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天看到一份“红头文件”,印发一位负责同志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报告。奇怪的是,标题之下却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字:“未经本人审阅。” 人们之所以把领导机关的这类正式文件称为“红头文件”,是因为要据以指导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干部是想把它作为挡风遮雨的“保护”伞的。 问题是,这样重要的文件,注上“未经本人审阅”以后,其价值却使人有点扑朔迷离了。不信吧,它是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北京市为对市民素质状况进行一次摸底,别出心裁地在毗邻交通要道的一些大商场存放了相当数量的“应急伞”,专供因突然下雨而又没有雨具的行人临时之用。下雨时,行人只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即可就近在商场取得一把“应急伞”;用过之后,可将伞归还到这些商场中的任何一家。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应急伞”大多一去不复返,今举办者十分尴尬。无独有偶。南京市有位退休老人为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在上海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近年来却特别引人关注—— “基本形成社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的城市生活体系”已被列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市长徐匡迪作出承诺:九五期间,上海用于环保的投入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而这个比例在发达国家是1.5%左右; 市委书记黄菊更是简洁明快,他在一次国际咨询会上郑重宣布:“2000年要把上海建成一个生态城市!” 不少人士对上海这种决心表示惊讶,甚至也不无怀疑。但是,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上海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无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 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 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归来的时候,带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呢?”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带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带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南京军区某师警调连专业军士金正洪,是一名普通志愿兵。在1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学雷锋,曾先后7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3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全国学雷锋标兵朱伯儒来信鼓励他“奉献社会,无尚光荣”。“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写来诗歌赞美他是“当代青年的楷模”。然而,谁能知道,就是这样一位同志,却遭受着种种非议和责难,走了一条“坎坷雷锋路”。这里,笔者摘录金正洪的几段自述,作为“坎坷”的佐证。——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青年人把老大爷撞倒了,没把人扶起来便扬长而去。我就赶紧跑过去扶起老大爷。没想到,后边跟上来的几个小青年不干不净地说:“当兵的,又不是你爹,充什么  相似文献   

6.
达古拉     
叶坦 《瞭望》1991,(33)
我第一次仔细看着达古拉是在1968年秋。当时我们几个刚到内蒙古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被分配去与达古拉合放一群羊。事先队上的头头跟我们讲:“达古拉的男人是‘内人党’,现在还在集中劳改,你们要和她划清界限。”牛车队拉着我们走向达古拉的蒙古包,她远远地跑出来迎,连连说“赛努”,“赛努”(“你好,你好”)。我们谁也不回答她,但是我却暗暗地把这个“反革命家属”从头到脚地端详了一遍: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6,(4):46-46
陈德照撰文指出: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掩盖下的经济质量问题是我国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我国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经济内涵和经济质量方面的差距缩小却没有那么乐观,这种差距在一定时期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个问题在具备四个条件时会突显出来,即“目标是扩大经济规模而不是提升经济内涵与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没有到位;人们更多关注当前利益而非长远利益;科技创新慢于发达国家以及人的素质提高慢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眼下却出现了一种得道“寡”助的怪现象。 某阀门厂大搞任人唯亲,硬是把不懂技术的外行任命为技术科长。其产品装到锅炉上,压力稍大点就漏气,因而用户纷纷退货,订单也日见稀少。怎么办?人家自有“绝招”:经集体研究,拿出几万元去送礼(其实是行贿),美其名曰“感情投资”。还真灵!这么一搞,退货的渐渐没有了,订单倒多起来。一个老—人对这种歪风邪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两件事办得漂亮、利落,让人忍不住就想喝声彩,叫个好。 一件是天津的“大地走红”事件的处理。去年10月初,有艺术家在天津的水上公园搞了个叫作“大地走红”的大地艺术作品。万把红伞的铺陈,给天津人带来了很新奇的感受,也带来了一点小小的诱惑,由这诱惑而导致了一点没面子的尴尬,一万把伞几天丢光。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一万把伞回来得也很快,10月下旬,“大地”又重新“走红”。这个“魔术”是谁变的呢?是天津市委。天津市的领导者们用的是“小题大作”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偷与官盗     
元明 《民主》2009,(11):55-55
近读一篇文章.把中国坏蛋和外国坏蛋作比较,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坏蛋比发达国家要多。比如.“偷砍电线卖钱”是某些发展中国家才有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就看不到。在我国的“个别地方”,腐败分子似乎猖狂得多。贪官们不刮地皮则已。一刮往往就是几千万上亿元。从逻辑分析,人家的制度过硬.坏蛋们没办法“猖狂”也许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说“严”     
孙子论为将之德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他把“严”字列在最后,却不等于不重视它。据史书记载,孙子为将的第一次实践就体现了一个“严”字。吴王夫差为了试验孙武的才能,令他指挥一队宫中的美女演习战阵,他当场就把在演阵中充当队长而又嬉笑、不服从命令的吴王的爱姬杀了,使吴王大惊,同时也赢得了吴王的信任,以后充当吴军主帅,伐楚得胜。 在当今世界上,两千年前的孙子兵法又时兴起来了,号称企业管理能手的日本人倡导把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管理。应聘担任过几年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联邦德国专家格里希,治厂颇有高招,给人印象深的也是一个“严” 字,即劳动纪律要求严,产品质量把关严等等。  相似文献   

12.
守卫在老山前线“八十年代上甘岭”上的某营教导员张玉佩,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听到几个战士叨咕:“明天是端午节。”战士想到了传统的民族节日,可阵地上却没有过节的条件:不要说没有聚会的场所,没有庆祝节日的食品,就连正常的吃喝也保证不了。按说,在这种条件下,不过节,战士们也没有什么说的,然而张玉佩并未因此而放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责。他给全营所有的班排部挂了电话,次日,又钻到各个猫耳洞和战士们一块“过节”。虽然只有口头慰问,但却使战士们亲身感受到“领导心中有我们”,比吃到美味佳肴还高兴、振奋。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新时期“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在一段时间里、一些报刊把“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阐释成“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这种说法,并无错误,却似任有不  相似文献   

14.
一切仿佛都是顺理成章地发生的。当物质生产部门的改革为彻底打破“企业办社会”模式,竭尽全力“剥离”所有生活服务性“拖累”以使企业变得“纯粹”时,“精神生产”——科学、文化、教育、艺术、新闻、出版诸事业单位在十数年的改革中却逆向走了一条全面力、“三产”的路——小单位少则几家公司几个“实体”,没办实体的也至少有几个创收项目,而有的较大的机构竟办出了几百家公司和实体。一点不夸张地说,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找不到一个依然存在却无创收行为的“精神生产者”了。这种“母生子”式地“生”出“三产”,不言自明地是要一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精神生产者”,学会用自己的“肩”自己的“手”为国家分担“社会”责任——也就是养活他们自己。“圈”中有人士描述此种经历的感受时,几分无奈几分戏谑地说:“真有点儿‘养儿防老’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当好指导员的“指导员”,帮助基层政工干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这是沈空某旅提高思想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一个主要做法。 为什么“勤婆婆”却带出了“懒媳妇”? 该旅下功夫抓基层政工干部任教能力训练,是从一件事情的反思中开始的。 一次,某连一名技师到别的连队帮助工作期间,听了一堂教育课,竟与他前一段时间在本连听的课一模一样,连小标题都不差。课后,他向旅里一位领导反映说:“这样照葫芦画瓢的课我也能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一向老实厚道的青工小刘受到领导的批评后,把自己一台价值四百多元的收录机狠劲摔坏,大家愕然……这种受到挫折后,把内心的憋闷和焦躁“投射”到不相干的人或物上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投射”。“心理投射”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一些人在单位里碰了钉子,却回家打孩子出气;有的孩子受到父母的责骂后,不敢还嘴,却把一个好看的杯子故意弄碎;等等。这种不正常的心理所导致的行为往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有的甚至会犯下破坏国家财物或伤害无辜的罪行。  相似文献   

17.
水番 《瞭望》1996,(Z1)
民以食为天。数亿人集中在春节几天暴饮暴食,历来是颇为“壮观”的场面。现在,这种场面已渐成陈迹。那么“吃”在今年的春节,又映现出了怎样一番风景? 蔬菜市场:货多人少 每年春节,菜市场都像在举办狂欢节——购物的狂欢。可今年采访菜场经理,却感到他们不像往年那样神采飞扬。“货源是绝对  相似文献   

18.
武汉的话题     
舒展 《民主》1998,(11)
我是一个纯种“九头鸟”。17岁就离开武汉去外地求学。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因采访任务两次回到我梦魂萦绕的故土——湖北武汉。俗话说“两座山碰不到一起,两个人却可以奇遇”。两次回武汉的同伴都是同一位画家,他祖籍广东,却从小到大生活在北方;此公对武汉印象不佳:50年代那次,正赶上三伏天,一下火车便说:“四大火炉,名不虚传,把白薯放在马路上都能烤熟!”80年代这次,正赶上三九天,又说室内外可以冻冰棍儿不用冰箱。  相似文献   

19.
李俭 《瞭望》1994,(18)
咱们华夏人口见长,可耕地却在减少,因而大概每年都要新开垦一些荒地。但若是把现有良田撂下,把精力都花在新垦土地上,那我们可要有饿肚皮之虞了。 您别担心,咱们的农民兄弟以及与“农”字沾边的行当不会干出这种事儿的。 然而,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这类顾此失彼的现象却并不鲜见。 前不久下基层搞调研,在某市就听到了一个“撂下良田去开荒”的反映。 那是在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上,一位同志不无忧虑地说:“当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十分急迫。可有的主管领导的劲却不愿往这方面使,宁可撇下国有企业,把主要精力用在新上项目、新铺摊子、拍卖企业、批租土地、兴办开发区等方面。”这位同志的话音未落,另一位同志补充道:“这叫‘撂下良田去开荒’。” 这些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晓松  张毅 《侨园》2001,(6):32-33
“走出去,拓展海外投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在以往“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很少能够听到的声音,却成了9月8日至12日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主旋律之一。引进来,走出去,促进双向投资,成了中国入世前夕所举办的最后一次全国性投资促进盛会的两大主题。“老外”向中国企业招手为了给外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双向交流的机会,组委会从海外邀请了几十个国家的官员来华,组织了12场双向投资和境外招商说明会,介绍本国、本地区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这些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12场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