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布斯虽然不在了,但这位最棒的商界CEO的传奇人生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下面分享10条乔布斯名言,这些经验所折射出的智慧,或许正是你终其一生所寻找的:1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乔布斯经常指出,苹果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苹果一直设法嫁接艺术与科学。  相似文献   

2.
词语解释     
《前线》1986,(3)
欣赏主体——指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能够欣赏文艺作品的人。欣赏客体——欣赏客体是相对欣赏主体而言的。它是指具有艺术美和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欣赏的再创造——主要指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运用想象与联想,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进行补充,丰富、扩大、改造。  相似文献   

3.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与其他高校有着明显区别。要在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将艺术、美育与人生成长等内容融入教学课堂,充分挖掘艺术院校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艺术化、美育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小小鑫 《党课》2012,(14):76-76
适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它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人生境界。每一个人,自出生便拥有设计自己人生的权利,但你是否为自己的适意人生做主了呢?  相似文献   

5.
陈赟 《学习论坛》2006,22(3):55-59
儒家哲学中事物经验模式的特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界意义上的事物是通过主体的事务与实践而进入主体的经验世界,因此,事物的经验具有内在于事务(实践)的特点;二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经验,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经验,事物与主体自身的存在不可人为地加以分割;三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经验过程也就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化天之天(自在之物)为人之天(为我之物)的过程,即把自然界人化、文化的过程,因此,对于事物的经验是一种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抒情的人道主义"是汪曾祺文学创作思想的主脉,"和谐"是其艺术样态的本质特征.作家用充满温情而平等的眼光去看人,去接纳平凡人生,用素朴而诗意的心态去书写世俗生活,在人生的沉重和苦涩中发掘温馨的美感和健康的人性人情.其创作思想和艺术个性的形成,主要在于作家对儒家思想的独特理解以及沈从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遗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无人不有、无事不生的,遗憾本来就是伴随人生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补遗憾则是人生的又一大艺术。  相似文献   

8.
耿彦波 《学习月刊》2013,(15):52-53
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是关乎生命价值的重大问题。读什么书,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人生选择也是经验科学,人生感悟,一孔之见,抛砖引玉,或可丰富人生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对儒家文化的继承,最有价值的部分不在于他接受了多少伦理观念,而在于他真正领悟了儒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并以自己的作品加以阐释和弘扬。他对"游于艺"的艺术人格的标举,对中和之美的人生境界的倾慕,对诗教传统的认同,都反映了这种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不少人,其中特别是青年人,非常关心人和人的价值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应予肯定的积极现象。它表明这些人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向往着美好高尚的人生。然而要实现这一点,经验告诉人们,必须对  相似文献   

11.
趋势之一:终身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贯穿终身的学习已经成了丰富人生经验、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和谐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趋势之二: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等。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行为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也从以青少年在校学生为主,演变为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华,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深层的精神轨迹。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外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半个世纪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她演绎了“大则远,远则逝,逝则返”的一切艺术实践的循环规律和一个艺术人生的运动形态。这就是她从艺术人生中窥见出从自然到必然再到自然的人生艺术轨迹,以激励后人“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人生艺术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音乐学院前掌门人柴永柏(正厅级)原本是一名音乐专业的门外汉,多年来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成为国内知名音乐学府的掌门人,还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取得很深的造诣。然而在仕途和音乐艺术的道路上如日中天的时候,柴永柏却忽视了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写词谱曲,导致自己在事业和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跑偏,最终身陷囹圄,锒  相似文献   

15.
高校朋辈辅导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朋辈辅导中既能够帮助他人实现心理解围纾困,又能够提升自身阅历,丰富人生经验,防止陷入心理问题的困囿。本文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针对高校朋辈辅导的工作特点,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后喻文化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朋辈辅导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为高校朋辈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价值启发。  相似文献   

16.
李丽华 《世纪桥》2013,(5):86-86,106
本文通过对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分析与解读儿童艺术通感的社会价值,认为艺术通感丰富了儿童的审美经验、给儿童带来审美自由、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综合艺术课程是培育儿童艺术通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32):66-66
剪纸一向都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创造,从古代开始,很多民间艺人就用剪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的作品。这是香港艺术家Bovey Lee(李宝怡)的作品,她在UCBerkeley大学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2005年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剪纸作品,从此Bovey Lee爱上了这门艺术,她用剪纸展现了她细腻的艺术天赋,也把剪纸这个艺术更为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人作为社会主体是具有需求的,他的每一活动都与满足需求相联系。但是人毕竟不是一般动物,其需求欲望和需求行为多少总与社会文明相关。尤其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密不可分。这种不可分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精神文明对主体需求的调节和引导作用。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一、崇高的人生理想对主体需求的指导作用。精神文明的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的人生理想。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他的思想和行为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但人又具有超于现实的理想。马克思在对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评注里,称誉人的理想是人类的“伟大资禀…  相似文献   

19.
所谓人生价值的实质内涵,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包括自然、社会和他人)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质和积极意义。它包括两个对向交互的过程:其一是人们主体目的和力量的现实化、客观化的程度,及其对社会和人类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这就是人生价值的创造过程。它体现着主体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标志着人生自我价值的社会化和普遍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理论运动,这个理论运动含有六个结构要素,即:主体、目标动力、客体、介体、手段、结果效用。以上六个要素的互动,展开了"化"的过程。其中主体、客体、目标动力、介体四个要素是既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而只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相对自由的,是主体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是主观条件和主观努力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效用施加影响的真正舞台,因此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主要就是主体选择和运用手段的经验得失。主体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手段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