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有公共设施是行政公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由国家赔偿法对其致害的情况进行调整。我国并未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只是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民事侵权案件来处理,这样做致使大部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案件无法可依,也不符合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和我国公共行政的发展。考虑到公有公共设施的行政公产属性,需要将公有公共设施的致害纳入国家赔偿法范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下水道吃人"事件频发,这些不幸的发生除了呼吁下水道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下水道等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责任由谁承担,有关政府在善后过程中给予受害者亲人的人道主义救助金如何定性等问题的思考。《国家赔偿法》在立法及修法时均未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随着民营化改革的深入,下水道这类公有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与管理被纳入到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之中,改变了传统上由政府垄断经营的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其应由民事法律调整还是由国家赔偿法调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立法中,对法定孳息清偿义务人的通知应当是抵押权效力及于法定孳息的生效要件而非对抗要件。从解释论上讲,无论是通过法律解释抑或法之续造的方法,均得不出对法定孳息清偿义务人的通知是抵押权效力及于法定孳息的对抗要件这一结论。从立法论上讲,该通知不管是作为生效要件还是对抗要件,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因此最终的条文应该是立法选择的结果,法院不能舍近求远。  相似文献   

4.
现行《国家赔偿法》存在立法缺陷,《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与《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八条、《国家赔偿法》第二条之间的法律适用存在冲突。应借鉴民法的基本理念和归责原则,废止《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统一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相似文献   

5.
在危险责任中,第三人过错是孤立性的、介入性的行为,第三人过错致害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损害完全由第三人的过错行为所致(称为"第三人的原因"),二是第三人过错是造成损害的部分原因。免责事由的本质是因果关系在侵权行为理论上的延伸,危险责任的免责事由是立法机关在因果关系上的政策考量。由于我国法律缺失第三人过错在高压电致害中的责任界定,造成了司法界在处理第三人过错致害纠纷上的困惑。理论上,在高压电致害中,"第三人的原因"可以作为高压电经营者的免责事由,第三人过错的其他情形造成高压电致害的,应由第三人与高压电经营者承担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6.
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致使在个案处理和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易出现"同案不同判"的局面,甚至可能出现对法条的不当解读导致志愿者受害赔偿责任难以落实的情况。目前,学界关于双方关系存在三种观点。根据控制理论,基于公益性及社会公平,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应为类雇佣关系,即可适用雇佣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并进行适度调整。依据致害源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法条,合理确认志愿者受损害的赔偿责任分担。为降低运营风险,志愿者组织还应与志愿者签订志愿服务协议,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吴梅诉四川省眉山西城纸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未区分二审期间,上诉人因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而撤诉,义务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与不完全按照和解协议履行义务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缺陷。立法应明确民事执行中和解协议的效力,并详细规定当事人对和解协议反悔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宏 《湖湘论坛》2007,20(3):97-98
中国现行刑法典第269条规定的由盗窃、诈骗、抢夺转化为抢劫罪,须具备一定的法定条件,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见解和做法,使之成为抢劫罪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民法典》首次在“侵权责任编”中第1176条确定了自甘风险属于免责事由,这不仅体现自甘风险原则在民法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得司法实践人员拥有更加明确的裁判依据,让权益的保护有了应有的边界,平衡了权益保障与公民日常生活行为应有的自由。然而法律往往存在滞后性,在实务案例中存在将自甘风险与受害者同意、受害者过失相混淆以及将自甘风险规则适用于文体活动之外的情形。因此,研究自甘风险规则的适用,厘清该规则产生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问题,有助于最大化地避免对公民行为自由的不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1.
张国云 《北京观察》2002,(11):30-32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中国的收费公路已占全世界的71%,其中许多当数乱收费. 谁都知道乱收费的恶果:一方面通过费挤税,使得企业预期收益下降,百姓负担加重,国家财政应得的一块税被费活活吞占掉,这是近年来我国财税下降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有违基础设施建设初衷,恶化了投资环境,损坏了一个几千年文明国度的形象,这是经济泡沫和风险加大的一股恶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工具,文件在中国政府组织的运转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对文件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了文件生产的泛滥,甚至产生了许多“反效率”的冗余性文件。通过对A区区镇两级政府的文件生产过程及其行动逻辑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当前基层政府中文件的冗余性生产是基于中国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结构的产物,受到上下级政府间绩效责任和风险责任双向传导的科层制逻辑支配。对于不同层级的基层政府而言,文件的冗余性生产使得其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绩效压力与风险责任的捆绑与转移。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作为一种政府组织内部的特殊现象,从科层组织行为逻辑的角度出发分析文件的冗余性生产过程,能够为分析当前“以文件精简文件”的现实困境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1月15日,王某回到家中,发现丈夫吴某和另一女子薛某正在自家卧室床上行男女之事。王某拿起照相机,噼噼叭叭照了几张二人的裸体照,有合影,也有单张。事后,王某向法院提出离婚,并出示了照片,要求吴某、薛某给予物质和精神赔偿。不料薛某也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王某擅自拍摄他人照片,而且是裸照,这一行为第一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第二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要求王某对之进行赔偿。薛某还到当地妇联反映此事,要求妇联保护其权益。据调查了解,王某和吴某结婚已10年,育有一子。自前年吴某经商,经济有所盈余后,吴某对家庭的诚…  相似文献   

14.
胡巍 《理论月刊》2004,(5):123-126
担保是保障债权实现的方式,担保方式的选择对实现债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国家机关除不 能作为保证人外,实质上它可以作为抵押、质押等的担保人。  相似文献   

15.
贾宝金 《传承》2010,(6):140-141
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法院认定合同是否有效,实际上是对人实施的行为是否有效进行认定。一个合同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可以分为两个行为,签订合同行为和履行合同的行为。履行合同行为无效并不必然导致签订合同行为的无效。法院不能通过审理履行合同行为而得出签订合同行为是否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法律调整的是人的行为,法院认定合同是否有效,实际上是对人实施的行为是否有效进行认定.一个合同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可以分为两个行为,签订合同行为和履行合同的行为.履行合同行为无效并不必然导致签订合同行为的无效.法院不能通过审理履行合同行为而得出签订合同行为是否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武汉成功化解了因突发严重雾霾天气而引发的社会恐慌。这一舆情应急预案优化案例向我们说明:从舆情应急处置角度讲,网络舆情异常突变就是政府应急命令,分辨事实才能以正视听;而从完善舆情应急体系看,化解舆情危机须创新工作思路,立体完善舆情应急预案优化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改善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主题。在中国,民众缺少灾害风险意识是造成自然灾害损失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在日本,自然灾害风险图成为政府进行灾害管理,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工具。日本政府已经绘制了一套完善的全国性自然灾害风险图,旨在让政府决策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大众了解所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生命财产安全损失。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解决纠纷的机制。但是在真伪不明的情况下,诉讼风险随之产生,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莫过于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无罪推定与反对自证其罪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衍生出公诉方或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但是在证明责任转移和倒置情况下,则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改善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主题。在中国,民众缺少灾害风险意识是造成自然灾害损失扩大化的重要原因,在日本,自然灾害风险图成为政府进行灾害管理,提高民众灾害风险意识的重要工具。日本政府已经绘制了一套完善的全国性自然灾害风险图,旨在让政府决策部门、相关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大众了解所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同时最大程度避免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笔者在日本担任访问学者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