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泪的控诉     
方飞  姜红 《江淮法治》2010,(16):22-23
毒品是人类社会公害之一,戒毒更是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毒品的危害也呈逐年递增之势。未成年人吸毒增多,女性涉毒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吸毒人员官方登记的数字,已经从10年前的9000人攀升到18000人,翻了一番;按照国际惯例,每一名公开吸毒者的背后有4至5名隐性吸毒者。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近日笔者走进安徽省戒毒所。与高墙内的吸毒人员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2.
大同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所长袁志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建成了全省规模较大的强制戒毒所,将一个“不达标”的戒毒所建成了“二级强制戒毒所”。他们坚持探索先进的戒毒管理模式,努力寻求戒毒工作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新路子。积极实践,全力追求使吸毒人员脱毒、戒毒这一最终目的。2005年,该所被评为“优秀基层单位”和“全市公安监管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郑芬  陈涛 《中国司法》2012,(5):85-89
2006年以来,根据中央关于"要依托强制隔离戒毒所、劳教戒毒场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建成一批综合性的戒毒康复场所"的要求,司法部开始了依托劳教场所建立戒毒康复中心的试点工作,劳教系统积极利用劳教所现有的戒毒资源和教育矫治条件,接收劳教戒毒期满后自愿留在戒毒康复中心接受戒毒康复的人员以及社会上的自愿戒毒人员,着力建设具备戒毒康复、心理矫治、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等功能,能为有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过渡性安置的戒毒康复中心。  相似文献   

4.
《司法业务文选》2011,(26):51+49
问:《戒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自愿戒毒是如何规定的答:禁毒法对自愿戒毒作了原则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吸毒人员主动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考虑到自愿戒毒与公安机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底至7月上旬,广东省增城劳教所成立了解教戒毒人员跟踪调研组,对2000年5月1日至2004年5月1日期间从本所解教的206名陆丰籍戒毒人员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考证。有关情况如下: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我所选择定点收容点陆丰市为调查点,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共抽取了206人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调查采用五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到当地禁毒委、缉毒队了解“吸毒人员”在册情况;二是到公安局、分局、派出所了解当地禁毒戒毒总体情况;三是到看守所、公安戒毒所、汕尾劳教所了解复吸违法戒毒人员情况;四是开展家庭专访、典型…  相似文献   

6.
43岁的娟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域阳光戒毒康复中心“阳光家园”的一名戒毒志愿者,当戒毒志愿者是她最大的骄傲,可她从不敢在别人面前“炫耀”。  相似文献   

7.
邓立 《中国司法》2000,(5):26-27
于北碚城区、嘉陵江畔的重庆市劳教戒毒所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专门收容男性劳教吸毒人员的戒毒场所。目前,该所已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劳教场所。戒毒所在对劳教戒毒人员重点加强思想改造和戒毒的同时,针对他们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特点,着眼于劳教人员解教以后的就业问题,相继开设了实用性较强的电脑培训班、食用菌培训班、汽车维修班等。在劳教人员王某的眼里.是西山坪劳教戒毒所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王某曾在外面戒过几次毒,但都没有成功,家里没有办法,通过法律程序,将他送到西山坪劳教戒毒。初进劳教所时,他骨瘦如柴、面如死…  相似文献   

8.
文书军 《中国司法》2008,(11):54-55
本世纪初,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要依托强制戒毒场所、劳教戒毒场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建成一批综合性的戒毒康复场所”。据此,司法部于2006年开始了在部分省市,依托劳教场所,建立戒毒康复中心的试点工作,并明确要求戒毒康复中心应对戒毒康复人员开展戒毒、治疗、培训、心理疏导、过渡性安置和就业指导,为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吸毒成瘾而又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人员(笔者称之为高危吸毒人员)与一般吸毒人员相比较,其吸毒所消耗的社会财富、危害个人身体以及所滋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要大得多。怎样做好对高危吸毒人员的戒毒和康复工作,从根本上减少直至消除他们吸毒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一直是公安禁毒部门面临的一个老大难、但又不得不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公安、卫生和民政等部门,成立有关对高危吸毒人员收戒和康复的专门机构或者联动戒毒中心。  相似文献   

10.
《江淮法治》2010,(13):10-11
在今年6月25日“国际禁毒日”的前一天,省禁毒办公室、省劳教(戒毒)局在宣城市省戒毒康复中心召开纪念《禁毒法》颁布实施两周年暨国际禁毒日宣教大会,全面展示了我省禁毒工作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省戒毒康复中心戒毒、宣教、科研三个基地建设风貌。此次利用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正是我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1.
刘金城 《检察风云》2005,(20):40-41
众所周知,戒毒是一道世界难题。有道是,一朝吸毒,终身戒毒。可见戒毒过程之艰难。然而,闸北区自“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试点起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32名禁毒社工呕心沥血为684名现行吸毒人员倾心服务,重点开案达150余个。目前,吸毒人员戒断毒瘾一年以上的有241名,阶段性戒断率达35.2%。有关禁毒专家称,这是戒毒史上的一个奇迹。面对吸毒群体,禁毒社工是怎么做的呢?笔者深入实地,探访其中的奥秘。这里有一个女性戒毒沙龙让吸毒人群聚首,历来被认为是犯下戒毒工作的大忌。对吸毒者能否通过沙龙形式进行集体指导帮教呢?彭浦镇的禁毒社…  相似文献   

12.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4名吸毒人员的心理分析与探讨周健针对当前社会上吸毒人员增加和戒毒后复吸率高的问题,作者对154名吸毒人员的吸毒心理及其个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当前戒毒工作的建议。调查资料1.在案吸毒人员154人的一般情况:职业,个体户及无业人员102人(66...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戒毒研究中心自开办以来,已为近万名坠入吸毒深渊的瘾君子进行了脱瘾治疗。这里的“杨氏1+1戒毒疗法”以其无痛苦、无成瘾性和脱除毒瘾后可迅速转入纳曲酮抗复吸,受到所有来这里自愿戒毒者的称道,特别是这里把吸毒成瘾者视为“病人”的做法,更受到来这里自愿戒毒者的欢迎。 但是,彻底戒除毒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脱瘾治疗仅仅是戒毒的第一步。按国际共识,戒毒者经过脱瘾治疗后还得度过康复期及回归社会后的操守期,一般要三年以上不复吸,才能视为真正戒了毒瘾。那么,经过“杨氏1+1戒毒疗法”脱瘾治疗的“病人”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回答是肯定的。虽然,追寻到这样一个人十分不易,甚至有些“传奇”色彩,但她的述说,无论是对从事戒毒工作的人还是渴望自愿戒毒的人来说,都是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的。 应我们的要求,宁波市戒毒研究中心先后提供了多个经他们那里脱瘾治疗后,至少已有一年以上不再复吸的病例。 我们十分欣喜,因为在全世界公认的复吸率高达95%、甚至98%的情况下(据说另外的5%或2%,有的是因为其他犯罪被处罚了,有的是过量吸毒致死了,有的是因为再三复吸被送了劳教等等),真正戒除毒瘾、过上正常人生活的是凤毛麟角。近年来,在我国的所有有关戒毒报道中,我们还没有读到过一个真正戒了毒的完整  相似文献   

14.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我国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省戒毒所)正是以自己的行动为构建和谐安徽默默地作出自己的努力。据安徽省禁毒委成员单位有关专家介绍,当前,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的影响,我省毒品犯罪形势仍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金三角”毒品输出对我省  相似文献   

15.
劳教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教育、感化、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劳教机关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职能以来,劳教场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从无到有,并呈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成了劳教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劳教机关广大民警,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劳教戒毒成效显著,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所内毒瘾戒断率达到了100%。据我省劳教局对部分温州籍吸毒类归正人员的调查,5年以上毒瘾戒断率为14.62%,远远高于其他戒毒模式,但复吸率仍在80%以上,这表明所内的戒毒成果巩固率不…  相似文献   

16.
强制隔离戒毒对象均为吸毒成瘾人员,如何对他们实行有效的戒毒并形成一种模式,是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劳教戒毒工作的经验和潜心的钻研,试提出一套不成熟的模式供同仁施教。即:收治分类——生理脱毒——康复治疗——一戒断评估——延续管控。简化为:“分类——脱毒——治疗——评估——管控”十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戒毒所座落在距市中心大约10公里的城东近郊,于1997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这处占地7300多平米的环境幽静之地,建筑面积12000多平米,7层大楼瓷砖罩面,庭院整洁空气清新,是一座能同时收治数千人且具有全国一流设施和医疗设备的大型戒毒所。在社会上,也称它为安康医院,这里除了收治一些对社会治安有威胁的精神病患者外,还负责对社会上扎、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者的管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吸毒造成的危害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吸毒人员数量的上升比例虽逐年有所减少,但复吸人员的数量却逐年递增,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一大难题。如何降低复吸率一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国际难题”,为探索这一难题,湖南省坪塘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立了“黄丝带”戒毒鼓励基金,形成了一个由该所主导,公安机关、社区、家庭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戒毒帮教体系,旨在巩固所内戒毒成果,鼓励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彻底摆脱毒品依赖,促进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模式的无缝对接,形成社会关注、政府关爱、亲情扶助、共同照管的全方位戒毒支持系统。本文立足我所“黄丝带”活动的开展实践,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黄丝带”活动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力求引起多方重视,共同破解戒毒人员复吸难题,齐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多元干预手段环环相扣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吸毒人群戒毒的干预、康复和矫治工作,关键是将关沙酮社区维持治疗(生理)、人格重塑、提升吸毒人群拒绝毒品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家庭治疗(家庭支持)和社区戒毒、帮教(禁毒社会工作者帮扶)相结合,使每个环节无缝连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吸毒人群戒除毒瘾。因此,本研究就是要对“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本研究基于笔者在南京市关沙酮维持治疗中心完成的300份问卷调查和南京市秦淮区187位社区戒毒人员的问卷调查;基于对14位秦淮区禁毒社工,10位戒毒人员家属的个案访谈而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3,(10):2-F0002
北京市天堂河戒毒康复所前身为天堂河戒毒康复中心,2007年2月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开展戒毒康复试点工作的决定而建立,是一所由党委政府领导,政府开办,劳教机关承办,禁毒委协调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性戒毒组织,主要接收社会自愿戒毒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