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无讼的基本价值追求,清代州县官在司法实践中创造了批饬调处的纠纷解决机制,并使国法所规定的审判纠纷解决机制的运作呈现出调处化的特点,最终形成了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州县官批饬调处与调处化的州县官审判双重纠纷解决机制并立的格局。清代民事诉讼双重纠纷解决机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然而其自身的局限性注定其终被近代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针对温州金融纠纷尤其是民间借贷纠纷"井喷"现状,温州市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解决金融纠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温州民间借贷纠纷现趋于平稳,对相关纠纷解决进行反思,有如下一些经验:应着力建立和健全适合民间借贷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诉讼和非诉讼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非诉讼机制的作用,诉讼机制应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不是首先和唯一的手段;加强立法和制度探索,构建一套适合民间借贷纠纷特点的诉讼机制,以多元、多层次的纠纷解决机制,克服当前民间借贷纠纷诉讼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土地征收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解决由土地征收所引发的群体性纠纷问题,《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最鲜明的便是将人民法院纳入土地征收的环节当中,明确赋予法院解决纠纷的权力,力求达到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但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也存在诸多不明晰之处,其中被征收人救济权利的法律保障便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7,23(3):72-74
在实际运行中尽管新《信访条例》赋予了信访具有解决社会纠纷这一功能,但由于信访制度在目的、对象、性质及方式定位与其解决社会纠纷的功能没有实现有效的衔接,导致信访在解决社会纠纷中责重权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有将信访的目的、对象、机构、方式置于纠纷解决的框架下,才能使其在实践中真正具备纠纷解决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公民借款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一些纠纷.公民借款是民事法律行为,正确适用有关公民借款的法律规定,有助于防患于未然,有利于解决纠纷.公民借款中法律救济是易忽视但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是一部明确物的归属,保护物权,充分发挥物的效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本文从“物业纠纷”角度诠释《物权法》。近年来,随着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了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目前,对于解决物业纠纷尚无法可依,物业管理条例执行起来有难度。遇到纠纷,只能通过《民法》或者《刑法》等的相关规定,《物权法》的出台则解决了这种状况,将很多详细的规定纳入法律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7.
覃晚萍 《传承》2010,(33):96-98
外嫁女土地权益纠纷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它能否合理解决,对于一个区域的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国家法与民间法对外嫁女土地权益问题的不同规制是引发此类问题并难以解决的重要因素。解决外嫁女土地权益纠纷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层政府部门要主动承担起调适国家法与民间法的重任,以国家法为依据和参考,结合各村组的实际情况,在兼顾纠纷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通过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方式解决此类纠纷。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纠纷行政解决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辉 《求索》2010,(10):173-175
当前我国农村纠纷行政解决机制自身的缺陷制约了其解纷功能的发挥,我国基层行政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解纷压力。完善农村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既是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从纠纷解决的实效和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对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进行整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构成和现实形态既凸显了民间理解的约定性,又渗透了官方理解的规定性。同时,和谐社会之建构主要依赖于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它们历史地、天然地嵌合在一起。如此,需要从民间与官方的双向视角出发,才能真正把握上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明确政治国家在生成以和谐社会为导向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恰当角色。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新刑诉法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和解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利益争端解决方式,通过自愿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标志着刑罚权由国家独占向非国家化的过渡,使传统刑事司法模式下被害人与加害人紧张的敌对状态得到缓解,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以及社会关系的恢复。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公诉案件和解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方式、和解协议的效力等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很多具体制度和细节还有待完善。对当事人和解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程序启动、法律效力以及检察机关在当事人和解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军 《公安教育》2006,(10):43-46
调解是指由纠纷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使纠纷在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获得解决。调解有利于加强人民内部团结,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巩固安定团结,也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加强法制教育、预防纠纷、减少违法犯罪。调解也是公安机关一项传统的群众工作,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警务工作。公安调解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为解决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治安案件以及与社会治安秩序有关的纠纷,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主持纠纷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在自愿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友好解决纠纷的一项基础工作。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相邻关系纠纷解决模式具有通过地方权威以道德教谕方式进行非正式处理的一般原则性质,清季变法中相邻关系纠纷解决开始朝通过适用民法规则以裁判方式处理的具体规则模式发展,民法通则和物权法规定的相邻关系规范采取了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则相结合的折衷模式。通过对相邻关系具体规则进行精细化规定、完善提高立法技术、合理创建相邻关系一般原则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并对作为一般原则的十六字方针进行合理改进,可以实现相邻关系纠纷的妥当解决,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和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国明  杨建广 《求索》2007,(6):44-46
土地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心问题。面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征地纠纷,本文通过对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程波 《湖湘论坛》2006,19(6):42-44
为适应和谐社会秩序之纠纷解决的需求,合理分配使用司法资源,必须建立以司法判决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化解各种类型的社会纠纷,并在法治框架下,使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各种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无论从时代发展还是从当事人自身的实际利益看,多元化纠纷的解决机制都是符合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最为合理和应然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间借贷纠纷作为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最多的案件之一,其在事实认定层面上常面临难题。如民间借贷纠纷中刑民交叉问题、实际借款金额的认定、利息约定不明确、虚假诉讼频发等。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法官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但对于实务中类型复杂的民间借贷仍无法全面妥善解决。通过归纳民间借贷事实认定的常见问题和各级人民法院的裁判规则,以期探索民间借贷中事实认定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帮助群众解决纠纷是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公安调解是公安工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形式。我国现行公安法规对公安调解的规定过于笼统。应当从公安基础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公安调解的范围、程序、效力及主持调解的民警素质予以明确,规范公安调解。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近段时间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卫生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这一行政规范性文件虽然对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开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但主要内容还在于强调要严厉  相似文献   

18.
吴春雷  杜文雅 《前沿》2011,(13):134-138
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与有关部门共同探索新的纠纷解决方式,促进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改革纲要一方面拉开了我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的序幕,另一方面也提出这一改革本身必须首先正视的问题,即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有哪些、法院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法院和其他解决纠纷的部门或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如何理顺法院和其他纠纷解决部门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房屋拆迁中发生的纠纷,究竟是作为民事案件还是作为行政案件来受理?对这一问题,不管是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一些差异和混乱。笔者认为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并提出解决拆迁纠纷的思路及方案,以期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常见模式评析 当下,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纠纷解决形式。对于民众而言,“有纠纷找警察”已经成了“有困难找警察”的核心内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尤其是对于公安派出所,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主要的工作之一。然而,由于法律对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规定的抽象性及模糊性,在公安机关内部,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分歧很大,认为公安机关应该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