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先才 《台声》2014,(5):40-41
<正>4月14日,民进党主席选举领表登记的首日,现任党主席苏贞昌宣布弃选,几个小时后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也宣布不参与此次党主席改选。民进党主席改选随着苏、谢相继退选,其选情自然趋于单纯,蔡英文重掌民进党权力宝座已无任何悬念。尽管蔡英文在民进党主席选举中目前看来已轻松过关,但过关之后却是艰难险阻、挑战重重。特别是在民进党两岸政策思维方面,其挑战和压力尤其艰巨。如果蔡英文不能在民进党两岸政策思维方面展现大破大立的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9)
正民进党即将上台执政,由蔡英文最信任的财经专才林全"组阁",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财经执政团队",将"经济阴霾赶出台湾"。然而,从日前林全在民进党临全会上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发言与定调看,笔者深刻感到林全深受蔡英文与绿营政治思维影响,已经是一个政治化了的财经人物,完全接受绿营的两岸观与两岸经贸思维,片面与负面地看待两岸经贸关系,令人对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前景感到担忧。林全表示,这几年的经济因为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  相似文献   

3.
钟厚涛 《台声》2014,(6):39-39
<正>5月25日,新一届民进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高得票率当选第15届民进党主席。在其当选感言中,蔡英文表示此次决定参选,是为了要带领民进党重新赢回社会信任,也是为了帮助台湾找到新的方向与动能。而这样的改变,必须从改变民进党开始。这番话,点出了她重掌民进党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陈星  娄娟 《两岸关系》2014,(11):21-22
<正>近一段时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数次谈到两岸关系问题。9月25日在会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时,蔡英文表示,"民进党会持续促进台湾与大陆的交流,使双方更清楚了解彼此的看法"。在民进党28周年党庆上致词时,蔡英文说,民进党以维持亚太与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为最优先选项,"民进党与中国的交往,将会是具一致性、负责任、可预测的"。蔡英文的这些说法,引发了坊间对其两岸论述的关注。两岸论述旧调重弹仔细分析,蔡英文的谈话内容不过是以前蔡氏及民进党两岸论述的重复而已。上述对两岸问题的论述,延续了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蔡英文的两岸政策论述益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之后信心爆棚,在民进党两岸关系政策上采取拖延策略——坚持"台独"立场,在两岸政策论述上躲闪、回避,不作出明确表态。蔡英文的这种态度已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隐患,美国朝野对蔡英文、民进党的担忧也与日俱增,要求蔡英文对其两岸论述作出正面、直接表态的声音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正蔡英文进入第二任期以来,表面看来回锅民进党主席后似乎独揽党政大权定于一尊,实际却是处于党内派系索求博弈之际如履薄冰,其中暗算倾轧的草蛇灰线,从其近期的数波人事布局和党职选举引爆争议便可见端倪。民进党各大派系与蔡英文所争夺的,不但是党内权力利益分配的主导权,更是关乎台湾未来政策路线的话语权。而民进党政治生态的不断演变,也正裹挟台湾政治社会朝"绿色独裁"方向持续偏移,若蔡英文提前跛脚,台岛内外政策路线恐将更加极"绿"化。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4)
<正>无可讳言,经过去年底岛内地方"九合一"胜选后,民进党已自认踏上"最后半哩路"。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如果真的相信赢得选举大陆方面就会朝向其调整方向,那么她根本无需急于重启"中国事务委员会"。显然她也意识到随着2016年选举的临近,民进党两岸政策论述的迫切性愈来愈高,有必要通过这个机制来凝聚党内的共识。但从其上任后主持召开的"中国事务委员会"首次会议来看,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总体判断与思考模式仍停留在错觉与  相似文献   

8.
何标 《台声》2010,(5):35-35
<正> 蔡英文充任民进党"党魁"以来,挟持"县市长"及"立委"选战接连取胜的优势,以学者从政风度及与陈水扁柔性切割的手段,被各方"刮目相看",赢得绿营一片"赞美之声"。然而,"赞美声"背后,蔡英文面临的现实和未来并不容乐观。面临的困境蔡英文面临的诸多困扰,主要来自民进党内部。首先是5月下旬的党主席选举。她本人"当仁不让"地要求连任,从目前民  相似文献   

9.
<正>5月25日,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以93.71%的得票率当选。这不仅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最高得票数,也显示民进党人对蔡英文重掌党权,带领民进党打赢未来两年一系列选战高度期待。然而,蔡英文上任后,将面临应对2014年"九合一"选战,凝聚派系团结,推动党务及"宪政"改革,处理与公民团体关系等诸多挑战。蔡英文能有多大作为,各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12)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此次赴美,蔡英文除了阐述她对台湾内部治理和台美关系的主张外,其两岸政策论述,仍然是最受外界关注的部分。在美期间,蔡英文重申了"维持现状"的基调,承诺建立"具一致性、可预测且可持续"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赖清德在3月16日民意代表补选后,于3月18日至民进党中央党部登记参加2020年"大选"党内初选,打破了民进党定于一尊的局面。蔡英文定于3月21日至28日出访南太平洋3岛国瑙鲁、帕劳和马绍尔群岛。赖清德的突袭让蔡英文措手不及。蔡英文于2月19日接受美国CNN专访时郑重宣布她将竞选2020年连任,尽管2018年11月24日"九合一"选举民进党一败涂地,蔡英文的民调支持度跌落谷底,但外界普遍认为蔡英文将铁定代表民进党参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2)
<正>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访美行程已经结束,本来各界期望她能够在此次访问中对其"维持现状"说做出清晰化的论述,但蔡英文并没有满足各界期望。她在论述"维持现状"说时,还是一如既往的空洞模糊。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与蔡英文对话时才特别提问:"美国、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5·20"宣誓就职,民进党完全执政,马英九执政8年来,两岸保持和平与稳定的交流发展与成果。"我们担心这些成果在蔡英文执政后马上被破坏。是否回到过去两岸交流的停滞、甚至对峙情况?这都不是台湾民众所乐见。"蔡英文"就职演说"不承认"九二共识",无法具体说出内涵。此外,民进党内部"台独"声音也是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隐忧。民共领导人之间没有互信基础,这是两岸关系未来很大的变数。"5·20"后的两岸关系将可预见磨合与冲突。民进党为了区隔它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似乎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当局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去中国化"战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南向政策",必将成为其执政后强化对外关系、抗衡大陆经济"磁吸"的重要工具。早在蔡英文2012年初次参选时,她就曾提及"新南向政策"。到2015年9月台湾"大选"期间,蔡英文在"民进党29周年党庆外交使节酒会"上正式发布"新南向政策"。4月13日,在距蔡"5·20"宣誓就职还有一个多月之际,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志芳在中常会上作了《新南向政策——以人为本的台湾对外经济新战略》的专题报告,以  相似文献   

15.
5月18日,前台湾“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以超过57%的得票率,打败“急独大佬”辜宽敏,当选为第十二届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当选被一些人视为“绿色废墟里开出的白玫瑰”、“派系夹缝下开出的蔷薇花”,客观上使民进党改造面临一些机遇。但由于民进党积弊重重,矛盾突出,她能否稳定党内地位、务实调整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重建民进党、重新赢得民众信任,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蔡英文担任主席以来民进党在大陆政策方面的主要表述,厘清了现阶段民进党大陆政策主张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探析其可能的实施路径。本文认为,如果蔡英文及民进党上台,他们将会推行一条"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所谓"稳健台独"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元旦,蔡英文在其个人网页上发表题为《反省再出发,期许一个全新的2014》的文章。蔡英文表示,民进党在新的一年里,要好好反省和思索,该为台湾及台湾民众做些什么。她认为,民进党要在两个方面做出抉择,一方面是如何处理民进党与所谓“公民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否要改变既有的“政治惯习”。蔡英文指出,民进党必须在2014年“要有彻底的改变”,否则结果便是“等着被这个社会淘汰”。姑且不论蔡英文此文的政治动机所在,就呼吁民进党应“彻底改变”字面意义来看,不可讳言,从政党政治发展角度着眼,对民进党长远利益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然而,蔡英文似乎只谈到问题的表面,依旧没有触及本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蔡英文主导下,2011年民进党在党内斗争风潮和岛内选罕刈旦十俳佃剐进。4月以刚,氏进党陷入2012年“总统”候选人党内提名竞争,掌握党权和控制游戏规则的蔡英文出线。此后,民进党推出蔡英文和苏嘉全搭档参选,“蔡苏配”与国民党“马吴配”展开全面选举对抗。但是,蔡英文、民进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在意识形态和大陆政策上固守“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从而制约了民进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新一届民进党主席改选结果出炉,蔡英文以超过九成的得票率顺利当选。这主要是强劲的竞争对手苏贞昌主动退选造成的。但这并不代表蔡英文拿下党魁便可“独步”党内,相反只是延迟了其与苏贞昌的“决战时刻”。未来,蔡英文不仅将持续遭遇苏贞昌的挑战,还将接手苏贞昌留下的棘手摊子,民进党的面貌仍难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0.
黄涛 《两岸关系》2015,(3):14-16
<正>1月21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蔡英文2014年回任党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就国际、两岸、台湾内外整体情势进行评估,并就两岸城市交流进行讨论。蔡英文在会上提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三个有利"和"三个坚持",要求民进党执政县市建立"处理两岸事务之机制",并加强信息和经验共享。台湾舆论认为,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主要意图是独揽绿营两岸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