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入世,到底是“狼来了”还是“凤来了”?且不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受冲击最大的将是农民。那么,农村现状怎样?干群思想状况如何?我们历时一个月调查走访了汉寿县的29个乡镇场,重点剖析了文蔚乡以及西竺山乡的玉花桥村,所到之处,看到不少农户修了楼房,听了乡村干部倒的“苦水”,与部分农民算了细帐。总的感觉是:农村改革发展有成绩,乡村干部工作有难处,结构调整任务很艰巨,农民增产增效不容易。由此看来,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干群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缓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首要问题。一、农民增收难是农村产…  相似文献   

2.
刘占芳 《奋斗》2003,(11):35-36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曾多次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十六大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保持农村社会的进一步稳定,乡村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广大乡村干部的作用呢?多年农村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是要摆正乡村干部在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这与广大乡村基层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群众对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干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也时有发生。一方面,农民对干部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另一方面,干部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表现:部分干部作风不细,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4.
常听乡村干部慨叹,如今的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党的农村方针政策要贯彻,农民的义务要履行,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对农民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只剩下依法治村了。 诚然,随着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工作必须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乡村干部必须学法知法守法,并坚持依法行政,这是前提。但如果因此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那就有失偏颇了,自然也不可能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甚至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立,此类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一些乡村干部之所以不愿做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是农村工作的两大主体,顺利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干群两个主体的紧密结合,团结奋斗。因此,农村干群关系如何,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对平陆县一些乡(镇)村干群关系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乡村干群关系融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也有部分乡村干群矛盾突出,影响了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应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6.
樊金宝 《奋斗》2002,(1):10-11
绥滨县委在开展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把转变.干部作风,解决农村难点问题,带领农民致富,作为全县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及时地总结和推广了北岗乡党委建立“干群联系卡”制度的成功经验。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建立“干群联系卡”制度为载体,以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农村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央决定免征农业税,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举措,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同时免征农业税使农村工作面临四大困境:一是乡镇财政更加拮据,乡村债务难以化解;二是土地问题日益突出,人地矛盾逐步升级;三是公益事业融资渠道窄,实事好事无力承办;四是农村工作量剧减,乡村干部人浮于事。破解这“四大困境”,需要方方面面努力,但主体在乡村干部。乡村干部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尽快实现职能转型、重心转移。  相似文献   

8.
中央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对良种进行补贴的“一免两补”政策,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对今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免两补”后,乡村干部如何转变领导方法?最近我们深入到部分乡村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以来,湖南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如暖融融的春风,吹开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心扉,消融了干群之间多年积存的隔阁,给了农民无限的希望和力量,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农村呈现出一派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团结的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以取消农业税为标志,在此之前国家通过从农村汲取资源以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现代政权的建设,在此之后,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以工补农、资源输入时代的开始。在资源输入的过程中,干群矛盾是减少了,但是农民对基层政府,乡村干部仍然不信任,新的乡村利益共同体正在形成,村庄内部的自主性、内生性秩序仍然难以发生,如何在资源输入过程中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一个常规性权力完备的村级组织是实现乡村治理转型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认识不到位,工作难落实。在部分农村,一些领导干部对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势缺乏必要的认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二是干群学习少,干群关系松。一些村组长期不召开会议,不组织农民学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进而使农民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疑虑和不正确的看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对公益事业发展消极,封建迷信、赌博活动泛滥。而个别干部以…  相似文献   

12.
社会稳定,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解决好当前农村各种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群策群力,多管齐下,辩证施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的利益问题。目前在一些地方,不执行中央有关规定,随意加重农民负担;有的随意变更土地承包关系,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少数地方计划生育等罚款混乱;少数基层干部吃喝贪占公款,以权谋私等等。农民的合法利益受到非法侵害 ,干群矛盾渐趋激化,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3.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但从实践来看,一些乡村干部或由于政治素养不高,或受传统工作习惯羁绊,执行政策法规的水平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因此,提高乡村干部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  一、要增强乡村干部执行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党的十五大以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力也日益提高,这就与当…  相似文献   

14.
付慧华 《奋斗》2014,(5):39-40
对于桦川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始终处于不足甚至严重稀缺的状态。针对部分乡村干部反映的“农民在办理粮补、低保、农保等涉农事项时,要多次往返县、乡,办事的周期长、成本高、意见大”等实际问题,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来解决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恶治顽”不可取张少华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少数乡村干部在向群众收取各种款项(包括不合理摊派)时,对一些思想顽固,行动迟缓,不按时缴纳的群众采取收拢一些农村社会“恶人”,强行入户,硬性收取的办法,此之谓“以恶治顽”。这帮恶人是被一些乡村干部高薪请来“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农村干群冲突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些地方的领导在为乡村干部“撑瞪壮胆”时,对群众动辄训斥、辱骂,直至采取强制措施和非法手段,严重地损害7党群、于群关系。必须看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农民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冲撞,产生过激言行,是难以避免的。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以解决。还必须看到,解决农村干群关系的矛眉,首先要从乡村干部自身找原因。在农村,绝大多数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7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但也有少数干部由于自身思想、作风问题而导致农民过激言行。如果处理这类问题,把责任完全推给群众,甚至对群众采…  相似文献   

18.
提高乡村干部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李晓娥乡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细胞。快速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搞好整个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变乡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出路。乡村干部素质的高低,领导经济建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2,(36):50-54
乡村两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推动者和执行者,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应该说,乡村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乡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乡村干部的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腐败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本文选发的4个乡村干部腐败堕落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展卷看案情,掩卷思案因,收卷留警示,希望广大乡村党员干部能从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忠诚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从政的路上不摔跤。  相似文献   

20.
赵立春 《共产党人》2006,(16):32-33
目前,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使“农不养政”变为现实,标志着城市支持农村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农业税的取消,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乡村干部从以往向农民催粮催款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