蝶的记忆是难以忘怀的,而在上世纪40年代初那一段惊心动魄的脱险经历,更让她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大学教师问巴金:“您说自己从事写作不是为了名利,但是您现在既名扬海内外,又有丰厚稿费收入。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老人作了恳切的解释。但是,我却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还有点话想说。 巴金老人的随想录最近已出版了第四集《病中集》。这集开始,他就叙说自己在病中写作,“都  相似文献   

12.
存真     
宏图 《瞭望》1992,(21)
读李勇《曹聚仁研究·曹聚仁与王春翠》,始知1972年香港“三育”版曹氏回忆录《我与我的世界》之四为《竹叶潭之恋》。王春翠女士系曹氏元配夫人,著有散文集《竹  相似文献   

13.
文宣 《瞭望》1996,(45)
刚刚结束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从而,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龙头”即将启动,一个完全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即将诞生。 根据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规定,推委会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分为四部分组成,即工商、金融界100人;专业界100人;劳工、基层、宗教等界100  相似文献   

14.
标志着英国结束管制香港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侧空地临时搭起的万人会场举行。英国方面拨出200万英镑兴建了这个有足球场大的露天会场。告别仪式是在名为《香港精神》舞蹈和音乐表演中开始的。随着演出的进行,坐在主席台中央的彭定康显得有些紧张。他从怀中掏出一叠稿纸对几次二十几次戴上眼镜又摘下,三番五次地掏出手帕擦汗,最终轮且他走上讲台,发表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多人倾听的演讲。彭定康说,今天,对于香港来说,是值得庆贺而不是伤感的日子。然而,任何惜别的场合,都难免引起离别愁绪。他说到“上一个世纪的事情”,承认今天“当…  相似文献   

15.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一周年了。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而《香港基本法》就是实施“一国两制”的法律保障。 香港和内地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是都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应当共存共荣,互助互利,互相尊重,而不要强加于人。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叫“井水不犯河水”。香港和内地的居民都需要了解《香港基本法》,自觉地维护两地的繁荣和稳定,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工作的著名学者钱伟长和香港著名律师李福善,并在这里发表他们的谈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凌亢 《瞭望》1993,(39)
用兵贵奇,作文也贵奇。素以讲长话、写长文著称的于光远同志,近日突赠我香港印刷的《碎思录》一册,名曰“超短文”,每篇不超过二百字。惯用长矛大刀的人,突然使出匕首或袖箭来,这是一奇;理论家不讲理论,虽自称“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却与《诗经》、《晏子春秋》、《淮南子》、《墨  相似文献   

17.
李大宏 《瞭望》2021,(15):60-62
1993年4月,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我作为新华社前方报道组成员,在现场见证了这段历史,我与同事一起采写了《中国人,该怎样向劫机犯说“不”》的长篇调查性报道,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扯下劫机犯们“投奔民主”的假面具。“千岛湖事件”发生后,我两次前往杭州、淳安等地现场采访,揭露台当局借机煽动仇恨谋求分裂的“醉翁之意”,呼吁切实维护并发展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大局。  相似文献   

18.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坚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代表,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  相似文献   

19.
论随大流     
有一次,苏东坡举行家宴,大书画家米芾也在座。酒过三巡,米先生突然向东道主提了一个古怪的问题:世人都说我狂,您老兄怎么看?东坡答道:“吾从众!”(《候鲭录》)在这个场面,聪明绝顶而又有骨气的苏东坡为什么也随大流呢?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6,(24)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成员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成员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六国决定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