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如今的泉州,与国内其他大都市相比,显得秀气有余,豪迈不足。现在,我们既然以“海丝”为名申报“世遗”,就应该重振古泉州“东方第一大港”雄风,力求改变目前泉州城市规模偏小、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景点零散和内涵欠缺的状况。为此,大泉州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舒雯 《政协天地》2013,(12):24-26
今年初,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尤权书记在泉州调研时对泉州新时期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中共泉州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泉州市政协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抓住国家、省赋予泉州“金改区”和“综改区”的重大机遇,把协商民主贯穿于大讨论活动中,先后召开两次政协常委会和5场座谈会,组织市政协常委、部分企业界委员、异地商会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各界别小组、政协机关干部建言献策,汇聚合力,形成推动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13,(12):29-30
泉州政协委员参加“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中,对如何发挥泉州在福建中心城市作用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古城泉州的灵魂,是泉州人引以为豪的金名片,去年,泉州从全国10个申报入围的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道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再次获得世界性的认可,焕发出璀璨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福建通讯》2002,(12):10-11
泉州是福建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构建三条战略通道中要找准位置和切入点,推进大泉州的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繁荣带崛起。  相似文献   

6.
闽南“金三角”纪行邹霆第一次听到大、小“金三角”之说,大约是在15年前。所谓大“金三角”即福建、香港、台湾,而小“金三角”则是漳州、厦门、泉州。不久前,我自闽南“金三角”驱车观花归来,顿觉在岁月流逝的同时,昔日的漳州、厦门、泉州也已大改旧貌,宛如三位...  相似文献   

7.
泉州,在宋元时就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长期的货物吞吐、文化交流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广博。当记者走进泉州,见到鲤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上官春安时,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眼前的这位部长谈吐之间透着谦逊、平和、儒雅。  相似文献   

8.
晋江庆莲寺     
南出泉州,距泉州刺桐大桥一箭之遥的新店雁山北麓,有一座庆莲禅寺。雁山既非名山,庆莲寺也非大刹,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善男信女却络绎不绝,逢年过节,这里更是人山人海,门庭若市,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9.
李均 《政协天地》2009,(10):25-27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亲历了泉州名牌的发展历程,深深感到,是泉州的沃土培育了泉州名牌这朵鲜花,是名牌引领、带动了泉州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清,简称雍、武,位于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象一把折扇平展于京津两市之间。东西宽41.78公里,南北长65.22公里。总面积1574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面积、人口均居全市区、县之冠。志载:“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秦时泉州为地域名,面积甚大,得名于古泉渠。秦末汉初在泉州域内又置雍奴县,为天津市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建置县,至今已2206年。“雍奴”,薮泽之名。《水经注》云:“四面有水日雍,澄而不流日奴”。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宋代大学者朱熹曾用"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诗句给予高度赞誉。泉州又是一座生机勃发的现代化城市,名闻全国的"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正是对泉州改革发展轨迹的概括。作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的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地级市前列。城市向东,幸福向海。从近两千年的泉州城市发展演  相似文献   

12.
尤东风 《政协天地》2010,(11):31-32
中央扶持海西港口的建设,对泉州及泉州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泉州港要借助这一历史机遇,带动泉台两地交流,除了货源的相互交流,还会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必须扎实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保: 我的朋友原是莆田仙游糖厂职工,工厂倒闭后在莆田缴纳养老保险,现在泉州工作,户口也在泉州,单位也为她缴纳养老保险,现在变成两边缴,即莆田也在缴纳养老保险,泉州也在缴纳。问:两地的账户能不能合并,以后就在泉州缴纳?  相似文献   

14.
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泉州,依山傍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市井十洲人”的宋元古时,泉州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和践言笃信的优良品德,就赢得了各方赞誉。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撰写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名联,至今仍镌刻在著名的泉州开元寺大门两旁。而今,在市场经济和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2,(5):42-43
为了研究泉州市政规划建设为何体现地域特色,探索宗教文化与旅游如何密切结合,近日,泉州市政协组织了民族宗教界委员前往四川、贵州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委员们普遍反映启示良多,收益甚大。  相似文献   

16.
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声韵婉转传情,扣人心弦,让人回味无穷,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发祥于泉州,远播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2009年,泉州南音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怎泰。那么,为什么说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呢?它有什么特色?它又是怎样传承与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7.
李冀平 《政协天地》2013,(11):18-20
泉州在义化部今年主办的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从苏州、杭州、黄山、青岛、济宁、武汉、桂林、西安、咸阳等10个人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是一座具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城市。她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走来,  相似文献   

18.
作为著名的侨乡,泉州有不少生活困难的华侨。近两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个叫陈小钢的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如何进一步认真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全面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1月8日至10日,福泉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驻泉州的人大代表,市四届人大代表,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工作机构负责人160多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20.
泉商印迹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开拓进取,不惜自强,这里的人民重新描绘着好山川……一首《蓝蓝泉州湾》,唱出了泉州人的心声。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泉州南临台湾海峡,靠山面海,山地、丘陵居多,堪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在这个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脱颖而出,创造了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首位的奇迹。泉州人将“泉州制造”带出国门,全球每5个人所穿的运动鞋中就有一双产自泉州,每百件夹克中就有12件来自泉籍商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