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险关系地区转移的现状存在着转移方式以及转移人数和转移成功率的困难.而造成阻碍的因素是由于地方利益、现存的制度和信息化的建设落后所致,文章针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进行分类,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进行分析;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促进产业结优化升级,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合理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月瀛 《人民论坛》2010,(8):176-177
随着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把握好眼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等各方面关系,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中部地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云峰 《湖湘论坛》2009,22(1):122-123
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花永兰 《前沿》2010,(13):130-132
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是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影响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中的突出问题。城市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城市安排重新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封闭式管理;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绝对量下降趋势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继续存在,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难度。为此,必须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统一我国城乡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6.
广东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政 《政策瞭望》2008,(7):33-3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碰到了资源要素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最近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重大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不仅欢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更欢迎人才转移。"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就西部地区人才缺乏、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言献策,认为应大力支持西部教育发展和人才向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杨毅 《理论月刊》2009,(7):156-158
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急需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实现其升级的必要措施.文章认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应从中西部产业优势的相关行业开始着手;把握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关注东部与中西部是双向互动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卢昭清 《桂海论丛》2008,24(4):79-81
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东部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动了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桂东地区由于地缘关系,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前沿优势。文章在全面分析桂东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覃世平  张政  王君  谢冬 《当代广西》2007,(11):16-18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打牢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同时优化政策体系,加强各部门服务联动,合理布局新基建,推动中西部地区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物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中部地区面临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入手,针对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外资规模扩大、主要承接第二产业、承接产业配套基础薄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物流业需求规模扩大、费用过高的现状,重点分析中部产业转移与物流业发展的关联性,根据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加强物流信息化资源整合、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建立物流人才培育体系等建议,提高中部地区物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移过程中,社会资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量极其有限,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办法之一就是采取多种措施从社会资本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方面增加其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晋财  吴碧波 《求索》2008,(10):5-8
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甚至进入政府决策层面,但在承接中往往忽视产业链的整合,导致链上企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严重等,反而障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内涵的基础上,现实考察了西部主要的承接模式,并基于产业链整合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构建,最后就西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和促进自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庆荣  姚季萍 《传承》2009,(24):92-93
农民增收的幅度主要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现有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是职业的变动,而非身份的变动,大量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打工使新农村建设缺少青壮年的参与,最终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的幅度主要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现有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是职业的变动,而非身份的变动,大量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打工使新农村建设缺少青壮年的参与,最终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梗阻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辖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向城镇非农产业的顺利转移。事实上,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转移不畅,其关键原因是受到成本因素、素质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制约。倘若要疏导流动渠道,可以优先考虑从破解这三个难题着手。  相似文献   

18.
彭立明 《群众》2007,(8):60-61
2002年7月,省委、省政府苏北发展协调小组提出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以来,科技向苏北的转移同其它三项转移一样,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科技本身的快速  相似文献   

19.
20.
《今日民族》2006,(3):1-1
根据预算安排,2006年,中央财政将筹措财力,至少拿出1696亿元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后发展地区排忧解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财政实施的主要措施。2006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