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戬 《人民检察》2011,(7):77-78
社会矛盾的存在形式决定着矛盾纠纷的防范和化解方式。要充分发挥公诉职能,进行社会矛盾化解,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必须首先明晰公诉环节的矛盾边界及其特质,并进行相应的消解矛盾的准备,从而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形成细致的工作流程。公诉环节化  相似文献   

2.
要充分发挥公诉职能,进行社会矛盾化解,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我们必须首先明晰公诉环节的“矛盾”边界及其特质,并进行相应的消解矛盾的准备,从而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形成细致的工作流程。公诉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应以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在路径选择上,一方面应立足于基础职能,另一方面应有效拓展延伸职能。延伸职能的社会矛盾化解必须同公诉自身职能推进的矛盾化解内容实现有机的结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后者是基础更是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格局大规模调整,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司法诉求的形式涌入司法领域。因此,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本目标。从检察环节建立科学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要求出发,分析传统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建立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探索,进而就最大化地运用检察职能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的思考,探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诉作为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刑事案件中大量涉检涉诉的矛盾和纠纷集中在公诉环节,公诉部门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集中带”和“突破口”.因此,对公诉办案进行风险评估预警,也就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和紧要任务.为此,本文结合温州公诉办案实际,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层层揭开公诉办案风险成因这一神秘面纱,以期今后对公诉办案风险的化解与应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是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要主体之一,运用群众工作原理统筹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人民检察践行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根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检察环节社会矛盾纠纷特征的分析,探讨检察机关基本职能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关系,从而探索运用群众工作原理统筹新时期检察环节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有效化解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伍正 《中国检察官》2012,(15):61-64
广义上的检调对接,是指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和谐司法的理念和调解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有效化解检察环节各类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本文研究的方向限定为公诉环节的检调对接机制,是狭义上的审查起诉阶段的检调对接机制,即指对于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审查起诉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先由检调对接调处中心在审查起诉一定期间内促成刑事和解,再由公诉部门根据案件情况酌情处理的制度。一、实施检调对接机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社会矛盾化解同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一并被确立为三项重点工作,这是针对我国国情所作出的一项战略性部署,也准确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的笔者作为基层检察院的公诉干警,以公诉工作的主要职能和根本目的为基点,结合自身的司法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探究,进而提出了公诉工作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以期能为我国公诉工作机制改革及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徐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2,(31):205+207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在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的基础上,需要赋予更多化解社会矛盾的内涵。在公诉环节建立风险预警制度,是建立整个检察机关涉检信访评估预警机制的关键,更是有效掌握并及时化解公诉案件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社会矛盾呈现多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易激化性等特点。由于非诉讼化解矛盾纠纷功能的弱化,人民法院由化解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成为第一道防线,审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济南中院着力推动建立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体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的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同时,工作重心前移,法官深入村(居),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从济南中院近年来的实践看,一体化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新时期预防化解涉诉矛盾纠纷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公诉机关作为检察机关的核心部门,是检察机关履行诉讼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整个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诉机关在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的基础上,无疑需要自觉担负起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公诉机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1.
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是检察机关通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以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笔者根据对覃塘区检察院2005年至2007年信访案件的调查分析,从基层检察院信访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突出特点对当前检察机关所面临的矛盾纠纷概况进行剖析,通过调研,拓宽视野,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检察机关在化解涉检信访矛盾纠纷能力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最后从信访观念、信访制度以及信方能力三方面提出在信访接待环节提高检察机关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矛盾化解是当前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诉部门承担着审查起诉职能,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摆在公诉部门面前一道难题。本文结合公诉实践的实际,谈谈基层检察院如何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3.
文运政 《法制与社会》2012,(23):297-29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检察环节面对的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如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基层检察院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基层院检察工作实际,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为视角,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控源治本,综合施策,提升涉检信访矛盾化解整体效能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潘卫群 《中国律师》2007,(12):38-40
2007年8月31日。北京市委刘淇书记、王安顺副书记在全市领导干部会上安排和部署了全市维护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刘淇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出:在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方面,要特别注意发挥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以案说法,引导群体依法反映利益诉求。这既是北京市委领导对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给予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北京律师积极参与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律师进一步完善这项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赖峰 《人民调解》2007,(10):37-38
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灭在基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防患于未然"!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如何"防患于未然",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很多,本文试就矛盾纠纷的排查和防止激化方面发表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邱石扬 《法制与社会》2010,(27):183-18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要求政法机关在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建立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在检察实践中,我们应适当运用刑事和解制度来最大程度的化解社会矛盾,把矛盾消灭在检察环节。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凸出,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是公诉人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公诉人在矛盾化解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从公诉人及公诉部门两个层面着手,提升公诉人化解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程 《法制与社会》2013,(15):133+135
本文从检察机关基层办案实践入手,总结了公诉环节风险案件矛盾化解工作概况、涉及因素及矛盾化解标准等实践问题,提出了矛盾化解的难点及公诉工作所处的困境,提出更新执法理念、提升实践能力、构建长效机制等框架性的对策建议,希望对于公诉执法办案及矛盾化解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进入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是全局问题的综合反映,社会矛盾的化解是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因此,检察机关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体之一,是矛盾化解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应当在分析和研究涉检社会矛盾特点的基础上,把握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司法局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探索实践“疏导心理疏解矛盾”(以下简称“双疏”)工作方式,将心理疏导引入到调解工作中,达到疏解矛盾的目的,在深层次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