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民工子女留守是国家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安排的结果,但更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在迁移流动中的理性抉择与意识建构。城市生存条件、乡村归属意识及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等是农民工让子女留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全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其中大部人长期与子女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子女”问题,由于他们不能得到很好的关爱,他们的身体素质、文化教育素质以及思想素质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加强对“留守子女”教育的关注,将有利于中国农村人口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十分关注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积极探索和构建了包括"关爱模式"、"社会支持模式"、"自强模式"和"赋权模式"等四种有效的农民工留守子女社会支持体系,形成了政府、家庭、学校、全社会等多方联动共同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工作格局。今后,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政府应应承担起首要责任,教育部门应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条件,家长应不断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全社会应继续保持共同联动。  相似文献   

4.
迁移加速是本世纪前半叶我国人口变动的突出特征。从迁移总量、迁移人口的自然构成和社会构成、迁移原因及迁入人口的来源等研究天津市的人口迁移状况,对于揭示天津人口流动规律、资源配置效果、社会管理水平等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大开发必然会引起人口迁移 ,而人口迁移必然产生人口素质效应 ,人口迁移素质有正面效应 ,也有负面效应 ,因此要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人口素质效应 ,以便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便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以及早期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和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三农"问题面临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平 《理论前沿》2003,(19):16-18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小集镇建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涌向城市打工。他们当中的很多家庭将尚未成年的子女留在了农村,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友照顾,这就产生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需要全面认识现行政策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家庭经营与规模经营的关系、社会改造与技术改造的关系、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必将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城乡分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因城乡分化而导致的社会结果是不同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现代社会城乡分化的逻辑结果包括基层政府的弱化、现代农民的分散性以及"三农"问题自我循环性。从城乡分化的历史逻辑视角来分析我国公共治理观念与结构现实选择,可以在更宏大的视野下理解新农村建设战略布置深层意涵,即城乡统筹协调为先导的"元创新"理念下的公共治理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11.
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切合于当地农业特色的二、三产业。文章分析了中国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具有有别于其他青少年群体的特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隐患应引起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义务采取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为切入点,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深入剖析个中弊端,提出"补偿教育"的概念和具体措施,从教育角度对"留守儿童"现象造成的社会隐患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群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问题也日益突出。监管人对儿童的角色期待模糊,监管人、孩子和学校三者之间缺乏交流、互动,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监管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四川灾区儿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5.12汶川地震灾难之后,这些幼小的、原本就孤独的心灵中的阴影就更加挥之不去,创伤不知何时才能抚平。灾后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应通过借鉴国外灾后心理辅导等相关经验,对儿童和青少年加强灾后心理干预,来解决精神创伤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容量的扩张,失地农民问题由此而生。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就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上探索出路,防患于未然,归根结底,也就是要首先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运用"迂回战术",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即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缩小农村,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主流稳定、进取务实和健康向上态势,但主流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与青少年正常思想道德发展不和谐的暗流。因此,认真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成因、思考对策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农民的流动而引发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从社会学角度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是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要促进他们的发展,必须多渠道增强他们的家庭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政策与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社会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涉及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过程的平等,平等权利的实现就是从社会排斥走向社会融合,社会政策作为对社会资源的有权威性的再分配,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有效回应,其目标就是增强社会的整合和稳定,全面提升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因此,社会政策在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一个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正在形成。农村留守儿童的风险境遇主要是生活质量低,心理和自身安全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社会、家庭的视角出发,提出解决风险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解决其本身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减少社会运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