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法治型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就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党的十九大对农村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专门部署,今年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为我们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现在关键就是要抓落实。下面,我就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几点建议。(一)要让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也要克服急于求成心理新农村建设不是几年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方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多远-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解读总书记的这句话,我们在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的同时,更要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想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看看中国农村的现实,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农村经济基础落后,发展不快,是最大的距离首先,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是农业投入品的成本过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有限。二是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普遍…  相似文献   

4.
王健萍 《党课》2009,(8):52-54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系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农村党员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冯海东 《共产党人》2008,(24):15-16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到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再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梳理这一脉络后,不难看出这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深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6,(20)
修建农村公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作为交通部门,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修建农村公路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路先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一、修建农村公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加快修建农村公路的任务。这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从发挥公路交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  相似文献   

7.
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实办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深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部署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坚持不懈、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大事办实办好。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改…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虽然近些年来,石家庄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得以逐步健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仍然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石家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产生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命线作用,使之成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谈及农业问题的标题。以前,我们在很多场合讲统筹城乡发展时,多是以城市为重点、为中心,强调农村服务于城市。但是,十七大报告在提到这个问题时,是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虽然近些年来,石家庄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得以逐步健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仍然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石家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但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种种误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在湖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战略意义的宣传和认识。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国家发起的一项大的运动,不能解决多少农村的实际问题;二是认为新农村建设将会由国家来统一解决所有“三农”问题。这两种认识,一方面是部分政府官员套用过去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几十年来,我们在农村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批批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屹立在华夏大地上。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历史的、长期的、艰巨的。我们…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差距愈来愈大,形成了“发达的城市,落后的农村”的格局。对于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我们不能泰然处之,如果不从现在就下大力气改变农村的整体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灵寿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对灵寿而言,既是难点,同时又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就灵寿县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也是惠及九亿百姓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央的精神实质,尤其应该注意工作策略和工作方法,扎实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我们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农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希望田野上的民心工程。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统筹能力较强的市,要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先行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他各市县郊区、中心镇,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重点,着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村地区,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力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希望田野上的民心工程。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统筹能力较强的市,要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先行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他各市县郊区、中心镇,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重点,着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村地区,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力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希望田野上的民心工程。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统筹能力较强的市,要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先行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他各市县郊区、中心镇,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重点,着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村地区,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力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希望田野上的民心工程。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统筹能力较强的市,要切实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先行一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他各市县郊区、中心镇,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重点,着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村地区,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力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希望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